全民評分怎樣算高分(全民評分高開高走)
2023-09-10 20:49:50 2
倒退。
多數情況下都是個略帶貶義的詞彙。
諷刺的是當這個詞用在內娛,卻成了好事一樁。
無論是樂壇、影視劇、偶像圈甚至是藝人審美。
「倒退」都是回歸優秀的期待。
曾經有某官媒看似頗具考究地發過文,探討為什麼沒有黃金八點檔的盛世了。
從生活節奏變快到媒體分流,分析得頭頭是道。
就是不願碰觸演員差,劇情爛的內核。
是流媒體代替電視了嗎?
是我們沒時間蹲點追劇了嗎?
是觀眾越來越沒耐心了嗎?
當年輕的觀眾因為各種原因打開20年前的影視劇,感慨著「這都能過審?」
當資深的樂迷華語歌單裡還都是20年前的經典老歌,對現在的華語歌壇嗤之以鼻。
當明星們無論顏值還是業務能力從20年前的神仙打架,到現在的哄抬豬價。
難道審美降級就真的是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妥協嗎?
難道只能是前進造成倒退,就不能由倒退成就前進嗎?
想說的話有太多,一時之間竟無從說起。
作為一個影評人,我對於影視劇的關注自然更多。
其實我一直不理解劇圈的美劇迷>日韓劇迷>國語劇迷的隱形鄙視鏈有什麼意義。
喜愛一部影視作品,可能和一個人的成長閱歷、審美趣味、甚至當下的心情都息息相關。
只要你喜歡,那便是好。
國人關注華語作品本就天經地義,更愛看美劇也沒什麼可高貴的。
只是當一部劇的熱度是因為吐槽區up主團建形成的。
觀眾的樂趣從以往的狂追變成了如今的狂噴。
甚至連我們對影視劇更為寬容的父母一代,都在一邊看電視劇,一邊怒罵「拍的是什麼玩意兒」的時候。
倒退,就顯得更為必要。
在被資本、流量狂轟濫炸,看似過審門檻越來越高,卻唯獨品質越來越低的如今。
幸而有一群人真正熱愛,並為之努力的業內人士在堅守著最後一道防線。
奉獻給觀眾在近十年來,為數不多,卻令人稱道的作品。
它們無一不經歷了大規模的全民評分,並且全都高開高走。
不僅題材種類豐富,也讓人百看不厭。
火星課作為課代表,整理出了近十年來評分最高的8部國產劇集,現在就了解一下吧!
Top8 《狂飆》豆瓣評分:9.0開播時間:2023年1月14日
記憶中,這種現象級的全民狂追劇集熱潮已經實屬罕見了。
在本期top10排行中,《狂飆》絕對是最出圈的一部。
對於審核尺度拿捏玄學的如今,《狂飆》無疑做出了一個新型且有效的嘗試。
在打開第一集時,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被偉光正的旁白差點勸退。
以為這又是一部非常典型的掃黑除惡套路劇集。
但當「賣魚強」鮮活出場後,一切預計都發生了改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狂飆》,包含了三套類型片結構。
前期黑幫片,中期警匪片,後期掃黑片。
原本的弱勢群體小人物,如何賣魚→讀書→認乾爹,利用心機手段累積財富。
在張頌文毫無表演痕跡,代入感極強的精湛詮釋裡,牢牢地抓緊所有的成年觀眾。
評分也從開分8.9,跟隨狂飆的收視升至9.1。
劇集的解構優秀,演員選角出色,全員智商在線且無致命bug。
當然,小毛病也不少,但早已瑕不掩瑜。
只是到了收官前的幾集,過於明顯的部分角色人設改變和後期再度加工,打亂了節奏。
如今評分稍有下滑,截稿日當天回落至9.0。
個人認為,單憑最後六集的表現,還有評分下降空間。
只是以大環境而言,改成這樣改動的無奈之舉完全可以理解。
仍舊十分感謝導演和一眾優秀的演員,帶給了我久違的可以和老爸老媽一起追劇的快樂。
也創造出高起強、安心、大嫂、徐江、李響等一眾極富人物性格弧光的鮮活角色。
Top7 《沉默的真相》豆瓣評分:9.1開播時間:2020年9月16日
我一直主觀地認為,紫金陳是網劇時代運氣最好的原作者。
因為每一部改編自其原著的劇集,都比原著的表現更優秀。
從《隱秘的角落》到《沉默的真相》,每一部的改編劇集都更加細膩且沉浸。
當然,因為不可抗力原因,也會降低不少暗黑程度,還是一大遺憾。
我承認自己對於出自耽改劇而「走捷徑」紅起來的演員,是有一定偏見的。
原本是衝著廖凡、寧理、譚卓看劇的我。
絕對沒想到,會因為白宇在這部劇的精彩表現,徹底扭轉了這種偏見。
從一個擁有無限美好未來的明朗青年,到傷病加身,不惜以死完成程序正義的江陽。
是這一年多少人眼底的傷痛、唇角的悲鳴、心中的意難平。
優秀總是可以禁得住時間的考驗。
這部後勁極大的作品就是最好的證明。
所以到了2023年,該劇評分還能從9.0漲到9.1,也不足為奇。
也再次為正義理想獻身的執法人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Top6 《戰長沙》豆瓣評分:9.1開播時間:2014年3月8日
霸總,從最初的荷爾蒙爆棚到如今的油膩代名詞,究竟經歷了什麼?
