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活著讀書筆記【精選】
2023-10-09 11:54:14 3
小說《活著》用平靜而緩和的語氣敘述了主人公「福貴」悲劇色彩的一生。小編整理了活著讀書筆記,歡迎欣賞與借鑑。
餘華活著讀書筆記一:
這是關於一個人一生的故事。福貴出生於一個優渥的地主家庭,天性好賭的他輸光了家產,帶著老婆家珍過上了農民生活。母親病重,富貴趕去縣城買藥,被國民黨抓了壯丁,輾轉多地,兩年後終於回到家中。兒子有慶十一歲那年被「抽血」抽死了,女兒鳳霞長大了,因為聾啞,招了個偏頭女婿,生了外孫苦根,女兒卻死於難產。家珍的病終於熬不住,也離他而去,女婿死於一場意外,被水泥板壓死了。就剩福貴和苦根了,不久,苦根也沒了,就剩福貴一個人,把所有的親人都一一埋進土裡。
剛讀完我的心情說不上是震撼,但沉痛總歸是有的。這實在是像父親母親給我講述的來自於有事的記憶。曾經聽過季師哥和盛師哥打過一場模辯,那個時候我覺得回憶是痛苦的,我說,人的一生大抵都是在忍受與煎熬中度過,進而麻木,為那一點點可憐的希望掙扎著。那不是存在於文學作品中的生活,而是真正於我們的時空中經歷著的歷史。
母親為我講述那些一點一滴的時候,我還太小,以為生活本就該是這幅模樣,長大後,當我享受了當年幾乎是不敢想像的生活我才敢去有那麼一點點的反思與質問。過完就像是書中寫的那樣,對於個人的生死,那是真正的無奈,那種沒有辦法,沒有選擇,你只能接著麻木的活下去的那種絕望。我想起奶奶死的時候,我虛歲5歲,還能被媽媽抱在懷裡。我看見我們家圍了好多人,姑姑們手上執香,頭戴白孝低著頭抹眼淚。爺爺在奶奶身上一層層地蓋紅被子,把臉也蒙住了。那個時候我就在想,奶奶不熱嗎,悶著多難受啊,然後就開來了一輛客車,大人們竟然把奶奶塞在車子後面一個長長的箱子裡,我竟然一瞬間懼怕起那箱子裡的黑暗,奶奶為什麼還是睡著呢。
我再也沒見過奶奶了。我終於明白了死亡,原來奶奶再也不會回到我的生活中了。奶奶走的時候是53歲,她的黑髮還根根硬朗分明,精瘦而蒼黃的面頰上如斧鑿刀刻一般的紋路也還清晰,步履倒一直是蹣跚的,更小一點的時候她就拖著那條坡腿滿村子喚我的名字,看不著了就叫,一聲一聲,帶著熟悉且心安的節奏。真是奇怪,我那時那麼小,到現在為止卻依舊記得清楚,奶奶快死時面目的頹喪,葬禮上大家的表情細節,說過的話。爸爸沒有哭,一點點痛苦的痕跡我也沒有看到,只是見他沉默,我看見那樣的爸爸,我也以為其實沒有發生什麼事。
奶奶的一生走完了,留下了什麼呢,三個小孩?那堆拿去一起燒掉的衣服?我的追思?奶奶屬猴爺爺屬雞,他們結婚那一年爺爺20歲。奶奶的爸爸媽媽生了兄弟姐妹14個,最後只有奶奶一個人活下來了,這個女兒21歲那一年,他們把她嫁了出去,一戶完全的陌生的人家當中去。爺爺算是個有本事的,年輕時在外面包了個山頭,倒賣木材,有一輛自己的拖拉機,算是頂漲臉面的物什了。可惜爺爺風流,到手的錢除去抽菸喝酒,就全到了其它女人的褲兜裡。
爸爸告訴我,大姑姑是真的吃過苦的,才十幾歲出頭的年紀,已經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了。那個時候家家戶戶吃飯燒柴,近一點的山頭全都被砍得光禿禿的了想要打柴那得天亮之前越過好幾個山頭,匆匆砍好,一捆大概百十斤,背著就往集市上趕。那時候出一趟山可不容易,翻山坐船,誇張點,大概也算得上是跋山涉水了吧。我在家裡的舊房子裡看見了好幾個又大又舊的木箱子,爺爺說那是以前放稻穀的,一年到頭,一家老小的口糧全指著那兩口大箱子裡的穀米。不夠吃怎麼辦,我問。哪能像現在這樣幸福呢,頓頓都吃得上白米飯,芋頭,番薯,玉米,白米飯算是頂奢侈的享受了。
大概是熬過來了吧,福貴在為家裡所有人送葬之後,終於輕鬆著等死了。物是人非,福貴還記不記得最開始的美好呢?
