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錢鍾書圍城讀書筆記

2023-10-10 05:23:09 2

  讀書筆記是對於文章或者小說,讀完之後的一種感悟,或者是對於原文的中經典句子的摘抄。讀書筆記與讀後感類似。小編整理了一些讀書筆記,快來看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錢鍾書圍城讀書筆記【篇一】

  命運就像一座圍城

  每個人都想獲得自己人生的自主權,想要掐住命運的咽喉,去擊敗自己的命運。而我一直認為,正是因為命運的不可知我們才無法預知命運,那又何談改變命運?也許此刻你所做的所謂改變命運的事,恰恰就是命運本身。這是一個不可解的悖論,命運就像一座圍城。

  作家錢鍾書的筆下生活就是一座無窮盡的圍城,從一座圍城到另一座圍城,方鴻漸扭曲了自我,變成了一個悲哀的存在。

  方鴻漸的軟弱

  方鴻漸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軟弱」,軟弱就意味著妥協。從「克萊登大學」到遇見蘇文紈、唐曉芙,再到情敵趙辛楣、妻子孫柔嘉,這一座座城捆住了軟弱的他。

  」沒有夢,也沒有感覺,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時也是死的樣品「。在最終失去孫柔嘉時,萬念俱灰的他走向了麻木,喪失了生命最基礎的感覺,可那又何嘗不是另外一座圍城呢?我們從一座城逃向另一座城,生活的盡頭是一座死亡的城堡,永遠困住我們。

  從全書第一章,從方鴻漸坐船回到家鄉江南某鎮的1937年開始,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幾乎都是失敗的。他最大的性格特點是軟弱,說得好聽點兒也可以叫做「善良」,然而於他的一生而言,這樣的性格特點毫無用處。他對愛情軟弱,他對事業軟弱,他最終一無所有,成了最最平庸的人。是平庸,不是平凡。方鴻漸是個平庸的人,在婚姻,在事業,在人生的圍城裡苦苦掙扎又無能為力。

  方鴻漸軟弱,他放棄了愛慕自己的蘇文紈,卻也沒有勇氣追求自己深愛的唐曉芙。方鴻漸被動,他去三閭大學教書時在「信任危機」出現後沒有堅持自我,而是被動挨打,最終遭到眾人排擠,含恨離去。方鴻漸無能,在香港和孫柔嘉結婚後,他完全處於被動地位,沒有辦法調和孫柔嘉和自己家庭的茅盾,最終令孫柔嘉無法忍受方家的「古板」而獨自離開。之前的種種都為方鴻漸最終的悲劇埋下了伏筆。這樣一個生活在夾縫中的人,也許走到哪裡,哪裡都是他的圍城。

  沒用的人

  在人生的圍城裡,方鴻漸這個小人物就像社會的多餘人一樣,生活在一座孤島上,這本身就是圍困他的最大的一座城。好朋友趙辛楣說他「是個沒用的人」。他為此很生氣,可事實就是如此,方鴻漸確實很沒用,善良有餘、堅韌不足,一事無成。在一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方鴻漸是一群被扭曲的人的群像。作家錢鍾書以細膩的筆觸在講述一代人的真實生活狀況,生活的圍城緊緊地捆住了一群人。可是,又能怎樣呢?掙扎過後呢?也只是從一個圍城到另一個圍城裡去。

  書裡除了方鴻漸,還有幾個女子,她們各具特點,卻同樣在命運的圍城裡浮沉。方鴻漸是被孫柔嘉騙進了婚姻的。這個既柔又嘉的女孩子掌控了生活,事業,婚姻,也掌控了方鴻漸的生活,事業,婚姻。婚姻是方鴻漸的圍城,可又何嘗不是孫柔嘉的圍城?他們拼盡全力,只不過換了一個囚禁自己的籠子。方鴻漸是個好人,除了唐曉芙這個虛無縹緲的單純女孩,方鴻漸是書裡最好的男人了,可正如趙辛楣所說他也是個最沒用的人。可是孫柔嘉還是選擇了方鴻漸,生活就是這樣處處充滿了奇妙。