可能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從兒時電視劇裡《王子變青蛙》的明道,成了如今《東八區的先生們》裡的張翰。
原諒我扯遠了。
只是想起《戰長沙》裡的霍建華,霸總這個形容詞在我腦中不受控地浮現。
別誤會,這是絕對的褒義。
在這部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中,有著一個「偶像」一個「流量」擔當男女主角。
這種如今一看就覺得一定撲街的配置,卻出奇的好看。
細細想來,主要是因為當時的偶像和流量都還很認真地對待工作,追求演技的突破。
而事實證明,來自臺灣總是演偶像劇的霍建華,飾演軍人毫不違和,甚至帥出新高度。
如今被困在演技瓶頸,讓觀眾有些審美疲勞的楊紫,當年鮮活可人的演技至今仍值得被稱讚。
《戰長沙》作為抗戰劇以小見大,不浮躁也不浮誇,可謂是抗戰劇中的一朵青蓮。
無論是故事本身,還是後期製作和演員表現,都顯得誠意十足。
值得一看。
Top5 《大山的女兒》豆瓣評分:9.2開播時間:2022年6月26日
國產劇女性題材應該怎麼拍?
《大山的女兒》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該劇改編自真實人物「七一勳章」獲得者黃文秀,短暫而不平凡的人生故事。
她努力地走出貧瘠的大山,成為北師大的一名碩士。
又欣然地帶著知識回到家鄉廣西百色,選擇貧困縣擔任村書記,只為建設大山。
在短短一年時間裡,她帶領全村88戶人家脫貧。
她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0歲,永遠留在了扶貧的路上。
她是大山的女兒,也是時代的脊梁。
很遺憾,這樣一個以優秀人物為原型的優秀劇集,觀看的人數並不算太多。
或許正是因為故事本身的淳樸和真誠,實在和喧囂功利的營銷不匹配。
《大山的女兒》自開播到結束,幾乎沒買過什麼熱搜。
但是劇集無論從人物塑造,還是眾生相的表現都奉獻出了十足的誠意。
我們看的新時代優秀女性不再是一個片面的符號,而是從骨子裡的閃閃發光。
更可貴的是,一個村莊的復興也不再是單一地歌頌某一位先進個人。
劇集更深層次地挖掘了貧困造成的多方面原因,和每個人的自救與無奈。
希望更多的同學可以看到這部優秀的劇集,不要讓她成為一顆遺珠。
Top4 《山海情》豆瓣評分:9.2開播時間:2021年1月12日
扶貧題材不好拍。
一不小心就成了假大空的喊口號懸浮之作。
一個用力過猛就拍得苦大仇深嚇退不少觀眾。
但《山海情》就做到了既真實又出圈。
我們不僅能在該劇中詳細地了解上世紀90年代福建對口扶貧寧夏的故事。
又能在一眾優秀的演員中體驗到每一個人物細膩的情感與生活。
精心打磨的劇本,還原度極高的服化道,還有後期貼心的方言&普通話兩個版本。
都讓《山海情》贏得了廣大觀眾的高度認可。
更讓身處城市的我們,有機會對中國式扶貧攻堅的偉大進程全面的認知。
該劇當年緊接《大江大河2》後低調開播。
沒有狂轟濫炸的炒作,沒有沒事找事的尬買熱搜。
憑藉實打實的優秀成了無數影視up自發安利的劇集,更是贏得了老中青三代的心。
我們要懂得直視苦難。
只有看到,才能感知,並努力改變。
在此特別提一下該劇中熱依扎的驚豔表現,讓我至今難忘。
也讓無數人承認,這位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的含金量,遠比某位金鷹節大滿貫的女演員高出數倍。
畢竟單是那一個充滿不舍、委屈、又要強的笑容。
就能讓你徹底區分了誰是真正有追求的演員,誰又是純靠資本的流量小花。
Top3 《覺醒年代》豆瓣評分:9.3開播日期:2021年2月1日
紅色主旋律題材該怎麼拍?