「早上幾年的時候,家珍還是一個女學生。那時候城裡有夜校了,家珍穿著月白色的旗袍,提著一盞小煤油燈,和幾個女伴去上學。我是在拐彎處看到她,她一扭一扭地走過來,高跟鞋敲在石板路上,滴滴答答像是在下雨,我的眼睛都看的不會動了。家珍那時候長得可真漂亮,頭髮齊齊地掛到耳根,走去時旗袍在腰上一皺一皺,我當時就在心裡想,我要她做我的女人。「
這是我看完一本書來,唯一的美好。那樣的日子,過不下去也得過。活著,本就不是一件易事。那麼如今的我們,對這世界,又何以再多指責。
餘華在自序中這樣說:
「作家要表達與之朝夕相處的現實,他常常會感到難以承受,蜂擁而來的真實幾乎在訴說著醜惡和陰險,怪就怪在這裡,為什麼醜惡的事物總是在身邊,而美好的事物卻遠在海角。換句話說,人的友愛和同情往往只是作為情緒來到,而相反的事實則是伸手便可觸及。正像是以為詩人所表達的:人類無法承受太多真實。
而我覺得,現在略微有些不同,那些觸目驚心的現實仍舊是在,但是金錢與物慾給它披上了一層華美的外衣,粉飾著太平。我知道真相的時候還太小,以為生活本身就應該是如此,後來發現其實不是,大概追尋的意義就是把生活儘量改變成你想要的模樣吧。但這很難。
餘華活著讀書筆記二:
這就是一個在中國從抗戰時期到文化大革命之後的這段時間裡,中國典型的農民一生的縮影,他們經歷了戰爭、饑荒、天災、人禍,無數我們這代人看來無法承受的痛苦。直到親人一個個都離開福貴而去,他還堅強的活著,不為什麼,只為活著。福貴的一生,起初一切安然,後來卻陷入墨水一般濃稠的黑暗裡,每次都像是有了希望,卻又會轉瞬即逝。兒子的死、女兒的難產、妻子的疾病、女婿的意外、外孫的離世,他一一經歷了最親近的人的離去,最後老人便只能獨自生活了十幾年,直到他與遊客訴說了他的故事,沒有抱怨,沒有憤恨,卻只是娓娓道來,淡然,平和。他接受了上天的給予他的一切,痛苦和快樂。依然平靜的活著。
不能不說讀這部小說實在是一個歷練,作者冷酷的文字卻勾畫出一幅史#from《活著》讀書筆記2篇來自學優網http://www.gkstk.com/end#詩般的畫面,我的腦海裡一直在放電影,好像是無聲的,卻又好像是直接將字幕打在你的心裡。可以說,福貴這一生經歷的任何一次小小的苦難要是放在我身上我都會覺得天塌下來一般,簡直是無法承受。但是人家依然活著,最終成為了一個飽經風霜卻安靜平和的老者,要問他為什麼能這麼堅強,我估計他也不會知道,也從來沒有想過。中國幾千年來千千萬萬的窮苦大眾就是這麼活的,只要有飯吃,全家人天天在一起,皇帝不徵兵,地主不敲詐,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天大的幸福,自己眼中老婆總是最好的老婆,兒女總是最好的兒女,簡簡單單的就這麼一輩子。
這使我想起了人類生存的目的,從本質上講,20世紀之前的中國農民生存狀態就幾乎是生命本質的狀態,和其他動物一樣,生存和繁衍,可以說是處於和大自然和諧共存的一種狀態下。但是後來我們改造自然越來越多,創造出巨大的財富,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卻打破了人類和自然的平衡。其實我在想:我們犧牲自然創造這麼多的物質財富真正有意義嗎?我們變得比以前更快樂了嗎?我們的道德水準,思想水平,文明程度提高了嗎?其實自然如果要毀滅人類很簡單很簡單,人類能存在於地球上繁衍進化十幾萬年就是一個各方面的一個巧合,只要當時生命創造時的任何一個條件改變一點點,我們就不會存在。也許在我們之前,世界上存在過很多文明,只是最後都毀滅了,所以我們不知道。也許別人早就進化出了更高的文明,有著更先進的科學技術,我們也不知道。在宇宙的時間軸上,我們的公元紀年就是一個點,沒有時間上的意義。也許多少年後,大自然只要動用一根寒毛就能將整個人類文明徹底顛覆,而我們將無能為力,甚至事先不能得到任何警告,後來也不會有人知道我們曾經來過這片土地,也創造過如此的繁華。我不禁又想起了克拉克《與拉瑪相會》那本書,說真的,大家不知道拉瑪是什麼,從哪兒來,來太陽系幹什麼,又將要去哪裡。她有著自己的規律,只是我們不知道。人類可以登錄她,可以研究她,窺探她,她是她始終按照自己的路線在走。而人類就是完全的一個客觀存在,對她毫無影響,只要你不以卵擊石,她不會傷害你,但是如果你擋在了她的路上,她也會毫無顧忌冷漠為什麼,因為她根本看不到你。自然也是這樣,我相信宇宙也是這樣,也許宇宙的終極奧義就是沒有規律,現在所有的規律都是巧合罷了。當人類興奮的發現規律以為自己能改造世界時,其實只是自己臆想出來的。劉慈欣也在《三體》中感嘆過:也許物理學原本就沒有存在過。
