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森武打片大全(吳宇森的武俠片)
2023-10-22 23:42:58 1
在中國,幾乎每一個男人心中,都曾有一個武俠夢,或是仗劍天涯,恣意瀟灑;或是懲惡揚善,快意恩仇。他們篤定地相信,「武」代表了能力、風採,「俠」象徵著自由、正義。他們沉醉於熒幕上的刀光劍影,他們嚮往文字間的江湖情仇。武俠,是幾代中國人共同而美好的記憶。
所以幾乎從中國電影誕生之日開始,武俠題材就一直備受青睞,經久不衰。從最早的《兒女英雄》、《火燒紅蓮寺》,到「新武俠片」《俠女》、《蝶變》,再到我們耳熟能詳的《臥虎藏龍》、《新龍門客棧》、《英雄》,武俠片經典不斷,總是能帶給觀眾驚喜。
在我看來,2010年上映的《劍雨》應該也算得上是不得不提的「驚喜」之一。由吳宇森參與,蘇照彬導演,楊紫瓊、鄭雨盛、王學圻、大S、餘文樂、戴立忍、林熙蕾等一眾大咖主演的《劍雨》被譽為「繼《臥虎藏龍》之後最好的武俠」。
這樣的名頭是否過譽我們暫且不去糾結,但至少說明,該片在同類型影片中,有自身的特殊之處。
真實,是別樣的江湖《劍雨》中的呈現的武俠,與我們印象中的有著不小的出入。以往,我們相信「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俠客們永遠是漂泊不定、四海為家的浪子。但是《劍雨》卻罕見地將鏡頭調轉,對準了江湖人士的平凡生活。
女主人公細雨本是朝廷豢養的殺手組織——黑石中的精銳,因為厭倦了殺戮和紛爭,整骨易容,隱姓埋名,努力過上平凡普通的生活。跟著細雨一同消失的,還有80萬兩白銀,以及天竺高僧的半具遺體。據說,參透遺體上的秘密不但可以練就高強的武功,甚至還能起死人、肉白骨。因此,各方勢力都開始了對細雨的追蹤。
放棄了美貌、更名為曾靜的細雨確實過起了再普通不過的生活,她蝸居市井,擺攤販布,不但要面對生活中的柴米油鹽,甚至還要應付為她張羅終身大事的熱心阿婆。這樣的情景,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從城市回鄉的職場精英,令人莞爾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導演的腦洞。
如果說曾靜的生活只是形勢所迫,不得不走向平凡,那麼,對其他角色的塑造,才使得劍雨江湖更加立體。
黑石殺手姚斌生活於京城,是個喜歡做麵條的居家男人。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掙夠了銀子後,能從江湖中全身而退,帶著妻、子開家麵館。如果黑石沒有召喚,他可能就是某個胡同裡再普通不過的和氣大叔。
殺手彩戲師則是個江湖藝人,會變各種神乎其技的戲法兒,總是在街頭和其他賣藝者較勁,他為黑石賣命多年,卻留下了一身的毛病,想要精心調養,卻不得不為各種任務奔走出力。
黑石首領轉輪王的身份更是出人意料。在江湖中呼風喚雨,手握大權的他,實際上是個委身皇宮,地位低下的老太監。
其實,看多了鮮衣怒馬、鐵鉤銀槍的奇人豪俠,我們也難免生出質疑,是否江湖中就只有愛恨情仇,是否江湖人都不食人間火。或許正是預見到了這樣的質疑,所以導演蘇照彬在《劍雨》中幫我們補全了江湖的全貌。
無獨有偶,2015年上映的動作電影《師父》同樣用不一樣的角度為我們還原了一個真實到近乎殘酷的武俠世界。在那個以民國為背景的天津衛,身懷絕技的武人們,即使想要憑自身本事圖一個餬口,都要在規矩和強權的裹挾下苟且掙扎。
在《劍雨》和《師父》中,沒有一身正氣的俠士、沒有為國為民的英雄,只有真正身在江湖,又身不由己的江湖客。他們不考慮民族大義,不關心百姓疾苦,眼中只有關乎自身的那一點點私利。
甚至,《劍雨》中的轉輪王渴求羅摩遺體,只是為了成為「真正的男人」,追尋最低級的欲望。這樣的設定諷刺嗎?諷刺!真實嗎?不能再真實!
