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縣各個村廟會時間(陰曆5月29來河北趙縣趕)
2023-10-18 06:35:37 39
#打卡美好生活#
文:王巧英
千年古縣趙州,地域廣闊,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我們常信村就座落在趙縣城東30裡的地方,它被梨樹所環繞,是一個人傑地靈秀美的村莊。
每年的五月二十九(陰曆)是我們這裡的「常信水祠娘娘廟會」。今天我們又迎來這歡欣鼓舞的日子。
儘管上午烈日高照,怎能阻止鄉鄰和遠方賓朋的到來。我們慶祝的是《常信水祠娘娘廟會》榮登石家莊市級非遺目錄,審批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可與其它有名廟會相媲美。
今年的廟會特別隆重,盛況空前。
正廟這一天,慕名而來的客商雲集,選擇攤位,盡展五顏六色的商品。街道兩側,有賣衣服,賣小吃,賣冷飲,賣水果的......琳琅滿目,目不暇及。人們左看右瞧,挑選自己喜歡的物件。也有靚男倩女,手牽著手,穿梭在人流間,眉目傳情,浪漫多多。調皮的兒童一會兒跑東,一會兒跑西,急壞了爸、媽、爺爺、奶奶:「小心,別跑丟了。」這時,人的眼是不敢放鬆一刻的。
出嫁的老少閨女,攜兒帶女,都要回娘家串親戚,聞名而來的賓朋,在百忙之中前來觀看我們的常信廟會。
大隊院內,觀看戲劇的,大都是老年人,自娛自樂的舞臺上,年輕人一展歌喉,露出一張張朝氣蓬勃的臉。從外地邀請的歌舞團演員,著力亮相,大顯身手。廟會院內,人頭攢動。民間組織,有扭秧歌、跳廣場舞的,也有兒童舞蹈,真是活潑可愛。你看敲大鼓的,演武術的,熱鬧非凡,觀眾喜不自禁。他們的演出,給廟會增加文化色彩。
廟會贈予我們無盡的遐想與歡樂,使我們發自內心的感嘆:今年的廟會比往年更熱鬧。當然,我們還會很自豪地給你講講廟會的故事,歷史之久遠,香火之旺盛,影響之廣泛。
很久以前,趙縣常信村就有一座"水祠娘娘廟」,歷史由來已久。
相傳,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天下大亂。劉秀落難時,經過河北,卻勢單力薄,疲於奔命,路過常信時已人困馬乏,饑渴難耐,正遇村姑到田間,送湯送飯提籃到田間給兄嫂送飯,見落馬人昏死在路旁,不顧男女授親不親的禮教,扶起劉秀餵食湯飯,並解下裙帶系飯罐到井裡打水飲馬,使劉秀人、馬都解除饑渴,保住性命。光武帝劉秀登基之後,派大將耿純(趙縣孝友村人)回鄉尋找救命恩人,耿純經多方打探得知,當年救劉秀於危難的村姑由於受不了流言誹語的惡傷,投井自盡了。劉秀得知村姑為救自己而蒙受屈辱投井自盡甚表哀痛,遂頒旨御封村姑為"昭濟聖后",並建寺廟永世紀念。因為村姑當年解裙帶系井水解救了皇上,而又投此井自盡,因而這口井就圈在了廟內。每逢旱年眾百姓就到廟內井前禱告祈雨,該神井有求必應,特別靈驗。天長地久,人們就尊稱這位村姑"昭濟聖后"為「水祠娘娘"了。村姑義救劉秀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特別是趙縣東部梨區及周邊方圓百餘裡範圍內的百姓們,講述水祠娘娘美德故事,弘揚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的精神,為社會奉獻愛心等諸多優良傳統已成民風。
常信「水祠娘娘廟"毀於抗戰時期,已經沒有廟宇殿堂和塑像。然而廟會香火一直不斷,綿延至今。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的宗親政策順天應人,在村委會和有識之士帶領下,本村村民熱情踴躍參與建設,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在北鬥七星寶地重建新廟(常信村西)再塑全身。這真的是:
贊盛世楊善修古廟,德賢傾心立功勞,鄉梓人心矗豐碑,昭濟聖后光永照。古廟新姿各方聞,北鬥聖地出彩霞。
如今,每年的五月二十九還在延續著。人們祈求風調雨順,歲歲國泰民安。
「常信水祠娘娘廟」2015年被列入第四批縣級非遺名錄,今年(2021)審批成功,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水祠娘娘廟」不同於其它勸善行好的廟會,它弘揚的是一種捨己救人,扶危濟困的精神,信仰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承美德,傳承人間大愛。我們願廟會香火永遠生生不息。
鼓樂聲聲,把我思緒拽回,發自內心願:大家來年再聚廟會,目睹盛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