  這不僅僅只是一個愛情故事。儘管《圍城》裡說:「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可我覺得人的一生本身就是一座圍城。我們拼命來到這個世界上,可是來得第一天我們就哭了,所以這一生註定了要受苦。然而人們即便知道活著艱辛,可還是會為了活著弄得遍體鱗傷。而死亡卻像是人生最大的一座圍城。我們從一座圍城裡逃到另一座圍城裡,而最終都是要邁向死亡的圍城。

  錢鍾書圍城讀書筆記【篇二】

  關於婚姻,我印象很深的是跟我一起上班的有個老人家,他跟我們閒聊時經常重複的一句話:「一個人的婚姻、命運最後都靠他的運氣。」命運我不知道,但婚姻就是一場賭博,結果卻要在兩人生離死別後才能知道。

  看完《圍城》,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上初中、高中的時候,老師要我們擴展知識面給我們列了一堆書單,《圍城》就赫然在列。我現在就在想,可能老師自己也壓根沒看過這本書,它確實有「知識」,只是當時的我們哪能理解。

  我倒覺得這本書最適合給那些經歷過婚姻的人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婚姻究竟怎麼了,但你看著別人的故事就像看著一副刺繡,沒經歷過婚姻的人只能看到刺繡的正面,美好而華麗。只有那些經歷過的人才能看到刺繡的背面,醜陋但是清晰明了。

  還沒看的時候我就擔心,那個年代的人寫的書,而且又是「名著」會不會跟我們有代溝,會不會枯燥乏味的讓我看不下去。但是沒想到書裡的內容沒有一句話是累贅的,錢鍾書的諷刺簡直針針見血又讓人覺得好笑,現在的段子手估計也沒人能比得上他。

  第一次碰到一本書裡面,竟然沒有一個讓我喜歡的人物。最讓我厭煩的是男主角,也是唯一的主角。為了面子買假學歷,一邊享受著一個女生的追求,一邊又跟另一個女生發生關係,貪得無厭不懂感恩,自負又愛斤斤計較。好像作者故意只刻畫人物的陰暗面,裡面的每一個角色都「醜陋」的一無是處,但真實。最後男主和一個他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愛不愛的女人結了婚,然後兩人就像鐵籠裡的困獸,痛苦但迅速的解決了戰鬥。

  我聽到過對婚姻做出最好的闡釋來自蔡康永,他的大意是「很多人做了錯事犯了法,但可笑的是我們對他們的懲罰竟然是把他們關進牢籠裡,然後給他們吃,給他們穿,給他們治病不讓他們死。這是因為我們也想不出其他更好的辦法來對付他們。婚姻也是如此,我們也想不出兩個人在一起還有別的更好的方式。但我相信這不是人類終極的婚姻制度,未來也許會有別的。」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對於婚姻制度也是一樣,我們相比過去擁有更多的選擇權,我們也能更理智更冷靜的思考和反省。但就像古時候的一夫多妻,寡婦不能再嫁,這些愚蠢的行為只能等到數百年之後才能否定它。現在的我們就像在考場上完成考卷,至於最後的結果只能交給時間。

  錢鍾書圍城讀書筆記【篇三】

  故事中的主人公方鴻漸是那個時代典型的舊式文人,也就自然擁有文人所具有的普遍特點,更準確的說是共性的缺點。他軟弱、優柔寡斷、自命清高,有時又天真到難以置信的地步,他在別人面前更多表現出的是自卑,但有時潛藏在靈魂深處的自負因子又會悄悄冒頭,這種極度複雜,甚至矛盾的性格正是造成他愛情和事業悲劇的罪魁禍首。

