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西亞軟籽石榴有幾種顏色(突尼西亞石榴說好的軟籽呢)
2023-10-20 06:15:39 1
這是什麼石榴?個挺大,籽很小還咬不動小朋友雙節前去西安療養,正是石榴成熟時。他找到一個種植園,自己一個個挑著,給我摘了2箱子。也沒告訴我,等到我收到了,搞不清誰發的。晚上聊起來才知道是他,聽了好舒心,一輩子都想著別人,被關心的感覺原來很舒適。
感動歸感動,兩箱石榴曾想著扔掉,根本吃不動。看著外形大又圓,剝開一個,籽粒小還不說,味道酸頭大,不是甜中帶酸。常規吃法無法進行,石榴籽咬不動,粒小汁水少,確定不是突尼西亞軟籽石榴。到底是什麼石榴呢?
由此想到經常有人吃到「假石榴」的說法,不是空穴來風,遂帶出本文話題:鼎鼎大名的突尼西亞軟籽石榴,一斤的價錢要買幾斤普通石榴,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的?突尼西亞石榴、突尼西亞軟籽石榴和河陰石榴有什麼區別?跟大家分享石榴的來歷,順帶著對一些傳奇說法作以釐清,就當飯後茶語消遣,開心之際落點見識。
正宗品種:河南鄭州滎陽「河陰軟籽石榴」的來歷頭幾天他給我提起這件事,說他要到西安療養一段,趕上過節,想著給我發點什麼。我說千萬別,你在那裡人生地不熟,別到處瞎逛。西安肉夾饃就著葫蘆頭好吃,又不能寄,你去回民街替我吃了就好。聽到這個他說馬上,叫幾個戰友一起去,西安傳統小吃不比開封少。
二天他說突尼西亞軟籽石榴熟了,這裡的不錯,給你發點吧。我說不用,軟籽石榴大本營在這裡,滎陽的河陰石榴是我國軟籽石榴的祖宗。2000多年前,漢朝使者張騫從西域帶回來的。沒考證過當時國內有沒有石榴,有幾個品種,反正張騫帶回的是軟籽石榴。或許是長安地區寶貝多,這石榴就沒往長安周邊的地裡栽種,被安排到京畿門戶虎牢關所在地,河陰(今滎陽)的劉溝落地生根。
這段歷史,歷代都有正文記載,比較早的是西晉張華編撰的、我國第一部博物學著作《博物志》,裡面有詳細記載:
漢張騫使西域,得塗林安石國榴種以歸。
張華是西晉的宰相,他說的意思是漢朝使臣張騫,去我國西邊的國家訪問,帶回了石榴產地安國和石國的石榴種苗。西晉時的安國石國,是漢時大宛國分裂的小國。「塗林」意為石榴產地,在大宛國的「塔什幹」。塔什幹譯為「石」,所以有石國,「石榴」名字含義是「安國和石國的榴」。引進時簡稱「安石榴」,而不是後來的「石榴」。
河陰軟籽石榴的好名聲
先說張騫帶回後的安石榴種在哪裡。清朝康熙三十年(1692)《河陰縣誌》,也就是清代的滎陽縣誌記載:
石榴峪去縣西北二十裡,漢張騫出使西域得塗林安石榴歸植於此。河陰石榴味甘而色紅,且巨,由其種異也,有一株盈抱者,相傳為張騫時故物。
大意是張騫帶回的石榴樹栽種在河陰劉溝,因為是歷朝皇家貢品,劉溝叫成了石榴峪。這石榴又大又紅又甜,尤其是外來的品種,長相奇異。其中一棵樹一人抱不過來,傳說是當初張騫親自栽種的。
《河陰縣誌》還有細節描述:
「河陰石榴名三十八子蓋一房」,「渣殊軟子稀而大且甘」,「土產石榴,自古著名。」
用現代話說,河陰石榴粒很大,一個石榴裡只有36顆。可以嚼著吃而且果渣極軟,籽粒很少,又大又甜。後來就成了當地特產,自古很有名氣。以至於元朝的農學著作《農書》裡有肯定:
石榴「以中原河陰者最佳。」
至今仍以滎陽市的劉溝為原產地,年產10萬公斤左右。有著「中原名果」、「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和「無公害農產品」等榮譽。
「突尼西亞石榴」不是「突尼西亞軟籽石榴」
話說1986年突尼西亞國與我國建立外交關係,不知什麼原因,送我們6棵石榴樹苗。這個石榴特點是個很大,能大到1100多克,2斤多。皮薄果粒鮮紅,成熟了就我手中的這種顏色。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軟籽,據分析應該是硬籽,否則不會安排在河陰石榴基地栽種。目的就一個,把它的硬籽改變成河陰石榴的軟籽。
突尼西亞石榴在河南石榴基地期間,經過河南省林木種苗機構的精心培育,用了16年的時間,終於完成品種改造,在2002年以「突尼西亞軟籽石榴」的品名正式對外公布。證明一個事實,突尼西亞石榴的個大籽多、生長適應性廣的特點,結合了河陰石榴的軟籽,成為個大甜蜜軟籽石榴品種。大白話說,突尼西亞軟籽石榴,就是兩種石榴的孩子,並且吸收了父母的長處。
不過在市場的影響下,價格高位的突尼西亞軟籽石榴種苗成了搶手貨,各地都在大面積種植。以至於種苗奇缺,必然的有魚龍混珠,假冒樹苗難避免。我得到的這石榴,可以確定不是突尼西亞石榴,也不是突尼西亞軟籽石榴,更不是河陰石榴。直接的證據是外形完全是突尼西亞石榴,裡面不是突尼西亞軟籽石榴。經考證是臨潼石榴,跟河陰石榴有點歷史淵源關係,但不是軟籽。
「假軟籽」石榴怎麼辦我的腦子笨,想不到好辦法處理這兩件「假貨」,放在那擱住了。前天想起來,打開一看壞了幾個,就想著全部扔掉。提起來時掃眼看到破壁機,激靈一下,想著反正扔也是扔,何不試試打汁能喝不。平時隔兩天做一次豆腐,打汁濾漿輕車熟路。拿了兩個石榴,把石榴籽剝了出來,倒入破壁機,1:1加入涼開水,1.5分鐘成漿。然后土布過濾成汁,居然呈少女粉紅色,嘗一口停不住。
第二次打汁有了經驗,從石榴花嘴處,刀削去花嘴露出籽粒,再用刀順著外皮,從上到下劃6-8道口子,然後掰開去掉籽粒。
涼開水不能加多,石榴籽一半多就可以,選果汁鍵,既定的時間1.5分鐘。打的汁倒進土布裡,四角掂起來抖抖擠擠,器皿裡的汁就可直接喝了。
這樣打出來的石榴汁,因為有石榴籽的成分,味道比純果汁豐富很多,當然營養也多了。注意一點,當時打汁,2小時之內喝完,否則可能會變質。喜歡養花種菜的,可以順帶著把石榴皮也破壁了,漚熟了是很好的有機肥料。
我這就是,不說菜長得多好,園土都成蚯蚓養殖場了。這樣的生長小環境,蔬菜自然綠色安全,吃著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