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最新大學生暑假綜合實踐活動總結

2023-10-09 09:45:24

  將社會實踐融入大學生涯規劃教育,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的理念。下面是整理提供的暑假社會實踐活動總結,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學生暑假綜合實踐活動總結一

  年7月8日我們興義民族師範學院春暉社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組一行15人來到普安縣雪浦鄉博上村,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為期3天的社會實踐活動。這次活動的主題是「飲水思源,反哺故土,深入了解家鄉」。在博上村的3天中,我們經歷了一次有意義的、難忘的暑期「三下鄉」之旅。

  7月8日上午,我們一行15人坐上汽車奔赴目的地普安縣雪浦鄉博上村。到達博上村的第二天,我們正式開始了工作。一大早,我們15人分為兩組,一組向玉米地出發,另一組向煙地出發,活動內容都是除草。在當地,我們了解到,由於這裡地勢較為不平,多山地,石漠化嚴重,水資源缺乏,土質不好,所以導致這裡主要農作物是玉米,而且每家每戶種植面積狹小,雖有烤菸種植,但也很少。無論在玉米地的同學還是在烤菸地的同學,大家都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髒,積極認真地把地裡的雜草給除了。。

  此次我們下地除草,親身體驗了廣大農民的辛勤與不易,同時,我們還了解到當地農業技術還存在一定的落後性。此次體驗,培養了我們大學生艱苦奮鬥,能吃苦耐勞的精神。通過這次的勞作,我們會更加珍惜以及利用我們良好的學習環境,努力學習,將這種能吃苦耐勞的精神利用在學習中;尊重每一個辛勤的農民,儘可能的將我們知道的先進的農業知識傳授給他們,改進他們農業生產技術。

  下午,我們同樣分了三組對當地的醫院、學校、農戶進行走訪調查。

  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整個博上村就一家私立門診,至今已開7年了,診內只有最基本的醫療物品,也只能治療一般的感冒,急救設備欠缺,沒有住院部,村民就只打針,打點滴,如遇到較嚴重的疾病就必須進鎮醫院。據該門診張大夫介紹,該門診有兩個醫務人員,一般情況下,門診開門周一至周六,村裡幾個寨的村民,約500戶人家,4000多人,生病都在這裡就診,有的村民家離診所大概有一兩小時的路程,加上山路崎嶇,交通閉塞,就只能步行來看病,情況十分艱苦。由於整個博上村只有一家門診,有時一天就診人數高達30人,一般常見病例就是感冒、拉肚子,而且他們也會定期下寨給村民注射疫苗。張大夫還說,根據目前我國農村**********醫療制度,只要辦理了合醫的村民,就能報銷70%的醫療費,而且村中五保戶、特困戶、重點優撫對象由政府出錢給他們辦理。

  在博上村,我們了解到該村就一所小學,名叫博上小學,目前就讀人數約700人,三、六年級一個班,其餘年級一個班,某些班學生甚至多達90人,據校長透露,該小學只有15名教師,師資力量十分薄弱。而且,學校一至六年級都沒開英語課程,從某些方面來說,教學質量相對來說還很落後。在我們對學校的參觀下,我們發現博上小學體育器材、教學硬體設施等十分缺乏。

  在對博上村醫療、教育的參觀調查下,我們得出如下結論:醫療設施,設備簡陋,落後,欠缺;醫療技術有限,村民治病難;學校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質量較低,體育設備、教學硬體設施缺乏等。

  7月10日誌11日,我們分為兩組對博上村馬坎,鐵廠,黃家橋村民進行走訪調查,了解當地一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的生活情況,以及當地村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潘廷先,男,69歲,博上村馬坎寨村民,五保戶,一人生活,特別貧困,家徒四壁,家中基本生活用具都缺乏,與豬牛居住在一起,睡在樓板幾件破爛的衣物上,水電不通,生活幾乎由政府補助,每季度300元,大米每月30斤,一年一床被子,溫飽問題都還存在問題。

  譚瑤瑤,男,11歲,就讀於博上小學四年級,有一弟一妹,父親被勞改後母親拋下兄妹三人獨自離去,至今未回。現跟著奶奶一人生活,家中沒任何經濟來源,生活十分困難,由於家離學校單程需要一個半小時的路程,從早上去上學到下午放學幾乎沒吃飯,餓著肚子上課。

  在馬坎,我們向當地村民了解到他們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交通,在這裡,一條凹凸不平的石子路共通鐵廠、馬坎、黃家橋三寨,總長5公裡,三寨500多人就共用這條石子路。某些路段石塊大而多,雨天路易滑,基本無法通車。