《劍雨》中的江湖雖然和我們的武俠夢背道而馳,但正是這份「真」,讓我們看到了電影製作的「誠」。
兒女終究情長,美人在水一方在絕大部分的武俠作品裡,主角都是男性,如果是以女性視角去講述江湖的故事,主人公也必定英氣逼人,不輸鬚眉。
楊紫瓊可能是華人圈中,最為英氣勃發的女星之一了。如果非要糾結這個「之一」的由來,我估計只有一個林青霞能與之媲美,或許,章子怡也能算得上半個,但那也得益於李安導演在《臥虎藏龍》中的點撥。
雖然因為楊紫瓊的年紀遠遠超過了待嫁閨中的少女,使得曾靜這個人物總讓人出戲,但是《劍雨》中的感情戲依舊出彩。
曾靜的生活回歸平靜之後遇到了江阿生。這個老實本分的男人用鍥而不捨的精神打動了她。二人很快走到了一起。有了丈夫的女殺手,終於變成了真正的女人。然而好景不長,他們去錢莊提取現銀時遇到了搜尋羅摩遺體的歹人,曾靜出手自保,也不小心暴露了身份。
黑石組織順著線索找到了曾靜夫婦,一場大戰在所難免。在戰鬥中,江阿生的真實身份也浮出水面。他是曾被細雨協同黑石殺手屠戮滿門的當朝首輔張海端的公子張人鳳。逃出生天的張人鳳同樣易容換顏,並製造各種機會接近曾靜,其目的就是為了報當年的殺父之仇。
但是令江阿生自己也沒想到的是,朝夕相處之中,對曾靜的愛戀和依賴,逐漸消弭了心中的仇恨,於是他乾脆提起劍來,對準了加害曾靜的黑石殺手。
不得不提的是,電影中,江阿生在強敵環飼之下靜坐磨劍的那場戲,從場面調度到動作設計,從演員表現到配樂音效,絕對稱得上是近十年來最具俠骨風範的一幕。
除了曾靜和江阿生的愛情,反派人物轉輪王和葉綻青的複雜關係也十分值得玩味。
在曾經的黑石組織中,細雨是個十分特殊的存在,作為黑石的第一殺手,她與轉輪王應該是亦師亦友的。或者說的更直接點,他們曾有過極為曖昧的關係。所以細雨才會知道轉輪王身為太監的秘密。
作為細雨位置的後繼者,葉綻青就像是細雨的替身,轉輪王將對細雨的感情全部傾注到了她的身上,所以她對細雨格外妒恨,幾次欲除之而後快。
也正因為如此,當葉綻青開口羞辱轉輪王的隱疾時,後者才會如此的氣急敗壞,直接將她活埋。
我想,轉輪王最想埋下的應該還是細雨,因為那是他求之不得的女人,代表了他心中對人慾最深切的渴望。
或許是因為電影圍繞「女俠」的故事展開,所以《劍雨》一反「武強文弱」傳統武俠片套路,將江湖爭鬥和情感糾葛兩條交織並行,用文戲衝淡了武戲的殺伐和暴戾,使得整個故事張弛有度、緩急有序。
渡人與自渡影視作品熱衷呈現復仇的故事,但是很多時候,又會用各種情感來消弭仇恨或超越仇恨。
《劍雨》中仇恨的終結,源自於少林寺高僧陸竹的點化。
陸竹本想憑藉自身高超的武藝,解救被黑石組織盯上的張海端一家,因為未能及時趕上,所以只遇到了帶著半截羅摩遺體的細雨。陸竹對細雨一見鍾情,纏住她十日,希望用佛法將其度化。
細雨在糾纏中也對陸竹產生了情愫,所以當陸竹捨身赴死後,細雨終於決定放下屠刀,過上歸隱的生活。
陸竹在臨死前給細雨講了個故事:
佛陀的弟子阿難鍾情於一少女,佛陀問他究竟有多喜歡這個女子,阿難回答:「我願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只為這少女從橋上走過」
顯然,陸竹對細雨是有「愛」的,但並不僅限於男女之愛,更是佛法之下,對世人皆苦的悲憫大愛。陸竹的獻身,既成全了細雨,也成功度化了細雨。
於是,細雨放下了一切執念,主動脫離了黑石的掌控,甘願化身平凡的村婦。即使當她發現朝夕相處的丈夫一心想要謀取自己的性命,也沒有被憤怒和恨意蒙蔽雙眼。此時的她選擇和陸竹一樣的方式去完成救贖:安頓好丈夫,憑一己之力和轉輪王做出了斷。
佛家強調因果。陸竹在細雨心中注下 「愛與舍」的因,成為她消弭丈夫心中仇恨的果,佛法和大愛,換來了新生,既是人的新生,也是愛的新生。
對於我們來說,武俠夢、江湖情是成長中的記憶,是始終割捨不去的情愫。雖然無法真的做到任意逍遙、仗劍天涯,但是,能夠在書本、熒幕上認識這些鮮活、豪氣的江湖客,感受這般真實、動人的江湖情,也算是對情懷的一種慰藉。
正如詩中所說:「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或許,這也是我們踏足江湖的一種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