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維亞有多少個國家(玻利維亞多民族國簡介)
2023-10-18 19:59:26 1
玻利維亞多民族國,簡稱玻利維亞,是位於南美洲中部的內陸國家,周邊與巴西、秘魯、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五國相鄰,法定首都為蘇克雷,實際政府駐地為拉巴斯。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國家。其中拉巴斯海拔高度超過3600米,為世界海拔最高的首都。國土面積1098581平方公裡,居南美第五位,美洲第八位。
東部和東北部大部分為亞馬孫河衝積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60%;中部為山谷地區,屬安第斯山東麓,農業發達, 許多重要城市集中於此;西部為玻利維亞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
東部和中部屬熱帶草原氣候,向西部山地過渡到亞熱帶氣候,內陸高原為山地氣候。大部分地區氣候乾涼;年降水量從東北到西,由2000毫米遞減至100毫米以下。
公元13世紀為印加帝國的一部分。
玻利維亞於15世紀末被西班牙徵服,1538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史稱上秘魯,隸屬於西班牙拉普拉塔總督區。
玻利維亞在18世紀間的拉丁美洲獨立戰爭中,被一位從委內瑞拉的加拉加斯來的民族英雄——玻利瓦爾解救而獨立,所以國名便以他的名字為名。1825年8月6日宣布從西班牙獨立,取名玻利瓦爾共和國,後改為現名。
1836年同秘魯組成聯邦,1839年由於智利入侵而瓦解。1863年,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馬省發現豐富的硝石礦藏。1879年智利出兵佔領礦區,玻利維亞與秘魯聯合,同智利發生「太平洋戰爭」。1883年玻利維亞戰敗,於1904年將盛產硝石的太平洋沿岸地區割讓給智利,玻利維亞喪失其唯一濱海省份,包括重要港口安託法加斯塔,從此成為內陸國。但玻一直對此地有主權要求,並聲稱1904年條約無效。
1932年玻利維亞與巴拉圭為爭奪北查科地區的石油資源而爆發查科戰爭,玻利維亞戰敗,喪失大片領土。
1952年4月爆發人民武裝起義,民族主義革命運動領導人帕斯·埃斯登索羅就任總統。此後,軍事政變頻繁,政局長期動蕩。1983年10月恢復了具有南美特色的現代資產階級民主政體。
2005年12月18日,總統選舉舉行。艾馬拉印第安人,玻利維亞爭取社會主義運動領導人埃沃·莫拉萊斯以53.75%的選票贏得選舉,並於2006年1月22日就職。他為該國首位美洲原住民總統,亦成為玻利維亞第一位左翼總統。開始了以漸進式的社群社會主義(即印第安社會主義)為基本價值理念的玻利維亞國家構建。
2009年1月25日玻利維亞共和國歷史上的第16部憲法,也是首部全民公投的憲法以61.8%的贊成票獲得通過。
2009年3月26日,莫拉萊斯籤署最高法令宣布將原國名「玻利維亞共和國」(República deBolivia)改為「玻利維亞多民族國」(El Estado Plurinacional de Bolivia)。
玻利維亞是拉美主要礦產品出口國,工業不發達,畜牧產品可滿足國內大部分需求,糧食需大量進口。
工業以食品、紡織、皮革、釀酒、捲菸等加工業為主。具備一定有色金屬冶煉能力,擁有號稱世界第三大的平託冶煉廠。
全國可耕地面積3.4萬平方公裡,約佔國土面積的3%。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咖啡、菸草、甘蔗、向日葵和古柯等。主要農牧產品為高原小米、玉米、小麥、薯類產品和大豆等。 藜麥已經開始成為新興的農作物得到國際資金的扶持。
旅遊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玻現有具備接待能力的各級別旅店836家,床位3萬多張。2010年接待外國遊客67.12萬人,創匯收入3.14億美元,遊客多來自秘魯、阿根廷、美國、巴西及西歐國家。同期國內遊客52萬人,旅遊業收入約合9.47億美元。
