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早上問候語定時怎麼群發(節日刪微信漸成負累)
2023-10-18 05:53:35 2
人們一到節日往往喜歡發條微信或簡訊,送上祝福,不過,就在元旦這一天,因為一條信息,有一對小兩口卻大打出手,各不相讓……
究竟是什麼信息有這麼大的「殺傷力」呢?
元旦小兩口反目
在裝飾公司上班的小聶,用的手機還是32G內存的老手機,垃圾多了手機就無法運行,所以,他的聊天記錄幾乎看完就刪,有用的信息會採用雲儲存。
元旦當天,小聶在刷朋友圈,同時刪除一些聊天記錄。
不知何時站在小聶身後的愛人小柳突然搶過手機,同時厲聲質問:「剛剛刪的那個信息是誰?」小聶嚇了一跳:「哪條?」小柳打開了他的手機,找到通訊錄裡一個暱稱為「花好月圓」的好友問「她是誰?」隨後,強行要求小聶輸入密碼打開雲儲存找到聊天記錄,聊天記錄裡面最近一條信息就是剛剛刪除的信息,信息內容是:「親愛的元旦快樂!天冷路滑,記得穿羽絨服啊……」中間還有玫瑰花和微笑的表情。
「這日子沒個過了……」小柳一邊哭鬧一邊拿起沙發靠墊猛打小聶。小聶不停地解釋,但小柳就是聽不進去。
小柳這麼敏感,是有原因的。小聶單位以前有個叫「圓圓」的女孩,小柳懷疑二人之間有問題,曾經多次去小聶公司鬧,最後圓圓辭職離開了。
從那以後,在小聶家不能提「圓」字,剛好小聶刪除的微信暱稱叫「花好月圓」,並且語言曖昧,讓她情緒瞬間爆發。
巧的是,「花好月圓」用的卡通頭像和圓圓以前的頭像相似。「花好月圓」朋友圈又是屏蔽了小聶的,看不到她的個人照片。這樣一來,無論如何解釋,小柳就是不依不饒,偏要直接找「花好月圓」問個清楚。
整個元旦假期,小兩口是在打鬧中過的。
元月2日中午,朋友劉豔輝夫婦請小聶夫婦吃飯,在飯桌上提起了這件事,小聶向劉豔輝求助,劉豔輝也沒有想出好主意。
回家後,小柳一直不甘心,就向閨蜜訴苦,閨蜜說:「看我的。」隨後,小柳的閨蜜添加了「花好月圓」的微信,發現那個人開口說話就是:「親愛的,你相中哪款羽絨服了?直接截圖告訴我……」小聶這回一下想起來了,「花好月圓」是他以前的一個客戶,是賣羽絨服的微商,因為她賣的都是女士衣服,就屏蔽了小聶。
群發信息惹的禍
儘管如此,小柳還是覺得不踏實,要閨蜜和「花好月圓」語音,語音聊天后,發現對方真的不是圓圓,小柳才稍微放心。
沒過一會兒,小柳突然又說:「不對啊,那她也不應該叫丈夫『親愛的』啊?不行,他們之間還是有事兒……」
隨後,小柳的閨蜜當起了「偵探」,經過和「花好月圓」交流發現,「花好月圓」開口就是「親愛的」,而且習慣發一些玫瑰花的表情,而且,那條帶有「親愛的」字樣的元旦祝福信息,是「花好月圓」群發給微信好友的。這回,小柳明白了,都是群發信息惹的禍,小兩口也就此冰釋前嫌了。
小聶的朋友劉豔輝對記者說,他以前也因為收到類似信息和愛人吵過架,幾乎每個節日都會收到很多他人群發的祝福信息,每到春節刪信息成了「大工程」,佔手機內存不說,還說不定哪條信息就惹禍。
祝福信息提倡「原創」
節日送上問候本是暖心之舉,然而,有些不適當的群發信息往往會遭人反感。
許多市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本來是關係很好的朋友,但是看到對方群發的問候信息,一般都不回復,直接刪除。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郭宏巖說:「隨著時代發展,社交工具的發達,反而給人們造成很多煩惱,就像文中提到的小聶夫婦,這場不必要的衝突是一條信息引起的,這件事也告訴人們,其實婚姻中最重要的就是相互信任,沒有猜忌就不會出現摩擦和矛盾。」
八一農墾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馬廣原表示,節日送問候最好是原創,祝福語言要好好措辭。古人講「見字如面」,每個字都是情感的表達,讓對方感到你的真誠,絕不是生搬硬套,如果總是群發網絡上「現成」的信息,那樣只能讓人感到反感,久而久之會失去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