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的國際節日有哪些(這個雙十一外媒驚嘆)
2023-10-20 02:01:56 5
來源:海外網
「衝啊,尾款人!」在介紹2020年中國「雙十一」盛況時,英國廣播公司(BBC)注意到,這一新興詞彙一度成為中國社交媒體平臺微博的熱門話題。數據顯示,11月1日至11日0點30分,2020年天貓雙十一全球狂歡季實時成交額突破3723億。據悉,今年天貓「雙十一」預計吸引超過8億消費者、25萬品牌、500萬商家,是覆蓋面最廣、參與度最高的一屆。
受疫情影響,世界經濟持續低迷,中國電商界的大考「雙十一」成為全世界關注焦點。新加坡《聯合早報》注意到,阿里巴巴一改往年單天開賣的節奏,將「雙十一」從狂歡節升級為狂歡季。美聯社發現,與美國的「黑色星期五」不同,中國的「雙十一」將購物與社交性娛樂相結合,開創「娛樂購物」新模式。經濟學人智庫則表示,預計在雙十一購物節的支持下,中國的零售銷售將在今年的最後三個月恢復穩定。
「在中國,購物成為了一種趨勢」
與往年相比,今年中國電商「雙十一」購物節的活動時間、參與規則售賣形式等方面都有不小改變。
美聯社注意到,電商平臺延長了購物節的時間。中國最大的兩家電商公司阿里巴巴和京東都從10月21日起就開始打折,在購物節開始前的幾個小時,一些打折的品牌與商家都迎來了上億元人民幣的預售訂單。
據天貓方面介紹,今年「雙十一」首度從狂歡節升級為狂歡季,在11月11日消費高潮來臨之前,天貓雙11還在1到3號安排了「搶先購」售賣期。新節奏下,預售商品在11月1號就可以支付尾款,消費者不會因為時間太緊而錯過搶購,也減輕了物流壓力。
今年10月31日晚,「衝啊,尾款人!」衝上微博熱門話題,對於這種「提前支付定金鎖定商品再支付尾款」的新模式,BBC分析認為,網購平臺可以藉此實現延長預售期、拆分付款以刺激消費欲的目標,提高最終成交額。
近年來,隨著線上購物節日益壯大,新模式大量湧現。美聯社發現,與美國的「黑色星期五」不同,中國的「雙十一」將購物與社交性娛樂相結合,對消費者更具吸引力,開創「娛樂購物」新模式。電商平臺上還推出一些小遊戲吸引消費者,可以拿到更多優惠。
諮詢機構Forrester 的高級分析師王曉豐表示,由於疫情緣故,許多品牌與零售商為了營收,都大力投資電商和直播,這一趨勢在今年雙十一更加顯現。
「在中國,購物成為了一種趨勢。」CNBC指出,直播帶貨的興起也讓希望在中國發展的商業品牌看到了商機。市場研究機構Coresight Research預計,中國的直播業務今年將帶來約1250億美元的銷售額,高於2019年的630億美元。而在這一領域,美國市場的銷售額僅為50億美元左右。
「中國零售業已基本恢復」
30分鐘破3000億,「尾款人」的「購物車」都裝了啥?
法新社稱,隨著商家開啟打折促銷模式,消費者紛紛「剁手」,從食品、電子產品到美容產品,都不放過。美聯社則分析稱,由於受到新冠疫情和旅行限制,許多中國遊客無法出國旅行,中國消費者將在進口產品和國外奢侈品牌上花更多錢。BBC還預計,維生素、空氣淨化器等健康產品有望躋身最暢銷產品的行列。美容產品、運動服裝會繼續暢銷。
法新社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阿里巴巴機器人智能倉庫中分揀包裹的視頻畫面。
700多架包機、3000多艘長途貨船、1萬多個移動儲物櫃......為了探尋中國驚人購買力的真相,BBC梳理了阿里巴巴旗下的物流企業菜鳥的一系列數據。「被疫情壓抑的消費需求有望讓今年的雙十一創下新紀錄,由於出國購物不便,奢侈品牌網購銷量也有望得到提振。」
作為中國消費的晴雨表,今年「雙十一」被視為觀察大流行後市場情緒的重要窗口。經過今年早前的「封城」,中國的購買力正在反彈。
諮詢公司奧緯諮詢(Oliver Wyman)的一項調查顯示,86%的中國消費者願意在雙十一花費的金額與去年相同或者更高。安永大中華區顧客與競爭策略主管沈爍(Sean Shen)表示,過去六個月,富裕家庭實際上消費更多,尤其在奢侈品上,因為國際旅行限制,這類商品的購買量呈上揚趨勢。
「作為中國消費領域現狀的重要指南,今年的雙十一活動在全球範圍內都受到密切關注,對於世界經濟的未來也至關重要。」法新社認為,中國購物大軍十多年來,不斷掀起消費狂潮,貢獻出巨額成交金。今年也不例外。
諮詢公司Bain&Company亞太區零售業務負責人梅蘭妮•桑德斯(Melanie Sanders)表示,「雙十一」最初主要關注美容產品和電子產等商品的銷售,但精通數字的中國人傾向於選擇更加方便的網購方式,中國的電子商務不斷擴展,涵蓋包括食品、雜貨在內幾乎所有消費者可能購買的商品。在桑德斯看來,「中國的零售業現在基本上已經恢復到去年的水平。」
中國市場助力各國企業「回血」
淘寶天貓總裁蔣凡此前在雙十一新聞發布會上稱,今年全球都很關注中國內需消費的形勢,作為疫情之後的第一次雙十一,天貓將帶來全年最大的內需爆發。
「當世界大部分地方還在飽受新冠疫情困擾時,中國成了全球唯一的主要增長引擎。」在《華盛頓郵報》看來,雙十一不僅是中國的節日,更是世界的節日。今年「雙十一」不同於往年,各國企業希望中國消費者幫它們「回血」。
據悉,在11月1日開始的前111分鐘內,耐克、蘋果等100個品牌成交額突破1億元。雅詩蘭黛天貓旗艦店成為首個銷售額突破10億元的俱樂部旗艦店。彭博社稱,國外消費品牌也在依賴阿里巴巴進入中國消費市場,鑑於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大多數經濟體正在與新冠肺炎作鬥爭,謀求經濟復甦,因此今年外國消費品牌想要在中國消費市場佔據一席之地的願望更加強烈。
經濟學人智庫表示,預計在雙十一購物節的支持下,中國的零售銷售將在今年的最後三個月恢復穩定。「中國先於其他主要經濟體從大流行中復甦,這也有助於提升消費者的信心。」《日本經濟新聞》也表示,今年的「雙十一」銷售額預計比去年還高,日本等國家也有更多店鋪參加活動,持續從疫情中恢復的中國市場的存在感預計進一步增強。
中國先於其他主要經濟體從大流行中復甦的經驗,也引發輿論不少反思。香港《南華早報》發文稱,中國用「雙十一」告訴世界,在疫情早期做好有效治理,可以帶來經濟「V型」回復,而不是凌亂的「W型」,後者可能會在明年持續困擾西方的許多經濟體。(文/老度)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