玻歷屆政府均重視發展對外貿易,特別是鼓勵出口以拉動經濟增長。玻積極參與地區一體化進程,與多數拉美國家籤有經濟互補協定。近些年來,玻大力開拓天然氣出口市場,並制定了旨在成為南方共同市場能源供應地的戰略。現與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著貿易關係。主要貿易對象國為巴西、中國、美國、阿根廷、哥倫比亞、委內瑞拉。
玻利維亞東部前寒武紀地區佔國土面積30%,西部高原山區則屬於大山巖地層帶,因此,被認為是世界上礦產品蘊藏最富集的地區之一。主要礦產資源有金、銀、銅、鐵、錳、錫、鋁、鋅、銻、鎢、鉍、鎂、鋰、鈾、鈮、鉭、硫、石膏、石棉、磷、硼、鎘、鋇、銦、鍺、汞、鈷、砷、雲母、大理石、水晶、雙色水晶、方解石、多色縞瑪瑙、方鈉石、石油、天然氣等。玻雖然是傳統的礦產品生產國,但由於資金和技術等諸多因素的限制,至今未對全國礦產資源分布和儲量進行系統的普查。因此,各種礦產資源的準確儲量很難調查清楚。現將其主要的礦產資源儲量介紹如下:
1. 金。金礦分布在玻的全境。已探明的儲量是:含礦物質4,187,148,780立方米,平均品位0.276%,純金1,156噸;遠景儲量:含礦物質2,415,000,000立方米,品位0.28%,純金676噸。
2. 銅。銅礦主要分布在與秘魯、智利、阿根廷接壤的安第斯山脈的16萬平方公裡的銅礦帶。已探明儲量26,657噸,遠景儲量247,934噸。
3. 錫。錫礦常與銀、鉛、鋅組成複合礦。已探明儲量為含礦物質62,064,879噸,平均品位1.8%,折合精錫671,831噸。遠景儲量60,712,802噸,平均品位0.73%,折合精錫441,684噸。玻錫的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25%。
4. 銀。已探明儲量為含礦物質14,764,893噸,平均品位為4.32DM,折合精銀6,381噸。遠景儲量為含礦物質38,167,790噸,平均品位為4.01DM,折合精銀15,314噸。
5. 鉛。已探明儲量,含礦物質18,321,711噸,平均品位3.02%,折合精鉛553,746噸。遠景儲量,含礦物質33,621,976噸,平均品位3.19%,折合精鉛1,073,666噸。
6. 鋅。已探明儲量是,含礦物質40,604,533噸,平均品位9.65%,折合精鋅3,919,714噸。遠景儲量,含礦物質43,876,000噸,平均品位12.27%,折合精鋅5,383,600噸。
7. 銻。玻利維亞銻的蘊藏量佔世界總儲量的14%,居世界第二位。已探明儲量,含礦物質1,121,123噸,平均品位8.63%,折合精銻96,781噸。
8. 鎢。已探明儲量是,含礦物質3,939,662噸,三氧化鎢平均品位0.61%,三氧化鎢儲量24,010噸。遠景儲量,含礦物質9,808,642噸,平均品位0.64%,儲量63,138噸。
9. 鉍。已探明儲量是,含礦物質306,772噸,平均品位1.5%,折合精鉍4,606噸。遠景儲量,含礦物質650萬噸,平均品位1.04%,折合精鉍67,700噸。
10. 鐵。蘊藏量450億噸,在拉美僅次於巴西。最大的鐵礦位於與巴西交界的穆敦礦。平均品位50%。已探明儲量約佔未探明儲量的50%。
11. 錳。錳礦分布在玻的東部和西部,但都未開採。其中以東部的穆敦礦最為有名。含礦物質2,000萬噸,平均品位50%,折合金屬錳1,000萬噸。
12. 碳酸鎂。主要分布在中心恰巴裡地區。已探明儲量,含礦物質150萬噸,平均品位70%,折合碳酸鎂105萬噸。遠景儲量2,022萬噸,平均品位64.66%,折合碳酸鎂1,307.6萬噸。
13. 鋰。主要分布在波多西省的鹽湖,儲量為890萬噸。
14. 石棉。具有商業開發價值的石棉礦位於科恰班巴省的恰巴裡地區。已探明儲量200萬噸,平均品位1:15,折合石棉133,333噸。遠景儲量,含礦物質2億噸,折合石棉1000萬噸。
15. 天然氣。已探明儲量2,736億億立方英尺,遠景儲量2,439億億立方 英尺,潛在儲量2,487億億立方英尺。合計7,716億億立方英尺。