  先來談談他的愛情吧,曾經出席在他生命中的四個女人,鮑小姐是短暫的過客,蘇紈文是個意外,唐曉芙是錯過的摯愛,孫柔嘉最終成為他的妻,卻並非心中所愛。

  鮑小姐,可以說他們有緣卻無分。有緣,因為他們相識在黑夜的海上,因旅途的寂寞而彼此親近,方鴻漸自覺愛上了這個女人,因著她的活潑、樂觀與開朗給他寂寞的旅途增添了安慰,就好像被黑夜包圍的人,在百無聊賴中發現了一顆璀璨的流星,為它的光芒所吸引,情不自禁的選擇靠近,然而這美麗的光芒轉瞬即逝。在黑夜的海上相遇的兩條船,終歸是各有個的方向。他的潛意識裡清楚的知道,這個女人並不屬於他,她有自己的愛情與生活,他們的交情不足以使彼此放棄各自的生活而相濡以沫。於是,他們在短暫的相依後就離開了彼此,就如兩條直線,相交後又朝著各自的方向延伸,永不回頭。沒有人會對這次錯過感到可惜,包括方鴻漸自己,因為他從未對這段感情認真,也就不會為鮑小姐的離去感到絲毫遺憾。

  第二個出席在她生命中的女人是蘇紈文,一個官家出身的小姐,留洋回來的女博士,求學的經歷耗掉了她最寶貴的青春時光,令人豔羨的博士頭銜卻沒能給她帶來好的姻緣,恰恰相反,高的學歷反而讓很多男人對她敬而遠之。這個年近三十的女人,抱著大女恨嫁的心態,在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之後,選擇鴻漸當做理想的結婚對象。而後者卻對著意料之外的追求表示出模稜兩可的態度,一方面,他不愛蘇紈文,鴻漸清楚的知道這一點,另一方面,他不想傷害這個女人,本著「道德上的懦夫」所應有的仁義,他始終未曾明確的拒絕她,卻承受著心靈上的痛苦與愧疚,並最終為自己的軟弱付出了沉痛的代價。明曉真相的蘇紈文選擇了報復,方鴻漸為此失去了他的摯愛,而獲得了蘇紈文一生的仇恨。哪怕多年後,當初的一代才女已變得庸俗不堪,沒有了當初的才氣與才情,仍無法對這段過往感到釋懷。

  其實,拋開愛情不說(因為愛情這東西無法強求)蘇紈文未必不是一個理想的配偶,她與方鴻漸是大學同學,雖非相知甚深,至少知根知底。她的學歷與鴻漸相配,官家的出身,更能為鴻漸謀一個好前程。本著虛榮的角度來說,這個女人的相貌無可厚非,帶出去並不會丟男人的臉。至於她的年齡,更不值得介懷,因為每個女人都會有青春逝去的時候,而沒有哪個男人會有那樣的時間與精力,在妻子不再年輕後選擇離婚再娶。或許多數有錢有勢的男人會選擇找一個或多個年輕貌美的情人,卻不會選擇與糟糠之妻離婚,並非他們有多長情,只是精明的男人會權衡得失,不想承擔離婚所付出的名譽上和金錢上的損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未必不是女人的勝利。然而,當初少不更事的鴻漸並未意識到這一點,未經愛情洗禮的他將愛情看的太過重要,認為兩個人相愛是相守的必要條件。若是當初他選擇了這個女人,雖不會獲得令人羨慕的愛情,但至少會有一個與眾相同的家庭,更重要的是有令人羨慕的遠大前程。可惜,光陰從不會倒退,否則,這世上便少了多少憾事,多了多少圓滿。

  與蘇紈文同時出現的是唐曉芙,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學生,鴻漸理想的夢中情人,他為這個女孩子的美貌與青春活力所吸引,並將全部的熱情投入到這段感情中。然而,他們受到了命運無情的捉弄,因為蘇紈文的離間和彼此的誤會,他們最終成為了對方生命中的過客。這段感情的失敗使方鴻漸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他為此而無比痛苦,並選擇遠走他鄉而忘卻這傷痕。其實,愛情只是生命中短暫綻放的煙花,能陪你走過一段已然很好,又何必奢求太多?他們沒有相守到白頭,假若他們真的結婚,是否能幸福圓滿,仍是一個未知數。傷痕深深的烙在鴻漸心底,感情卻未能維繫一生,他對這個女孩子的印象,由刻意的迴避變成久而久之自然地忘記。此生,他再未見過唐曉芙,正如每個人生命中都有的錯過,遺憾總是不可避免,宛如鮮血淋漓的傷口,即使癒合了,不痛了,疤痕卻還是會留下,並最終融為生命的一部分,再也無法分離。