  我們知道一個地區經濟的發展必須靠交通來帶動,交通不暢、閉塞,就會嚴重阻礙當地的經濟發展,所以馬坎的交通現在在當地村民的心中就是一大憂患。

  在走訪的過程中,我們還向當地村民宣傳了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識,其中包括防範未成年人犯罪,民事糾紛的解決,以及禁毒知識的宣傳,增加他們對法律的了解,知法懂法,利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此次為期三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們15人一起同甘共苦,一起體驗生活,一起走訪調查,共同解決問題,我們學會了團隊協作精神的重要性,提高了我們的分析解決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以及磨練了我們的意志,能吃苦耐勞的精神。其次,我們旨在深入貫徹「三下鄉」的活動宗旨,及「春暉行動」的意義,積極響應「飲水思源,反哺故土,深入了解家鄉」的口號。在對博上村的走訪調查中以及我們一行15人對農民生活的體驗,我們認識到在中國農村常見的情況:經濟發展的落後,教育質量的薄弱,醫療條件的缺乏,交通的閉塞······都需要日後我們大學生積極回到家鄉,服務家鄉,奉獻家鄉,積極為家鄉的發展籌劃貢獻自己的一己之力

  大學生暑假綜合實踐活動總結二

  傳承文明,是意氣風發的我們;播撒智慧,是揮斥方遒的我們。會計學系同學在暑假期間組織了七名同學進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接觸社會,接受磨鍊.其必要性和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一、實踐目的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目的旨在引導和激勵廣大青年學生系統了解黨的光輝歷史,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堅定永遠跟黨走的理想信念,積極投身於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偉大實踐。培養大學生的社會交流能力與實踐動手能力。我們的這次社會實踐是要當代的大學生了解黨的歷史,黨的進程,深入農村,關心農民生活。

  二、實踐內容

  圍繞我系「深入農村、關愛留守兒童、紅色之旅」這個主題,河南工程學院會計學系的七名同學來到三門峽市澠池縣開始我們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7月9日我系的師生和澠池縣團委領導一起啟動了此次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7月10日,河南工程學院會計學系師生攜同澠池縣團委領導來到澠池縣坡頭村,開展了「關注留守兒童」社會調研活動。坡頭村位於三門峽市澠池縣天池鎮,由於近年來外出務工人員不斷增多,該村有著二十餘名留守兒童。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為這些留守兒童帶去了生活用品、學習用品以及一些營養品。在和這些留守兒童歡快的交談中的得知,大部分留守兒童都很渴望學習,積極向上,希望自己以後能夠考上名牌大學,為國家做貢獻,也有些留守兒童只是希望自己能和父母一起生活,有個溫暖的家。我們一行人都為這些兒童積極的心態所感動,最後大家都祝願他們能好好學習,為自己的大學夢而奮鬥。與此同時我們實踐團還和家中的老人進行了交談,了解了一些家庭生活情況和收入情況。

  7月11日,我們準備去看望優秀青年趙仁偉。在此之前我們都上網了解了一下他的情況,並且大家都想好了幾個有意義的問題要和這位身殘卻志堅的大哥哥一同討論。趙仁偉,原是航空管理學院的一名大學生,後來在幹農活時,不慎從樓上摔下,脖子以下癱瘓。可是他並未因此一直消沉下去,他戰勝了自己,用牙咬著筷子打字,並從事了文學創作,有近七八千萬的文章在不同雜誌、報刊上出版。

  7月12日上午,我們實踐團先是來到了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已故國家主席劉少奇同志的故居進行參觀。劉少奇故居位於澠池縣城東關海露大街:舊式的三進「目」字型院落,青瓦頂、木格窗的老式廂房,青磚鋪地,顯得格外清雅、肅穆。廂房裡保存了大量印證歷史的舊圖片,南端的三間正房,便是劉少奇工作、休息過的地方。屋子正中陳列著部分照片、著作和文稿等珍貴文物。臥室陳設極其簡單,木床、木椅、木桌、白色的搪瓷杯和取暖用的火盆。《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就是劉少奇同志在這所普通小院裡醞釀成篇的。就在這簡陋的小院裡,劉少奇白天開會作報告,晚上草擬文稿、處理文件。他密切注視著全國抗日形勢的發展,還領導著華中地區的抗日鬥爭和統戰工作,並經常會見途經澠池去華北、華東、華中各地的革命人士,部署工作。根據劉少奇的建議,在澠池兵站舉辦了兩期黨員幹部訓練班,前後共培訓八十餘人,為豫西黨組織培養了一批骨幹力量。在第一期訓練班上,他親自為學員們講述《中共黨史》,並首次為學員宣講中共黨史上的不朽篇章——《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7月12日下午我們社會實踐團來到了澠池縣博物館進行參觀。澠池博物館的陳列展覽有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主要展出澠池仰韶村遺址三次發掘出土的各種器物,同時也第一次向國內觀眾展示了由瑞典東方博物館提供的1921年瑞典學者安特生先生在澠池仰韶村遺址調查、發掘的照片、發掘記錄等許多珍貴資料。第二部分則展出了河南省境內10個具有代表性的仰韶文化遺址,如三門峽廟底溝、淅川下王崗、鄭州大河村、汝州洪山廟、鄭州西山以及澠池班村等發掘出土的各類器物50餘件,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了河南省境內不同類型的仰韶文化的面貌及特點。在解說員的帶領下,我們仔細參觀了博物館中所陳列的各種器物並且了解了他們的背景及文化。