16. 石油。已探明儲量4.47億桶,遠景儲量4.521億桶,潛在儲量4.739億桶。合計13.73億桶。
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錫、銻、鎢、銀、鋅、鉛、銅、鎳、鐵、黃金等。礦藏豐富,錫儲量115萬噸,居世界第二;鐵儲量450億噸,在拉美僅次於巴西;鋰儲量1億噸,居世界第一。
資源豐富,森林覆蓋面積達53萬平方公裡〔5300萬公頃〕,木材品種主要有:桃花心木、紅檜、美洲橡木、沙箱木、重蟻木、依貝和龍鳳植。
玻利維亞全國面積約1.09億公頃(109萬平方公裡),其中5300萬公頃為森林覆蓋,佔國土面積的48%。主要位於聖克魯斯、貝尼、拉巴斯及潘多等省,以上四省林地面積佔全國的76%;另有18%位於丘基薩迦省和塔裡哈省;其餘6%位於科恰班巴省。在5300萬公頃之中,848萬公頃的林地已列入可持續發展。截至2006年12月,玻已認證的森林面積達220.9萬公頃,經認證的熱帶自然森林面積居世界第一,經認證的林地已納入可持續發展體系。
玻林地約佔世界森林覆蓋總面積的1.28%,在美洲國家中位列第五,僅次於加拿大、巴西、美國及秘魯。從熱帶雨林的覆蓋面積看,玻利維亞位居第六位,前五位國家依次為巴西、剛果、印尼、秘魯和印度。玻利維亞的森林覆蓋面積在世界排名第十。
玻利維亞系內陸國家,僅擁有14197平方公裡的水面和24201平方公裡塘區,漁業資源相對貧乏,僅產淡水魚,主要有:河鱒、銀漢魚等。
玻利維亞水能資源富集,全國潛在可開發的水電裝機容量為39850兆瓦,截至2013年已開發裝機容量為480兆瓦,開發程度僅為1.2%,水電開發潛力巨大。玻利維亞風能和太陽能資源也較豐富,拉巴斯最高風速為16米7秒。
總人口1062.4萬。城市人口657.4萬,佔總人口的65%,農村人口345.4萬,佔總人口的35%。
玻利維亞是多民族國家,主要有土著民族,包括各族群印第安人;梅斯蒂索人:即歐洲和非洲移民與土著人的混血後代(約佔玻利維亞人口的30%左右)和歐洲、非洲移民(佔總人口的15%左右)。據統計,玻利維亞境內共有37個土著族群,克丘亞人和阿依瑪拉人人口最多,分別為155.8萬人和127.9萬人,瓜拉尼人為7.8萬。
玻利維亞新憲法廢除了天主教的國教地位,規定一切宗教平等。但在玻利維亞約81 %的居民信奉天主教,約10%信奉新教或福音教。在主要的城鎮均可見到建築規模各異的教堂。每到宗教節日時,可看到當地的居民抬著聖母瑪利亞或耶穌的像沿街祈禱。
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克丘亞語等36種印第安民族語言言。
玻利維亞印第安人的長相和穿戴很像中國的西藏人,皮膚黝黑,無論男女均喜歡戴氈帽,女的多喜歡穿厚厚的多層袍裙。
印第安人由於歷史的原因大都居住在海拔相對較高的地岡,從事放牧或為礦業主打工。
玻利維亞國多數人的飲食習慣以肉食為主,主要有牛、豬、雞、羊肉等,餐桌上常見的菜有西紅柿、土豆、洋蔥和生菜等。
玻利維亞較為熱鬧的節日是每年2-3月間的狂歡節。其中以奧魯羅市的狂歡節最為壯觀,全國各主要城市,甚至包括臨近國家的人們穿著五彩繽紛的節日服裝,帶著各種不同的面具,載歌載舞,吸引著眾多前來觀光的遊客。
玻文盲率2.9%。公辦學校人數為13.8萬人。國家對6-12歲兒童實行義務教育,但基礎設施較薄弱,資金缺乏。著名大學有聖弗朗西斯科·哈維爾大學和聖安德烈斯大學。
玻政府將教育文化、健康營養、衛生設施、城市建設和住房、就業等列為社會發展政策中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貧富差距依然懸殊,64%的民眾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其中37%處於赤貧狀態。近些年來,約有100萬玻利維亞人移居國外,其中多數從事家政行業。
全國分為42個保健區,共有11920名醫務人員,2587所醫院、診所;每千人擁有床位1.3張,每千人擁有1.5名醫生。人口增長率為26.31‰,死亡率為7.29‰,人均預期壽命66.34歲;醫療部門公共投資為6.51億玻利維亞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