《覺醒年代》絕對是近年來的教科書式範本。
無論哪一代人,了解歷史,熱愛祖國,建立高尚情操都是剛需。
年輕人並不怕接受教育,只是反感教條主義。
中國的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波瀾壯闊,歷史偉人的豐功偉績永遠值得銘記。
中國最酷的年輕人,最堅定的革命者,最純粹的理想主義鬥士,在該劇中跨越時代引起無數新生代的共鳴。
「以吾人之青春,柔滑地球之白首,雖老,猶未老也。」
李大釗百年前的這句名言,不僅鼓舞了那一代的青年之路。
如今,也再次通過《覺醒年代》感動了無數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
張永新導演絕對是一個理想主義的追求者。
總製片劉國華曾這樣形容他:「相當有家國情懷。對藝術的執念、文化的儲備,是符合這部戲的。」
其實這也立起了所有拍攝紅色主旋律導演的一個標杆。
想要拍攝歷史人物與大事件時,你的態度嚴謹嗎?
知識儲備量夠嗎?
格局打開了嗎?
問的就是你,評分4.5,至今都不敢開放評論的《建軍大業》!
Top2 《琅琊榜》豆瓣評分:9.4開播日期:2015年9月19日
在寫這篇文的前一天,「隨時隨地發現新孩子」的微博曾一度癱瘓。
原因是無數人心中的男神,胡歌,突然官宣喜當爹。
二十年來男神愛崗敬業、生活低調的人設果然誠不我欺,連啥時候結婚的我們都不知道。
今年四十歲的他,一官宣就圈外人妻,育有一女了。
我對胡歌沒有《仙劍》白月光的濾鏡,其實看他的作品也不多。
記憶最深的,除了《南方車站的聚會》,以及聲音出演的《但是還有書籍》之外,就是這部《琅琊榜》。
其實我並不太喜歡看玄幻或者架空題材的古裝劇。
但《琅琊榜》是個例外。
它的戲劇成分有些複雜。
玄幻,古偶,正劇似乎都有那麼一些。
也讓此類故事中的大男主,從練武奇才變成了弱柳扶風。
打開了我病弱但不受的古裝男主認知新大門。
梅長蘇、靖王、謝玉、飛流、霓凰,各個角色都記憶點深刻。
男主韜光養晦,步步為營的權謀攻略。
故事節奏也安排的張弛得當。
高分得的理所應當。
Top1 《父母愛情》豆瓣評分:9.5播出時間:2014年2月2日
自《父母愛情》橫空出世後,在我的記憶中,這部劇集在電視臺的重播率甚至高出了《西遊記》。
而造成我這一認知的原因,全來自我的父母。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
但凡打開電視有頻道播出《父母愛情》,我的老爸老媽是絕對不會轉臺的。
不僅如此,每一遍都會看得津津有味,笑聲不斷。
講真,雖然我沒有從頭到尾系統地看過《父母愛情》。
但對劇情和臺詞的熟悉程度,該劇真的是本次片單之最。
這是一部最適合陪著爸媽觀看的合家歡劇集。
沒有婆媳勾心鬥角、沒有狗血婚外戀、沒有熊孩子教育缺憾。
平平淡淡,小吵小鬧,有笑有淚,溫馨感人。
人設豐滿,臺詞機智,表演鮮活,劇本紮實。
這才是全民嚮往的生活類劇集品質。
我們從來不缺好演員,也不缺好編劇和好導演。
而如今為什麼卻爛片扎堆,把不對的人放在不配的位置?
我無力吐槽。
因為各種原因,經歷過影視寒冬的內娛又能不能實現「倒退」後的再進一步?
我也無從預測。
只是感慨優秀的電視劇和經典文學作品一樣,常看常新。
而真實、真誠、真心的作品,才永遠是動人的法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