  三、實踐結果

  大部分留守兒童的家庭經濟都很困難,父母都是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才外出打工掙錢,但是與此同時由於父母一方或者雙方都不在孩子身邊,造成家庭對於孩子管理不周,關心不夠。在去看望留守兒童的過程中,有一家的情況讓實踐團的同學印象深刻。那家的留守小男孩名叫張春亮,才3歲半,是隨著爺爺奶奶一塊生活的。令人心酸的是小男孩的家裡還仍然住著以前的老瓦房,屋子裡只有一個40瓦的燈泡照明。當看到小男孩的腿上被蚊子叮腫的時候我們都很心疼。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小男孩一家人是多麼的其樂融融。小男孩的爺爺非常的感謝我們的到來,尤其是講到這些年村裡對自己家的補助政策時,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爺爺眼中飽含的淚花,這讓我們在場的所有同學心中都為之感動。

  當我們看到積極樂觀的趙仁偉大哥時,心中是充滿了一種敬佩之情。他的堅強、他的樂觀、他的奮鬥,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我們學習。時間可以沉澱一切的傷痛,可是當時間流逝之後,能抓住時間的機遇,做出自己成就的人卻不多。記得趙仁偉大哥說的一句話:「時間久了,人慢慢想得也就多了,想得多了也就看得透了。」這是這樣,他在許多知名的雜誌上發表了很多關於家庭、健康、心理等方面的文章。相信這個優秀青年會時刻影響著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

  聽著講解員生動的講解,看著一件件偉人當年用過的物品,大家無不為革命前輩的光輝業績和偉大精神所感染和震撼。在我們的社會實踐團中,有三個是預備黨員其餘四個是入黨積極分子。而當我們得知《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是在此地由劉少奇同志編撰的時候,我們七個人頓時感覺到黨的莊嚴、肅穆的氣氛。我們在劉少奇故居中看到了黨旗和入黨誓詞,我們實踐團的七個人面對黨旗,再次宣誓。堅定的話語迴繞在少奇同志的故居四周,莊重的表情再次表明我們對黨的忠誠與熱情。

  在離開劉少奇故居之後,我們實踐團在前往澠池縣博物館的途中,遇到了一位學習英語的七旬老人。老人家在擺了一個小書攤,自己則是抱著一本小學三年級的英語課本在忘我的學習。當得知我們是暑期社會實踐的大學生時,老人趕忙上來問了幾個他一直不懂的英語問題。老人還說他學習英語是為了他已出國定居八年的兒子。這令我們很感動,我們圍繞著老人,細心為他講解難題。人活到老學到老,這位老人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值得我們學習。

  對於澠池縣博物館的參觀,我們實踐團的同學了解了仰韶文化的發源以及發展。令我們大家對這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澠池縣充滿了喜愛之情。

  四、實踐總結或體會

  深入農村,讓我們看到了這些留守兒童的現狀。我們希望這些留守的孩子們能夠繼續保持這種狀態,樂觀向上,積極進取。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堅持開展這項活動,與留守兒童手拉手、心連心,幫助那些應當受到幫助的,鼓勵那些需要信心和氣的,挖掘出我們最大的潛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愛留守兒童,讓同學們知道了現在的農村還有很多很多的兒童缺少父母的關愛和呵護,留守的少年兒童正處於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指導和幫助,成長上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呵護與關注,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展的異常。通過了解留守兒童更加堅定學生們以後服務基層的信念,幫助農脫貧致富,減少農村中留守兒童的數量,使他們得到全方面發展。