  至於孫柔嘉,這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女子,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美麗的容顏,沒有過人的才華,甚至沒有一點引以為傲的資本。然而她最終卻成為了他的妻,並非因為他有多愛這個女人,只不過在某一天,他忽然覺得自己應該有個家,而她,恰好在那時出現。他們的婚後生活也自然向大多數人一樣,沒有風花雪月,只有柴米油鹽,曾經所有對愛情的美好幻想歸於平靜,選擇用一座名叫婚姻的圍城將自己圍困。

  這茫茫人海中的你我他,都曾年少輕狂,對愛情抱有美好的幻想。卻因為種種原因錯過了摯愛的人,而多數人發現這一點後,都選擇走進婚姻,他們將他作為愛情的延續,卻不知婚姻與愛情本是毫無關係的兩件事,就好像一對異卵雙胞胎,雖則出自用一個母體,其五官和脾氣秉性卻是千差萬別。既然找不到愛的人,又何苦找一個陌生人陪你共度一生?不走進婚姻的人,他的愛情也許會一直沉睡,但永遠不會死亡,因為它始終埋藏在心底的某個角落,與人的軀體一同生長、綻放、衰老,直至消亡,最後一同深深的埋進泥土,直孕育出永不消亡的美麗。

同类文章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

  《格列佛遊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曆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裡,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

世界因你不同的讀書筆記

  世界因你不同  拿出這本勵志書籍,我立刻被這六個充滿鼓勵的大字所吸引。引文介紹的李開復有著許許多多不平凡的成就: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卡內梅基隆這兩所國際頂尖名校;獲得諸多創新獎項,在蘋果、SGI、微軟、谷歌四大國際網際網路公司擔任重要職位……這些成就鑄造了一個普通人心中成功人士的形象。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三篇)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臺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編

  《三國演義》曹操的狡詐,劉備的謙虛恭謹,孔明的小心,周瑜的胸懷狹小,每獨自一個人物都具備不一樣的性情,筆者塑造的痛快淋漓,細細品嘗,讓讀者似乎進入一種境界。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0字  在高年級,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裡面的人物也

水滸傳讀書筆記匯總

  水滸傳讀書筆記300字  《水滸傳》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書中講了宋代的農民起義,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水滸傳》中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漢,他們各有各的技法,而且剛剛英勇無比。殺了好多貪官和壞人,保護正義,寧死不屈,連朝廷都制服不了他們。  如果我是在這一百單八將中的一員,絕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匯總)

  《格列佛遊記》是以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週遊四國的經歷。由於暴風雨、上岸找淡水、遭遇海盜、被部下劫持等等種種情況,格列佛共到了四個不同的國度:「小人國」——利立浦特王國,「大人國」——布羅丁奈格王國,有著異想天開卻又不著實際想法人的「飛島國」,最後一個是由一種有智慧的馬管理的「慧駰國」。 

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讀書筆記300字  我看過很多的書,比如:《瞧,這幫壞小子》、《愛的教育》……其中我最喜歡《西遊記》。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去西天取經,途中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所有妖魔鬼怪,取上了真經。  《西遊記》這本書有四個主人公,其中我最喜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

  《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臘人傳給後世的一部飽含生活智慧的文學作品。相傳,這部寓言集中的寓言為伊索所作,因而稱為《伊索寓言》。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並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曾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後獲得自由。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好強、老實,又富有理想的鄉下人——祥子。來到北平後,幹起了拉車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買上一輛自己的車。為了車,他吃盡了苦頭。被搶、被詐,無奈成親,卻喪了妻,喜歡的人也走了。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樣無情的社會就像一瓢冷水,連希望的星火也被澆熄了。曾經向上、不屈的祥

讀《水滸》,品永恆的傳奇

  論古道今說英雄,水滸好漢稱第一。  ——題記  說英雄,說風流倜儻,善良正義;說英雄,說追求勇氣,行俠仗義;說英雄,說肝膽相照,替天行道。  《水滸傳》一部經典之作,是我國首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描寫了一群不堪暴政壓迫的好漢揭竿而起的故事。這一百單八將,或身懷絕技,或足智多謀,但他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