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九的習俗有什麼(民俗臘月二十九要)
2023-10-18 10:49:07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之間,就到臘月二十九日了。在古代的時候,臘月二十九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人們需要做很多活動。因此,臘月二十九日被稱為「忙日」。
那麼,臘月二十九怎麼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呢?
春秋時期,因管仲輔助齊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諸侯」,建立了霸業,所以「九」這個日子被古人奉為「吉日」。自此以後,「九」不但被認為是數字中的老大,而且,「九」在許多成語中都曾經出現過。比如,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一歲九遷 ;一揮九制 ;九死一生;一言九鼎,同時,「九」也被歷代皇帝所推崇。在古代的時候,皇帝的龍袍被稱為九龍袍,宮廷中要建造九龍壁等。由此可見,古代的人們將含有「九」的日子看得有多麼重要。由於臘月二十九是一年當中最後一個含有「九」的日子,因此,人們就把臘月二十九這一天看得更加重要了。
那麼,在臘月二十九這個重要的日子裡都需要做什麼活動呢?下面,我們就聊一聊這個話題。
一、一誦所謂的「誦」是指「誦讀」的意思。人們為了使自己良好的家風能夠代代相傳,便會在臘月二十九這一天將家人全部召集在一起,集體誦讀自己的家訓。這就是所謂的「一誦」。
二、二請所謂的「請」,是一個敬辭。比如,與「請」字聯繫在一起的有:請求、請示、請假、請命、請戰、請教、請願、請進、請坐、請安、請便、 請客、請柬等。 而在這個「二請」當中,「請」做「邀請」解讀。
那麼,在臘月二十九這一天都需要邀請誰呢?
1.邀請族長
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是有宗族觀念的。據稱,村莊裡凡是同一個姓氏的為同一個宗族,而同一個宗族裡邊,是會選出一個族長的。
族長在宗族裡邊具有很大的宗法權力,小到家庭糾紛、婚喪喜慶;大到祭祖、祠廟管理等事務都需要族長主持。族長所擁有的權力,便是族權。族民們為了自身或者共同的利益,一般都會非常尊重族長。
在臘月二十九時邀請族長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用以表示對族長的尊敬;另一層意思是請求族長主持拜祖儀式。
2.請先祖
在臘月二十九這一天,各家各戶都要舉行拜祖儀式。而舉行這個儀式之前,需要族長親自「出面」將先祖「請」到家中,然後再舉行拜祖儀式。
這些就是所謂的「二請」。
三、三擊所謂的「擊」就是「擊打」的意思。那麼,在臘月二十九這一天都需要擊打什麼呢?
1.擊打門窗
古人認為:人人都有晦氣。而晦氣是一種不吉利,倒黴的氣息。人們的晦氣從哪裡來呢?應該是從門窗而入的。由於門窗沒有「盡職盡責」而導致晦氣進入到了家中。因此,應該擊打一下門窗,讓門窗受到懲罰,以便在新的一年當中,門窗能夠「提升士氣」,從而使門窗能夠更好地盡到自己的責任。
2.擊打褥子
古人認為:「褥」與「辱」諧音,而「辱」是「屈辱」的意思。擊打幾下褥子,就能夠使所有的「屈辱」煙消雲散。因此,古代的人們會在臘月二十九這一天擊打幾下褥子。
3.擊打鑼鼓
古人認為:鑼鼓能夠發出響亮的聲音,能夠提振人的士氣。如果在臘月二十九這一天擊打幾下鑼鼓,就能夠使自己用一種飽滿的姿態迎接新年的到來。因此,人們便會在臘月二十九這一天擊打幾下鑼鼓。
以上所言就是臘月二十九要「一誦」、「二請」、「三擊」所要表達的意思。
當然,這些都是古時候的說法,現代社會的人們是不講究這些的。因此,我們僅僅需要了解一下這些說法的意思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