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讀書筆記摘抄
2023-10-11 09:15:44 2
【範例1】
這部古人智慧的結晶,有的通過大自然表述出來,但大部分是以動物來表達的。如《螞蟻和蟬》。這篇小寓言通過了螞蟻和蟬生動的對話,來告訴我們:人不應該是懶惰的,應該屬於螞蟻型的動物。不要用任何理由來掩蓋自己的過錯。錯就是錯,不錯就是不錯,這永遠是真理。
這部寓言流傳至今,只因為它反映著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智慧。它可以告訴我們生活中的一些道理。如:做人必須誠實;不能懶惰;也不要借著任何理由來掩蓋自己的錯誤;不要只看見自己的好,而放大別人的壞;做什麼事都不要太糊塗,要想清楚是不是對自己有利,是不是對自己有害;自己完全可以辦到的事情不要加壓與他人;同時也不要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壓在別人身上,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看見別人有困難,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不要推辭,否則自己的責任將會更重;更不要一味的貪婪,過度的貪婪只會將自己陷入困境。
總而言之,我覺得《伊索寓言》表現了古人智慧的結晶,表現了優良品質和好的思想言行。今天我讀了這本書,受益匪淺。它的語言並不深奧,但道理卻耐人尋味。
【範例2】
記得小時候就常聽老師和父母這樣告訴我:從前有一個會講故事的老人,他的名字叫伊索。今天,我寫完作業後,終於有時間看完了這本《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將那些性格各異,喜好不同的飛禽走獸加以描繪,用來比喻形形色色的人,並通過它們揭示人間的真偽、善惡與美醜。在這麼多篇寓言裡,我最喜歡的是《看見獅子的狐狸》,講的是有隻狐狸從來沒有見過獅子。有一天,它們終於遇上了。頭一回見到這威武雄壯的龐然大物,狐狸可嚇得要命,抱頭鼠竄落荒而去。可巧它們又相遇了,雖然是第二次相會,狐狸的心裡仍是七上八下恐慌不已,但比上次要好得多了。等到第三次相見時,狐狸竟信心十足地走上前去,哈囉哈囉地跟獅子閒聊起來。
看完這個故事後,我一下子就說出這個寓言的道理:熟能生巧。想了想,覺得狐狸所代表的人物很像我。小學一、二年級時,我十分膽小,一上講臺就會兩腿發軟,四肢發抖,舌頭髮麻;三年級時,敢在臺下發言了,但在臺上仍然不敢說話;四年級時,我在臺上口吐蓮花,神態自若,贏得大家陣陣掌聲;五年級時還得了個「英語口語比賽」一等獎。這說明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要勇敢地去面對並想好解決問題的方法。
還有一篇《蒼蠅》的寓言:一隻蒼蠅掉進了湯鍋裡,就要被淹死了。他對自己說:「好哇,我已經吃飽了,喝足了,還洗了個澡,我死而無憾了。」蒼蠅的話充分體現了它的自嘲精神,同時也告訴我們:當在一個新的環境且無法避免的時候,也可以試著慢慢適應環境,融入環境。
《伊索寓言》把一個個深奧的哲理用故事的方式淺顯地表達出來,因此在古希臘,《伊索寓言》甚至是衡量一個人的知識的尺度。當時著名的喜劇作家阿里斯託芬曾寫過這樣一句臺詞:「你連伊索寓言也沒有熟讀,可見你是多麼無知的懶散。」這真是本好書。《伊索寓言》讀後感最近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伊索寓言》,則讀這本書,我就愛不釋手,放下心中感悟更是油然而生,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膽小鬼》,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人,膽子很小,生活條件很不好,卻很貪財,總想不勞而獲,一天他來到山上砍柴,累極了,背著柴火正準備下山,忽然發現一個金獅子於是便找人,將它搬走,誰知回來的時候金獅子不見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一定要果斷,不能拉拉扯扯的。否則,什麼事情都變的很糟糕的,有一句話說的好,「效率就是金錢「。做事慢了,就什麼事情也辦不好了。這就叫做「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