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節氣的來歷是什麼(春分節氣的由來是什麼)
2023-10-10 14:27:43 2
春分節氣的來歷是什麼?春分,每年公曆3月20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0度(春分點)時開始這天晝夜長短平均,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稱「春分」春分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其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徵,春分時節,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都進入明媚的春天,在遼闊的大地上,楊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春分節氣的來歷是什麼?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春分節氣的來歷是什麼
春分,每年公曆3月20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0度(春分點)時開始。這天晝夜長短平均,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稱「春分」。春分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其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徵,春分時節,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都進入明媚的春天,在遼闊的大地上,楊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漢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至於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古代黃河流域與之相應的物候現象為「玄鳥至,雷乃發聲,始電」(見《農桑通訣》)。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華中地區農諺:「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幹金。」春分亦是傳統節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禮記》:「祭日於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此俗歷代相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前後,宮中詞廟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於是日致祭宗祠。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載:「春分日,民並種戒火草於屋上。有鳥如烏,先雞而鳴,\架架格格\,民候此鳥則入田,以為候。「明代山東淄川於是日栽植樹木,作春酒,釀酷。《文水縣誌》載:「春分日,釀酒拌酷,移花接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