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特殊的創作(王勃創作時喝什麼)
2023-10-15 03:06:25 4
王勃特殊的創作?王勃字子安,是初唐傑出的詩人他既有改變六朝詩歌纖巧綺靡弊病的意識,也有自覺的審美追求,所作詩歌骨氣端翔,語言明淨,生氣飽滿,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但是關於王勃創作時到底是飲墨還是喝酒的細節,一直聚訟不休,實有必要加以辨別,以正視聽,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王勃特殊的創作?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王勃特殊的創作
王勃字子安,是初唐傑出的詩人。他既有改變六朝詩歌纖巧綺靡弊病的意識,也有自覺的審美追求,所作詩歌骨氣端翔,語言明淨,生氣飽滿,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但是關於王勃創作時到底是飲墨還是喝酒的細節,一直聚訟不休,實有必要加以辨別,以正視聽。
據《新唐書·文藝上》王勃傳記載:「勃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升,則酣飲,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勃為腹稿。」這段描述性文字,栩栩如生地刻畫了王勃創作時陶鈞文思的情形,凸顯了他妙手操觚,一鑄而定的能力;既為後世留下了「腹稿」一詞,也留下了一處疑竇:王勃創作時所喝的到底是什麼?
南宋吳子良在《荊溪林下偶談》一書「飲墨」條中也記載了這則故事。「唐王勃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汁數升,酣飲,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改一字,人謂勃為腹稿。」文字與《新唐書》王勃傳所記內容相似,但從「飲墨」條目名稱可以看出,吳子良坐實了王勃所飲的是墨汁。
唐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說:「王勃每為碑頌,先磨墨數升,引被覆面臥。忽起,一筆書之,初不竄點,時人謂之腹稿。」除了「竄點」被倒置成「點竄」外,北宋初年李昉編撰的《太平廣記》第一百九十八卷「王勃」條的記述與此完全相同。這兩則文字,都沒有說王勃創作時喝什麼。沒說王勃創作時喝什麼,其實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也含蓄地表明了態度,意味著段成式和李昉對王勃創作須飲墨之說不認同。
一般說來,飲墨多與懲罰有關。《隋書》禮儀志四記載,北齊正會日,「侍中黃門宣詔勞諸郡上計。勞訖付紙,遣陳土宜。字有脫誤者,呼起席後立。書跡濫劣者,飲墨水一升。文理孟浪無可取者,奪容刀及席。」據《冊府元龜》卷六百四十三記載,北魏太和十六年,孝文帝臨思議殿策問秀才,也有相同的懲罰。元祐更化蘇軾知貢舉,也曾有詩云:「麻衣如再著,墨水真可飲。」宋人李正民也說:「只緣未富三冬學,飲墨何須見慍容。」根據以上詩文,可以確定飲墨是對字跡拙劣和文採不佳者的懲罰。中國人對胸無學識者,常謂之胸無點墨,故而飲墨就寓含有缺啥補啥的意思。據《舊唐書》記載,王勃「文章邁捷,下筆則成,尤好著書」;《新唐書》上也說,在初唐文人中,「王(勃)、楊(炯)為之伯」,而王勃「六歲善文辭,九歲得顏師古注《漢書》讀之,作《指瑕》以擿其失。」可見王勃滿腹珠璣,擅長屬文,沒有任何缺陷,所以飲墨之說於他而言難以成立。在吳子良筆下,王勃「被」飲墨了,這不啻是一種誤讀,也是對王勃的矮化。
假如《新唐書》所記屬實,王勃創作時「酣飲」的應該是酒。古人說「酒酣胸膽尚開張」,今人也認為酒後進入一種醉態思維,有助於開闊胸襟,激發靈感,活躍想像,突破現實的囿限。至於喝酒產生詩歌的例子,杜甫《飲中八仙歌》中有「李白鬥酒詩百篇」之說,晏殊《浣溪沙》詞中也有「一曲新詞酒一杯」之說。王勃自己也有詩道:「閒居饒酒賦,隨興欲抽簪。」「平生詩與酒,自得會仙家。」可見詩情生酒裡,得酒詩自成,酒實有助於文人創作。
即使王勃創作時喝的是酒,但不要誤會他的文學成就是因為吃什麼、喝什麼得來的。飲墨之說固然可以休矣,喝酒充其量也不過是外在的觸媒而已。王勃英年早逝,卻留下了豐厚的文學遺產,是英才天縱加上博學勤思的結果。
(作者為貴州財經大學教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