  紅色之旅,不僅讓我們學習了革命戰爭的歷史,接受了靈魂的洗禮,更重要的是,我們來到聖地,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們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輩的鮮血挾來的。我們將把此次「紅色之旅」所汲取到的精神運用到今後的工作和學習當中。以實際行動,繼承先烈遺志,努力工作,不斷創新,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在這四天的參觀學習以及體驗社會生活中,我們得到了很多寶貴的知識,也見識到自己以前從來沒接觸到的內容。這次的社會實踐,讓我們有著很大的感觸:人的一生中,學校並不是真正的學校,而真正的學校只有一個,那就是社會。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培養和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的,樹立服務社會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在校大學生樹立新觀念、吸收新知識。社會實踐鍛鍊了我們,也培養了我們,通過社會實踐這樣一種形式,使我們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充分地成長。同時,社會實踐也成就了我們,它已成為了我們大學生展現自我的一個舞臺,在這樣的一個舞臺上,我們可以盡情地展現我們青春的姿態和敏捷的才思。社會實踐是一個窗口,通過這個窗口,幫助我們大學生認識了社會,也幫助社會了解了我們這一群充滿理想與朝氣的大學生,終有一天我們將真真正正地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上展現我們的抱負和智慧。

  在此次實踐當中,我們認識到自己在很多方面做的還不足,還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我們實踐團將在以後的實踐中更進一步完善自己。

同类文章

度「慶國慶」主題活動簡報

  金風送爽,天高雲淡,在這個花果飄香的季節裡,我們迎來了祖國母親67歲的生日。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國慶節的活動簡報,希望對你有幫助。  20xx年度「慶國慶」主題活動簡報【篇1】  國慶節即將到來,國慶節前一周,龍山鎮中心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以多種多樣的方式,在教室裡開展了「我為祖國媽媽過生日

重陽節親子登山活動方案

  活動方案對具體將要進行的活動進行書面的計劃,對每個步驟的詳細分析,研究,以確定活動的順利,圓滿進行  重陽節親子登山活動方案【篇一】  活動主題:親子登山  活動時間:20xx年10月9日  活動地點:xx高榜山  活動目標:  1、讓孩子走入大自然,培養孩子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挑戰自我

建國67周年社區慶國慶主題活動簡報

  金秋十月我們迎來了祖國67歲華誕。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社區慶國慶的活動簡報,希望對你有幫助。  第1篇:社區慶國慶主題活動簡報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7周年,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社區內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豐富社區工作人員文化生活,20xx年9月28日,大理市鴛浦社區組織13名工

學校重陽節登山活動方案

  活動方案對具體將要進行的活動進行書面的計劃,對每個步驟的詳細分析,研究,以確定活動的順利,圓滿進行  學校重陽節登山活動方案【篇一】  10月2日是重陽節,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校德育處和少先隊大隊部將開展「念親恩、感親意、抒親情」——重陽節敬老活動。現將有關安排如下:  一、指

向國旗敬禮活動簡報

  在祖國母親即將迎來67歲華誕送上自己的祝福寄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下面請看為大家帶來的20xx年向國旗敬禮活動簡報,希望對你有幫助。  20xx年向國旗敬禮活動簡報【1】  9月26日上午,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7周年到來之際,由濰坊市文明辦、濰坊市教育局、共青團濰坊市委、濰坊市婦聯、濰坊市關

退休教師重陽節活動方案

活動方案對具體將要進行的活動進行書面的計劃,對每個步驟的詳細分析,研究,以確定活動的順利,圓滿進行  退休教師重陽節活動方案【篇一】  九九重陽,是我國傳統的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節日,在重陽節開展關心愛護退休教師活動已成為我校的一個傳統。我們的退休教師是學校的寶貴財富,為全面貫徹胡

小學向國旗敬禮活動簡報精選

  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7周年為契機,採取網上簽名寄語與網下教育實踐相結合方式,積極組織未成年人在網上表達熱愛祖國、祝福祖國的美好心聲。下面來看看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向國旗敬禮的活動簡報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20xx年小學向國旗敬禮活動簡報  9月28日上午八點,海寧市新倉中心小

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主題活動總結【推薦】

  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完成了震驚世界的長徵,開闢了中國革命繼往開來的光明道路,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下面網為大家帶來了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的活動總結,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主題活動總結  長徵是一部「英雄史詩」、是信念不朽的象徵、是不畏艱難險阻的遠徵

社區重陽節活動簡報

  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來到了。你們社區舉辦了哪些活動呢?下面請看為大家帶來的社區重陽節活動簡報,希望對你有幫助。  20xx年社區重陽節活動簡報【一】  20xx年9月10日社區活動之「九九重陽節」正式開啟,在津灣廣場舉辦,此次活動由小朋友們帶領著自己的爺爺、奶奶、姥姥、

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活動總結

  開展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力弘揚長徵精神,傳承紅色基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下面請看為大家帶來的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活動總結,希望對你有幫助。  第1篇: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活動總結  20xx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為紀念這一重大革命歷史事件,北京市陸續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