扯遠了,回到地球,回到我們自身,既然你不知道宇宙的規律是什麼,人類為什麼存在,世界上為何有了自己,就不用想那麼多,只要活下去就好,過完自己的一生,你首先是為自己活著,為活著而活著。只要生命裡有那麼幾個令你幸福感動的瞬間,我想也就不虛度此身了。就像福貴從軍隊中逃出來第一次見到親人,就像全家在喝的快死的時候吃上一碗小米粥,就像兒子跑步跑了第一名,就像女兒出嫁,就像女兒女婿回家來和老兩口其樂融融的吃飯喝酒,我想正是有了這些瞬間,老福貴在老的時候才能那麼安靜平和,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一生已經足夠了。
餘華活著讀書筆記三:
《活著》,長篇小說,作家餘華的代表作,本書主要描述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終於輸光家產。父親被活活氣死,母親重病在床,福貴卻被國名黨抓去當壯丁,後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中。之後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他的人生和家庭都經受苦難,後來所有的家人都離他而去,最後只剩下老牛與他相依為命。
面對家境的沒落,面對自己的父親母親,甚至自己的兒子、妻子、女兒、女婿,還有五歲大的孫子相繼離開人世,一位老人仍堅強的活著,他就是福貴,當他的家被他敗光時,他是堅強的;當他被國民黨拉去當兵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兒子因抽血過多死去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妻子因病去世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女兒因生產大出血死去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女婿出事死去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孫子夭折時,他是堅強的……風雨無法使其失去力量,別人的歧視也不能使其喪失鬥志,他用行動向我們詮釋了——堅強!
快樂的活著,是一種樂觀面對人生的態度;幸福的活著,是努力改變逆境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活著,是永不言敗的人生態度。
人不能白活一世,人活在世上是為了使自己和別人過得更好,任何一種職業都是有價值的,無論是國家總統還是清潔工人,只要是對自己和別人有好處的,都是有價值的,而那些勇於放棄生命卻不勇於活下去的人,他就沒有真正活過。無論什麼時候,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應該堅強的活著。
活著是一種勇氣的體現,更是堅強的體現,當你不再堅強時,你就會失去許多。
一個人沒有金錢,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爭取。一個人失去了健康,可以用鍛鍊去改善。一個人失去了學問,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去獲得。但以上幾點,基於一個前提:堅強。如果這個人不堅強,他失去了什麼都不會去想辦法兩次獲得,所以,一個人失去了堅強,就失去了一切,甚至生命。
人為什麼能活在世上:因為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堅強支撐著人們,這種力量使人們生活幾萬年,使人類可以在地球上繁衍生存。
海倫.凱勒因為堅強在雙目失明後堅強活了下來;霍金全身癱瘓仍堅強的活了下來;史鐵生雙腿癱瘓仍堅強的活著。因為堅強,他們勇敢地活著,並為人類創造出民財富,使許多人更好地活下去.
每至農家見到一位老頭牽一頭老牛,我就會想起那位叫福貴的老人,一個人生活在農家。時而拍拍黃牛,時而向西方望去,那是他七位親人的墳墓,他放下鋤頭,向著落日,看太陽將最後一抹光芒灑向西邊的黃土上……
堅強地活著,不應白在人世間經過。堅強地活著,面對一切困難欣然向前,面對逆境毫不退縮。
每每想到這位老人,我想對他說:你的名字叫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