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聊聊家鄉的春節習俗(聊一聊家鄉有趣的春節民俗)

2023-10-20 04:09:05

今天是正月十五啦~過完十五,年就真的過去了。

記憶中,過年無外乎是貼春聯、拜年、收紅包、放鞭炮、團圓飯、祭祖、守歲等「老七套」。

但今天小印跟小夥伴一聊,才發現同事們的過年記憶竟然都這麼五彩繽紛。

下面就快來和小印一起了解一下五湖四海的小夥伴都怎麼過年吧!

-01-

腹肌除皺er的盛宴

俗話說,每逢佳節胖3斤,作為佳節中的佳節,春節在使你長肉這件事上的威力更是非同一般,可是看了同事們的春節菜譜,小印心想,不胖才怪呢!

比如湖北年夜飯講究「三蒸」「三糕」「三丸」。

「三蒸」為蒸全魚、蒸全鴨、蒸全雞,「三糕」是魚糕、肉糕、羊糕,「三丸」是魚丸、肉丸、藕丸,更有無丸不成席、無魚不成席、無湯不成席一說。

僅三系九大盤就集齊了雞、鴨、魚、羊、豬等5種肉類,不愧是魚米之鄉。

臘八算是春節的第一塊敲門磚,人們在這一天喝臘八粥,歡慶豐收。

而青海人臘八節卻習慣吃麥仁飯和臘八冰,這兩種食物都有較為悠久的歷史。

據《冊府元龜》記載,麥仁飯是唐朝高宗時期行軍途中興起的一種食物。

中書令李敬玄率軍與吐蕃交戰時,將士們將去皮的麥子和各種肉類一起煮,既能飽腹,也方便烹煮,此後麥仁飯便一直流傳在青海地區。

臘八冰顧名思義是冰食,舊時人家會去河邊鑿取何冰,或將井水乘在碗盤中讓其結冰。

相傳,臘八冰中的冰可以治療百疾,家畜吃了可以六畜興旺,飲食臘八冰也反映了青海人民樸素真誠的願望。

除了吃食,春節招待客人的茶水也頗有講究。

江南無錫一帶的農村用青橄欖泡茶,招待客人,青橄欖兩頭尖,形似元寶,因此這種茶叫做「元寶茶」。

又因為青橄欖別名「大福(腹)果」,且有「請過來」的諧音,因此該茶也象徵了主人的熱情好客,希望喝了「元寶茶」的客人年年發財、歲歲如意。

-02-

真正的「神仙打架」

從祭灶神、拜菩薩、天地神、初五迎財神、初六送窮神到七七神,不過節不知道,原來中國人在過年期間崇拜祭祀的神仙有這麼多。

而具體到地方,各地還有各自的「獨家崇拜」。

在浙江、四川的一些地方,正月初一早晨有舉家出門散步的習俗,稱為「走喜神方」。

家長提前從新曆書上得知迎喜神的方位,就舉家朝此方向走去,以此求得喜神庇佑,獲取好運。

魯迅也曾在《彷徨》中記錄了這個名俗活動「出去也須先走喜神方,迎吉利」。

小印認為,如果現在還有這個習俗,倒也不失為一個飯後散步消食,維繫家人感情的好機會。

在廣東佛山,也有春節出行的傳統,只是規模更大,持續時間長,稱為「行通濟」。

正月十六,家家戶戶會扶老攜幼,從清晨到傍晚,舉著風鈴,搖著風車,提著生菜,從北向南通過通濟橋,以祈求來年平安順利。

在當地人看來,風車是「時來運轉」「一帆風順」的象徵,生菜取其諧音「生財」,而路上清脆悅耳的風鈴音則是福音,所以才有「行通濟,無閉翳(即無煩惱)」一說。

中國人歷來有大年初一「爆竹聲中一歲除」的傳統,俗謂「接年」。

而在溫州民間,還有「關門炮」的傳統,全家大小吃了分歲酒(年夜飯)後,要把門外所有的物品搬進門內,意為不讓風水外流。

關門時,要放鞭炮慶祝關門大吉,每個鞭炮都要聽到雙響之聲,連放三個,共六聲,意為雙喜臨門,三陽開泰,六六大順。

-03-

真「火」才能紅紅火火

自古以來,火和燃燒就常常用於宗教儀式和祭祀,在春節,和「火」相關的活動更是數不勝數。

比如國家禮儀中很早就有元日「庭燎」的規定,《詩經·小雅·庭燎》也曾書「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

古代「庭燎」,即指「宮廷中照亮的火炬」,人們在院子裡點燃火把、火堆或者是炭火盆,以驅邪或者祭祖。

這個習俗一直延伸至現代,在民間被稱為「生旺火」或「點發寶柴」「燒秦檜」。通常火勢越旺越好,這樣全家才能消除災晦,在新的一年興旺發達。

其實,許多和「火」相關的活動最初都是為了消災闢邪。

傳說大年三十晚,瘟神下凡散瘟疫,正月初六子夜回天宮,在這時「烤頭風」能燒掉瘟疫,免病消災,對孩童尤為靈驗。

「烤頭風」的習俗主要在淮陰地區流行。

初六子夜來臨,大人率領孩子們到田野間、大路旁點燃火把,唱響:

