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裡的輕量級殺傷性武器!
2023-10-30 10:29:33 2
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他可能是唐僧;帶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他可能是鳥人;採用Micro-ATX小板設計的不一定是縮水電腦,因為它是Aurora ALX。
Micro-ATX設計的小型電腦由於空間的限制,一般都採用較低性能的CPU和集成顯卡,性能較差,儘管如此,在房價高漲的今天,蝸居在城市中的我們由於狹小的居住面積更歡迎Micro-ATX設計的小型電腦。
追求優異性能的遊戲玩家不禁要問,有沒有Micro-ATX設計的高性能電腦呢?有的,那就是戴爾的Alienware Aurora ALX。Alienware是戴爾的優異系統電腦,代表了個性化的設計和彪悍的遊戲性能,是以遊戲為根本目的的炫酷利器。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Alienware與Micro-ATX的結晶Aurora ALX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炫酷,個性化的外形設計
成功的產品離不開優秀的外觀設計,炫酷是Alienware系列產品最鮮明的特點,Aurora ALX同樣繼承了這個優良傳統。它主色調為經典的黑色,與一般機箱方方正正不同的是,Aurora ALX的前面板向後傾斜,顯梯形狀,這樣設計讓機箱看起來曲線更流暢、外型更動感。
機箱弧線形的前面板最吸引人目光的是Alienware的外星人頭像圖標,這個圖標並非僅僅只起著裝飾作用,它其實是個按鈕,按下去,按鈕下方的擋板會徐徐下降,露出裡面的光碟機,非常巧妙的設計。用完光碟機,再次按下按鈕,擋板又會升起遮住光碟機,讓機箱前面板線條更流暢,看起來更富整體感。
與一般機箱側面板光禿禿一塊不同的是,Aurora ALX機箱側面板下方有一條透明炭灰色有機塑料帶,上面刻滿了另類的圖案符號做裝飾,給機箱平添了幾分神秘而另類的氣息。
如果僅僅只此而已,Aurora ALX的外型儘管不乏亮點,但離優秀還有一段距離,要想感受真正的Aurora ALX,我們還需開機看看。
開啟電腦,果然是另有乾坤:前面板四周、面板頂部外星人頭像的眼睛、側面板下方透明炭灰色有機塑料帶……機箱的各處都亮起了絢麗的彩燈,流光溢彩,形成一個夢幻般的光澤,不論環境是明亮還是黑暗,Aurora ALX都是焦點所在。這才是Aurora ALX外型的精髓:AlienFX背光系統。Aurora ALX機箱上有8個獨立燈光區域,通過安裝管理軟體,可以將每個區域變換成20種不同顏色中的一種,這樣一來,燈光效果有二十五億六千萬種不同的組合方案。與之遙相呼應的是機箱頂部有如百葉窗般的鰭片升起,就像武士的盔甲一樣,給機箱帶來張揚炫酷的氣息。此時的AlienFX,有如藝術品一般將你的書房裝點的極富現代感。
強悍,優異的硬體配置
光有外在是不夠的,搭配優異硬體配置獲得強悍的遊戲性能,才是Aurora ALX的立身之本。
儘管Aurora ALX使用了Micro-ATX結構的英特爾X58主板,但配置卻異常強大:英特爾i7-920處理器、6GB三通道DDR3內存、ATI Radeon HD 5870組成的交火系統、1.5TB硬碟……非常先進的處理器、最夢幻的雙卡系統、最平衡的遊戲平臺,毫無疑問,這是每個玩家夢寐以求的電腦。
那麼,它真實的遊戲性能如何呢,我是數據派,因為數據是最公平、最沒有感情色彩的。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流行的3D遊戲在Aurora ALX上運行真實的數據。
《生化危機5》
測試解析度:1920×1080
畫面質量:最高
特效(包括抗鋸齒):全開
遊戲平均幀數:61.3
《生存之旅》
測試解析度:1920×1080
畫面質量:最高
特效(包括抗鋸齒):全開
遊戲平均幀數:187.1
《使命召喚5》
測試解析度:1920×1080
畫面質量:最高
特效(包括抗鋸齒):全開
遊戲平均幀數:51.7
《孤島危機:彈頭》
測試解析度:1920×1080
畫面質量:最高
特效(包括抗鋸齒):全開
遊戲平均幀數:48.3
《現代戰爭2》
測試解析度:1920×1080
畫面質量:最高
特效(包括抗鋸齒):全開
遊戲平均幀數:88.0
《孤島驚魂2》
測試解析度:1920×1080
畫面質量:最高
特效(包括抗鋸齒):全開
遊戲平均幀數:79.2
《鷹擊長空》
測試解析度:1920×1080
畫面質量:最高
特效(包括抗鋸齒):全開
遊戲平均幀數:116
《優品飛車13》
測試解析度:1920×1080
畫面質量:最高
特效(包括抗鋸齒):全開
遊戲平均幀數:118.1
《英雄連》
測試解析度:1920×1080
畫面質量:最高
特效(包括抗鋸齒):全開
遊戲平均幀數:141.9
《帝國:全面戰爭》
測試解析度:1920×1080
畫面質量:最高
特效(包括抗鋸齒):全開
遊戲平均幀數:49.2
其實不必要做出什麼結論,最苛刻設置下的真實遊戲數據就是最好的結論,而Aurora ALX優秀的表現足以證明它的強大。
實用,合理的散熱設計
這麼小的機箱空間,這麼強大的硬體配置,散熱就成了大問題。稍微沒控制好,就會給Aurora ALX帶來死機、藍屏的隱患,那麼,戴爾是怎麼處理狹小空間內散熱這個大問題的呢?
?Aurora ALX通過先進的液冷系統將CPU和GPU散發的熱量排放到機箱中,與風冷相比,液冷系統在散熱效率更高的前提下降低了噪音。
?為了進一步加強顯卡的散熱能力,顯卡插槽配備專用空氣艙。
?硬碟單獨放置於抽拉式硬碟艙中,不但方便拆卸,而且有助於散熱。
?最整潔的內部電纜管理,避免了雜亂的電纜影響機箱內空氣循環。
?水冷系統只是將CPU和GPU的熱量從晶片表面移動到機箱內,為了將機箱內的熱空氣排放到大氣中,研發人員設計了智能氣流系統,它能夠加速機箱內的空氣循環速度,減少機箱內外溫差。
當上述常規方法都無法奏效時怎麼辦呢?還記得前面說的機箱頂部的百葉窗般的鰭片嗎?這其實是Aurora ALX智能通風散熱系統最關鍵的散熱鰭片,開機後,當機箱內熱量累積到一定程度,達到散熱控制系統預設的溫度後,散熱鰭片就會張開,自動通風系統把機箱內部的熱空氣通過風扇從這兒排放出去,快速冷卻機箱內部,這就是小機箱也能容納I7和雙顯卡系統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