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羯座流星雨具體時間(摩羯座的時間)
2023-10-09 15:44:37 1
據說7月28日的摩羯座流星雨幾點?在哪裡看?
南寶瓶座流星雨,7月12日至8月19日為活躍期,7月28日流星雨達到極盛,每小時最大天頂流量達到20(指在理想條件下,每小時天空出現的流星數是20顆),輻射點靠近寶瓶座。
摩羯座流星雨,活躍期為7月3日至8 月15日,7月30日11時該流星雨達到極大。輻射點在摩羯座附近。每小時最大天頂流量為4。極盛期持續數天,火流星比例大,速度較慢。
雖然這兩場流星雨都不是很強,不過7月底8月初還有其他一些流星雨同時出現,此時月亮對其基本沒有影響,因此是觀測流星的好機會。
7月30日凌晨有哪兩場流星雨?
7月30日凌晨有寶瓶座Delta流星雨和摩羯座Alpha流星雨。
7月30日,一場寶瓶座Delta流星雨將達到極大,這是一年中輻射點位於寶瓶座的第二場流星雨,適合當天後半夜觀測。
雖然寶瓶座δ南流星雨的流星數不算多,但同時還有反向流星雨、摩羯座α流星雨、南魚座流星雨等其他幾個流星雨也在活躍期,所以可看到的流星數會相應有所增加。
摩羯座Alpha流星雨活躍期在每年7月3日至8月15日,7月30日左右達到極大值。在這段時間內,當位於摩羯座天區內的輻射點高於地平線時,人們將有機會欣賞到流星雨。
擴展資料
觀測流星雨的方法:
觀測流星雨首先要熟悉星空,認識流星雨輻射點周圍的星座及主要星名,還要準備好星圖、記錄表、筆、小手電筒(用紅布或紅紙包住)及校對好的鐘表等必備用品及座椅、衣服等防寒防露物件。
觀測流星雨還可以進行拍攝流星雨的美好景象,攝影時需使用一架帶有B門的照相機以及感光度較高的底片。
具體拍攝方法是:將照相機固定在一個穩定的三腳架上,將鏡頭焦距設置無窮遠,光圈開到最大,然後對準選擇好的天區,就可以開始曝光了,每次曝光時間一般短於5 min。
摩羯座流星雨在什麼時候
每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
19年7月摩羯座流星雨會在什麼時候?
摩羯座流星雨,活躍期在7月3日至8月15日,7月30日該流星雨將達到極大。與南寶瓶座流星雨相比,摩羯座流星雨極盛期將持續數天,極盛時輻射點的坐標為赤經307°(20時28分)、赤緯-10°。
這兩個星座流星雨的最佳觀測時間為流星雨極盛的當天21時到次日零時,其他時間不適合肉眼觀看。
十二星座的流星雨是幾月幾日
天秤座流星雨7月5日
十二星座流星雨什麼時候出現?雙魚座流星雨什麼時候出現啊?