「烤烤頭,頭不疼;烤烤腳,腳不疼;烤烤肚皮,不拉稀;烤烤屁股樂滋滋;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相較於「烤頭風」,流行於西北地區的「打醋炭」則相對科學。最初,人們在鐵勺上放一塊燒紅的煤炭,再澆上醋,在家裡每個角落進行,意為驅邪。

其實,「打醋炭」也是一種消毒殺菌、預防感冒的方法,《本草衍義》就曾記載「產婦房中,常以火炭沃醋氣為佳,酸益血也」。

-04-

秧歌版「假面舞會」

春節期間,各地雖然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但歌舞表演卻以不同形式在各地上演,彰顯著不同民族的風味,舞動起來的春節,也格外靚麗多彩。

在山西汾陽,「地秧歌」是不可或缺的春節節目之一。

這個起源於唐朝時期的秧歌形式,分為以舞蹈為主的「武場地秧歌」和以演唱為主的「文場地秧歌」。

先出場的「武場地秧歌」演員造型獨特,舞蹈動作由武術動作和勢法演變而來,變化多端,套路豐富,主要有開場大陣、二龍出水、蛇褪皮、蒜辮子、單勾心、十字花、三十六連勾、兩條龍雙引等。

接著是文場地秧歌的歌手演唱「汾陽磕板秧歌」,歌唱曲子不用絲竹管弦伴奏,沒有曲牌,也沒有起板和過門,曲調的高低、節奏的快慢全由演唱者自行掌握,很多時候都是即興演唱。

舊時的「地秧歌」只是圍成圓圈敲打鑼鼓,稱為「搗秧歌」,到現在已經發展成具有鮮明的民間和鄉土特色的文化符號,是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藏族,除夕這天能歌善舞的藏族人民也會舉辦盛大的表演,稱為「跳神會」。

人們穿著豔麗的民族服飾,戴上奇詭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嗩吶等樂器伴奏下,高歌狂舞,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這場群體的狂歡盛會也預示著來年定會風調雨順、無病無災。

「舞春牛」是壯族地區流行的一項春節傳統文藝活動,源於古老的牛圖騰崇拜,以祈求農業豐收,人畜興旺。

舞春牛時,兩人鑽到特製的牛身中去,前者撐牛頭,後彎腰拱背舞動牛身,做役牛犁田狀,伴隨著敲鑼打鼓,還會演唱《恭賀歌》《使牛歌》《慶豐歌》等。

「年節佳境,共樂太平,今夜春牛,登門賀慶 」。

聽了這些有趣的春節民俗,小印頓感「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

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習俗也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但總體來說,習俗所承載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亙古不變的。

快來評論區和小印一起聊聊你們家鄉的民俗吧,如果文中提到的習俗大家有更多了解,也歡迎在評論區給全國各地的朋友們普及哦。

,
同类文章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雖然人們聽說過他們的手,但每個人都真的明白有很多人。手有歷史悠久的歷史,而這個過程的發展過程也更加艱難,對我們進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命運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手掌中有許多線條,這些線條不同。而不同類型的手蛤與它的含義不同。事實上,手的類型非常多。一般來說,我們明白我們必須知道屬於自己的一隻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命運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四川鑲邊這隻手是以相同的方式,而手不同,它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男女的結果也有這樣的手階段也不同。當然,雖然手可以看到我們的命運,但我們將在一生中生命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對於一些更好的人來說,他們很容易賺錢,可能會突然有一天,他們的生活會有意想不到的財富,這種意外的財富可以讓你更好地生活。但是,沒有人能擁有如此美好的生活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改變他們的手,因為我們的手會改變,這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我們的一隻手會改變。這隻手代表著我們一天的命運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我相信大多數人沒有仔細理解握手,但每個人都必須聽到它,但手有一個漫長的歷史,但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事實上,注意你的手。好處,因為它代表著我們的命運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臉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它看到一個人的命運。許多人對自己的命運非常好奇,所以他們會去手和自己的出生和八個角色,看看他們的命運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每個人都可能有一個長的痰液和身體部位的不同位置,而不同地點的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最明顯的是最常見的是人臉上的痣。在我們臉上有很多職位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不同的雙手有不同的財富,有些可能具有平穩的水流,有些可能是粗糙的壽命。在性質中,手相對發展一個人未來的財富。如果一個女人真的有一隻手掌,那麼未來會發生什麼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對於女孩來說,嫁給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們看不到。有些人不能結婚。如果你結婚,他們的婚姻生活不會幸福。人們,人們,你可以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