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資本主義近代主要形式(我國近代化發展動力)
2023-10-20 07:26:26 3
一百多年的今天,鴉片戰爭爆發,中華民族自此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
以西洋島國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加強了對中國的入侵,與此同時,西方的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帝國還有俄羅斯帝國對中國的經濟入侵,直接改變了中國原有的經濟模式。他們國家的那些資產階級,自然不會放過中國這個巨大的消費市場和原材料供應地,因此,就加緊對我華夏民族入侵,所以成為他們對中國的投資了中國近代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中國傳統社會經濟模式開始解體。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的小農經濟會迅速的衰落,在持續了兩千多年的男耕女織模式的小農經濟,在遭到外國勢力的攻擊,依然會有十分強大的生命力。它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始終是主導地位,正是這樣的主導地位,民族資本主義就無法得到良性的發展。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不可能像外國一樣發展良好,這樣,中國走上資本主是一件子虛烏有的事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是我國近代歷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民族經濟從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現,到了十九世紀末,1895年,康有為公車上書。1898年,康有為和梁啓超實施戊戌變法,主張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建立君主立憲制。清朝為什麼要進行戊戌變法,一個原因就是民族危機的加深,清政府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他們要求民主政治,發展資本主義。儘管戊戌變法最後失敗了,但是,這直接體現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維新派戊戌變法的失敗也是因為民族資本主義,因為當時的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不夠充分,發展力量很小,只在幾個少數的沿海城市裡,深居在內陸的廣大地區,又怎麼會有民族資本主義的影子呢?不會的。那戊戌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他們必須像封建主義妥協和外國的資本主義妥協,必須得靠這兩者的力量生存,他們也很軟弱,無法組織軍隊去與外國資本家進行鬥爭,他們也很害怕,害怕自己隨時會消失,那根本就不敢涉及到封建制度的根本——土地了。不可能會廢除古代的土地制度。所以這就是他們自身的妥協和軟弱。民族資本主義所涉及的範圍十分有限,自然,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很弱小,自然不會受到統治者力量的支持。
在戊戌變法的十幾年後,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帶動了民族資產階級勢力的進一步壯大,推動了辛亥革命的發生。這也是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所帶來的結果,但是,辛亥革命的最終結果還是失敗的,它沒有得到農村的支持,因為民族資本主義沒有發展到農村,自然也就沒有根除中國幾千年的土地制度。民族資產階級所代表的,依舊只是一少部分人的理由,對於中國的廣大群眾來說,這些力量,可能不值一提。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失敗告訴了近代中國人民的教訓:在近代中國,發展資本主義行不通。
在近代這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的中國,首先封建社會的自然經濟始終佔中國經濟的主導地位,它猶如一棵大叔一般,而新興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就像大叔旁邊的一顆小草一樣,再加上外國資本主義經濟對中國國內經濟的打壓,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從一開始就遭到了封建主義的自然經濟和外國資本主義經濟的兩面夾擊,自然就不可能得到正常發展。
民族資本主義作為中國近代的新的生產方式,它的出現和發展,是中國人在那個多事之秋的近代一種勇敢的嘗試,企圖用經濟來救亡圖存,並且積極的付出了實踐,民族資產階級代表的維新派和革命派他們對中國社會的改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那個中華民族開不到未來和希望的時代,他們能有如此之魄力,無愧為中華民族之脊梁。民族資本主義依然是推動中華民族近代史發展的強大動力,民族資產階級也是中國革命的強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