彗星每次回歸太陽附近時都會在太陽風的作用下剝離出一些物質散落在太空中,當地球和這些物質相遇時,就會看到有流星呈輻射狀出現。這就叫流星雨。流星雨並不是象想像的那樣如同下雨一般,只要流星都是從一個輻射點出來的,就可以認為是流星雨。每年可稱為流星雨的有近40個,每年比較大一些的流星雨有1月4日前後的象限儀流星雨、4月22日前後的天琴座流星雨、8月13-14日的英仙座流星雨、11月17-18日的獅子座流星雨和12月14日前後的雙子座流星雨。
雙魚座流星雨 活動範圍 :9月1日-30日; 極大時間 :9月19日 (太陽平黃經177°); ZHR = 3; 輻射點 :赤經 = 005°,赤緯 = -01°;輻射點漂移:見表6; 速度 = 26 千米/秒;
這個經常被當作「九月的精華」的群,如果同這個月中的其他群一樣,非常的缺乏觀測。看來它的輻射點非常彌散,而且通過一些數據我們確認它具有雙輻射點。
19世紀僅有兩個該群的觀測數據,觀測者均為威廉·丹寧(William F.Denning),他分別在1879年和1885年觀測到它,輻射點分別位於赤經1度,赤緯-5度和赤經4度,,赤緯-2度。
卡儂·霍夫梅斯特(Cuno Hoffmeister)第一個正式觀測到它。在分析了德國觀測者在1908年和1938年的觀測數據之後,他指出了這個群在8月16日到10月8日之間活動,極大出現在9月12日,以及29日的次極大,輻射點位於赤經0度,赤緯+4度。霍夫梅斯特描述這個群非常弱,同時也將這個群區分成兩個輻射點。霍夫梅斯特沒有對他的南群和北群給出精確的描述,他只給出了一張表格。在這之中,29日的次極大到底是北群或者是聯合的產物無法得到證實。
照相術在1890年以後就被引入到流星研究中,但最為著名的應當屬1952-1954年進行的哈佛流星計劃,其中包括超過2500顆流星的軌道,為未來流星研究提供了龐大的資料庫。1971年,貝蒂爾-安德斯·林布拉(Bertil-Anders Lindblad)進行了一項研究,希望能找出那些活躍流星群的軌道。
林布拉找到了兩個群,他稱之為「雙魚座流星雨」,並編號為「31」和「92」。92號活動時間很長,從8月31日延續到11月2日,輻射點位於赤經10度,赤緯+6度,不過這個群的軌道和霍夫梅斯特的雙魚相去甚遠,但是升交點就有21度的差別,近日距差別更達0.12AU。31號是一個更好的候選者——雖然它比霍夫梅斯特的雙魚要後一些,過節點10月13日,輻射點位於赤經26度,赤緯+14度。
1973年,林布拉和庫克(Allan F.Cook)等人對1971年的文獻進行了重新研究,一個重大發現是92號中的大部分流星其實屬於11月的仙女座流星雨,因此實際上的92號被確認是雙魚座流星雨的南支。但儘管如此,92號的真實性仍然有疑點。
1971年的92號有33顆成員,但在1973年排除了仙女座流星雨之後只剩下14顆。但美國的克羅(G.Kronk)認為剩下的14顆流星近日點和近日點黃經差別很大,具有各個不同流星群的軌道特徵,他認為這個所謂的92號事實上是南金牛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等的混合體。利用克羅的理論,南雙魚實際上由兩個不同的群組成(其中一個是十月鯨魚座流星雨),而且都不是霍夫梅斯特所提到過的,當然哈佛流星計劃中也沒有拍到了。
在瑟卡尼納(Z.Sekanina)的兩次無線電流星計劃中,雙魚座流星雨都佔有重要地位。在1961-1965年進行的第一次觀測中,活動時間為8月14日-10月4日,過節點時間為9月10.7日(太陽黃經167.6度),此時輻射點位於赤經359.8度,赤緯+3.4度,這和霍夫梅斯特的很接近;1968-1969年的活動時間為8月12日-10月7日,過節點時間為9月16.1日(太陽黃經172.8度),此時輻射點位於赤經8.5度,赤緯+6.9度。
瑟卡尼納的雷達數據看來那個全年流星雨在9月初於雙魚座區域達到極大,而且也沒有第二群存在的可能。但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觀測有少許不同,這應該是由於彌散的流星物質造成的。
西澳流星組織在主席傑夫·伍德(Jeff Wood)的帶領下進行了很有成效的觀測。1979年儘管有滿月影響,他們仍然觀測到ZHR達1.32+/-0.22,出現在9月23日,輻射點位於赤經10度,赤緯+11度。1980年9月10-12日,極大出現在11日達1.24+/-0.26,輻射點位於赤經4度,赤緯+9度。1980年的數據分開為北群和南群,南群在9月11-27日觀測到,ZHR達2.08+/-0.20,而北群在10月5-16日觀測到,ZHR達2.94+/-0.25,兩個輻射點之間有25度左右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