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宣言讀書筆記3000字
2023-10-11 04:17:54 4
《共產黨宣言》說到底是對人類苦難的反思,是追求人類的持久和平和永遠幸福;馬克思、恩格斯是真正關心全人類命運的哲人,他們在《共產黨宣言》中表述的最高理想是要解放全人類,為所有人創造一個平等、公正、和諧的理想社會,所以才有了他們天才的發現。其實從思想淵源上來講,解放人類的思想在很久之前就有各種形式的表述,一些宗教的產生也是基於對人類苦難歷史的同情以及對光明世界的嚮往,比如說中國的「大同社會」「天下為公」的理想,佛教和伊斯蘭教的教義裡,就有若干社會主義的思想萌芽在裡面。但是,宗教思想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他們要建立的理想社會只是停留在彼岸世界,只停留在思想與大腦中建設理想社會,而不是在現實社會中進行。所以說,《共產黨宣言》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關於人類解放的宣言,是要實現人類從彼此傾軋的狀態向公平與正義之理想社會的偉大轉變。
《共產黨宣言》的宗旨是要解放全人類,那麼如何解放呢,一個理想社會如何成為可能,而不是空想呢?馬克思的基本分析方法就是階級分析法,通過階級與階級鬥爭來把握人類歷史的千年發展。那麼何謂階級呢,階級是指由於人們在一定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其中一個集團能夠佔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這就產生了階級與階級分化。《共產黨宣言》裡開篇第一句話就是,「迄今為止的一切人類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後來又寫道「我們已經看到,至今的一切社會都是建立在壓迫階級和被壓迫階級的對立之上的」,這種分析找到了人類苦難的根源,即階級與階級分化。正是因為有了階級分化,才使得一部分人可以剝削和壓迫另一部分人,才使得人類歷史進程中充滿著戰爭、暴力、犯罪、饑荒等等一切醜惡現象。在奴隸社會,社會分化為奴隸主階級與奴隸階級,奴隸主不僅可以佔有奴隸的勞動果實,就連奴隸自身,也成為奴隸主的私有財產,可以自由買賣、自由支配甚至處死。代替奴隸社會的封建社會,社會分為封建貴族與平民,這時候平民雖然不是貴族的私有財產,但他們一樣可以無償佔有平民的勞動果實,對他們進行壓迫與剝削。在資本主義社會,資產階級生存和統治的根本條件,是財富在私人手裡的積累,是資本的形成和增值;資本的條件是僱傭勞動,而僱傭勞動的根源在於私有制。
因此,只有消滅了私有制,才可能消除階級分化;只有消除了階級分化,才有可能建立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的理想社會。所以,馬克思說,「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全部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在階級社會裡,私有制是一切剝削階級賴以生存的基礎,在一個階級社會裡,剝削階級可以不用自己勞動,就能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同時還可以佔據社會的優勢地位,對下層老百姓進行統治。所以,存在等級制的社會,對於剝削階級來說才是最理想的,他們絕不甘心和普通老百姓搞平等,和大家共享勞動果實。因此,共產主義運動從誕生之日起,就遭到了世界上一切剝削者的共同反對,不論是在19至20世紀,還是在21世紀,儘管剝削階級的手段發生了變化,但是他們維護自己階級統治的意願並沒有任何改變。所以,一切堅持共產主義理想者,一切馬克思主義者,毫無例外地遭到了全世界所有剝削階級的最歹毒、最瘋狂的攻擊與謾罵,並必致其於死地而後快,這是一點也不奇怪的。因此,我們要有憂患意識,不能忘記資產階級還在對我們社會主義國家進行的侵蝕和顛覆活動。
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社會的最終實現,要等到物質產品極大豐富以後才有可能。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如果人類自私自利的思想觀念和文化不改變,物質的豐富永遠趕不上欲望的擴張,相對於沒有限度的欲望來說,再豐富的物質也是不夠的,這是一個無底洞。所以,共產主義要能實現,人們的世界觀,或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文化價值觀的轉變是至關重要的。但是,我們要明白,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價值觀,不會隨著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建立而自然形成,還需要進行思想觀念和文化意義上的革命,這就是改造我們的主觀世界。馬克思認為物質決定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共產黨宣言》裡,馬克思曾經這樣寫道「思想的歷史除了證明精神生產隨著物質生產的改造而改造,還證明了什麼呢」,但是我們看到,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後,與社會主義制度相適應的新文化並沒有隨之在所有人群中佔統治地位,大量剝削階級的舊思想、舊習慣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層出不窮的貪汙腐敗現象,社會上大量違法亂紀的事實,說明人們思想觀念和文化價值觀的改造和轉變的任務還遠遠沒有完成。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物質世界的改造是共產主義的基本條件,而精神世界的改造才真正是實現共產主義的關鍵因素。當物質世界的改造與精神世界的改造同時具備的時候,我們才可以說共產主義真正實現了。所以,物質的豐富並非是最重要的,因為人的欲望可以是無窮的,共產主義能否實現,關鍵在於主觀世界的改造能否完成,正如毛主席當年所說,要做一個「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主觀世界的改造,說到底,就是要做一個具有共產主義高尚情操的人。談到人的世界觀改造的問題,有人就會說了,人性是自私的,所以自私的人不可能建立共產主義社會。人性其實就像一面鏡子,有光輝燦爛的一面,也有骯髒的一面。
恩格斯曾經說過,人既然是從動物轉化而來,就不可能根除獸性。人有「獸性」,是為自私的一面;同時,人也有「人性」,是為利他利社會的一面。所以,當人的「獸性」成為主導而抑制「人性」的時候,人就是自私自利的人。反之,當人的「人性」成為主導而抑制「獸性」的時候,人就變成一個富有愛心,樂於助人的人,換句話說,就是一個有「良心」的人。如此看來,為什麼剝削階級要宣揚人性自私論呢?為什麼要鼓吹「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呢?就是因為他們想從理論上堵死社會進步的道路,從而維持自己一個階級的階級統治。當然了,我們也要看到,世界觀改造的過程,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脫胎換骨的長期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共產主義之最終實現,必定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但只要努力去樹立共產主義的理想和情操,願意終身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奮鬥,經過一代又一代人不懈的努力,就總會有到達終點的那一天。就是我們青年一代今天閱讀、學習《共產黨宣言》的現實意義和要解決的問題。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傳播,直接促成了中國共產黨在1921年7月1日誕生,在黑暗的舊中國,這個光輝起點的到來,浸透著無數仁人志士的智慧、勇敢和鮮血。太平天國農民革命運動、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這些鬥爭的最終失敗,揭示出農民、資產階級改良派都不可能承擔起領導民主革命的重任。1911年,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但這次革命由於歷史的、階級的局限,未能改變舊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路在何方?這依然是中國志士仁人和先進知識分子苦苦求索的問題。只是《共產黨宣言》中的光輝思想與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才解決了這個難題。從《共產黨宣言》到「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濃縮了150多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更顯示著中國共產黨90年奮鬥發展的輝煌。
90年《共產黨宣言》的旗幟在中國共產黨人的手中高高飄揚,《共產黨宣言》的真理在中華大地始終光芒四射,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為核心的黨的領導集體,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結合起來,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的偉大旗幟;90年與時俱進,指引中華民族從積貧積弱走向民族獨立,走向人民解放,再走向國家富強,今後必將指引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