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像素拍人像教程(鄉村裡的AI)

2023-10-09 07:27:17 6

芒種剛過,河南郟縣東郊,望不到邊的農田裡,農民們彎腰割起了小麥。不遠處機械廠、汽車修理廠,機器聲此起彼伏。但再往西的建材廣場卻人來人往,這些天,廣場三樓,來了幾百個被採集者。

這幾百個人中,有剛從玉米地裡匆匆趕過來的農民,連草帽也沒來得及摘下。有機關大樓下了班的公務員,也有服裝店裡請了假的導購員。年輕小姑娘們聚在一起,談論著護膚和美妝。角落裡,大腹便便的中年大叔點了根煙,低頭玩起手機。

他們被輪流帶進了臨時搭的攝影棚裡——一個光線昏暗、不到30平米的小房間,牆壁不久前剛被刷得雪白,裡面擺著椅子、三腳架和燈光器材。

有人指引他們坐在椅子上,面朝一部被固定在黑色三腳架上的手機,手機和被拍攝者之間的距離是固定的,不能多,也不能少。每次開拍前,一名皮膚黝黑,身材微胖,長著老實憨厚方臉的員工都會掏出捲尺,仔細再量一遍。

方臉員工叫張凱。量完距離後,他需要用幾部像素不同的手機拍攝這些被採集者。

在白光、黃光、暗光等不同光線下,張凱拍了四輪,加起來總共100張。一般情況下,他3分鐘就能拍完,不會超過5分鐘。

這項工作名為「數據採集」,被拍攝者能得到一個價值一二十元的塑料大桶作為獎品。採集而來的照片、語音等數據,將會提供給人工智慧企業,用於機器的訓練和學習。

剛接下任務時,領導告訴張凱,這次的數據收集要嚴格按照給定的規則,做數據收集,但具體的應用場景,領導沒說,張凱也沒問。

拉對一個框能賺4分錢

去年夏天,張凱有了孩子,他辭掉了原本在石子廠維護器械的工作,回家照顧妻兒。一兩個月後,張凱得重新工作養家,一家名為「千機數據」的公司正好在招人,「輕鬆、離家近、工資高」。

公司在縣城東邊一個建材廣場的三層,從張凱的老家長橋鎮開車過來,只用20分鐘。他推開公司門的那一刻,空調的涼風灌進身體,面前的場景讓他有些震驚:幾百名員工坐在棕色的沙發上,埋在電腦屏幕前,不停地拖動滑鼠,敲擊鍵盤,「像個大網吧」。

河南郟縣一家數據的辦公室,如同一個大網吧 。新京報記者周小琪 攝

人力主管向他介紹說,公司主要做數據標註,簡單來說就是給圖片上的物體拉框框,只要會用電腦就能幹。每天8點上班,中午管飯,休息1個半小時,下午6點30下班,每個月有三四天的假期,工資保底2000塊,多勞多得。

張凱聽得迷迷糊糊,他從沒聽說過「數據標註」,也不懂為什麼拉框。但公司環境好,不像以前一樣風吹日曬,當即決定留下來。

他被安排在一個有電腦的工位上。入職後,領導傳來一個文件包,裡面是一份軟體的教學文檔和幾百張廚房、餐廳的圖片。張凱需要做的是:把圖片上的碗、碟、杯子、筷子等餐具都框出來,然後選好屬性、分好類。拉對一個框能賺4分錢。

張凱覺得很新奇——把這些鍋碗瓢盆框出來能幹嘛?但初來乍到,他沒好意思多打聽。

第一天上班,張凱費勁拉了幾百個框。他不熟悉規則,比如,三個堆在一起的碗,是應該一起拉一個框,還是分開拉三個框?

可一周後,他已經熟練到每天能拉幾千個框,掙100多塊錢。時間久了,張凱看什麼都帶框,看到家裡廚房的鍋碗瓢盆,他第一反應是,框框應該從哪個角度拉?拉多大比較合適?

才來三個月,張凱就開始挑戰難度更高的3D全景圖。圖片都是立體的,有多個平面,分布著各種車輛,有卡車、小汽車、大巴車等,張凱要把車輛都框出來,再分門別類。

這項工作要有良好的空間感才能完成。玩「穿越火線」(一款射擊類遊戲)的經驗幫上了張凱,那款遊戲的場景也是立體的,常常需要切換視角來觀察敵人。張凱沒費多少力氣就上手了。

但他偶爾還是有犯難的時候。一次,他框出了一輛三個輪子的電動車,選屬性時糾結了好一會兒,選了「三輪車」。剛提交上去,就被審核的領導打了回來,「用電的都是電動車,後面帶鬥的、不用電的才是三輪車」。

工作了大半年,張凱就已經是公司最優秀的員工之一,但他依舊沒問過,拉這些框是為了什麼?「我的原則是,我賺我的錢就行,其他的不用管那麼多」。

8月9日上午,張凱在測試一款新的採集軟體。新京報記者周小琪 攝

拍人像

「數據標註」的工作幹了一年,張凱開始接手新任務「數據採集」。這份工作不再是坐在電腦前敲鍵盤,需要走出去,到廣場、鄉野或工廠,給符合條件的採集對象拍照、錄音。

採集而來的數據,將會被打包上傳給人工智慧企業,企業再把這些數據分配其他公司進行「數據標註」,最後再傳回去,成為計算機的學習資料。這些資料能教計算機分辨車輛、廚具等不同的物體,讓它們像人一樣,去認識大千世界。

張凱的第一個項目是拍攝手勢識別的項目,公司給定的年齡必須均衡。

找人從公司內部開始。500多名員工,只要領導在公司裡吆喝一聲,滿足條件的就自覺過去排隊。

員工拍完以後,再發動他們拉著自己的親朋好友來拍攝。除此之外,公司還聯繫了各個村子有威望、人緣好的人,給他們中介費,讓他們來幫忙找,這種方法效果最好。

一開始張凱完全不清楚為什麼採集要在不同的光線和場景下,在他看來,光線的敏感度、場景的變化,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對他來說都是一些重複性的動作拍攝工作。

為了拍攝任務,張凱研究了很多照片,經過領導點撥,終於搞清楚了,每個場景的光線及場景變化會在給後期算法的會有很大影響,因為要教會機器在各種場景各種光線中的準確識別,例如暗光,正常光,逆光的需求,雨天,晴天,陰天的場景。

在拍攝前,張凱少不了要回答被拍攝者的質疑。有人問,「照片上有我們的正臉,你們會不會拿來做違法的事?要是把它們用來刷臉支付怎麼辦?」

張凱想了想,給出解釋:「大街上那麼多攝像頭,如果拍幾張照片就能用來刷臉支付的話,走在路上是不是也不安全?」

見對方神情鬆動,張凱繼續說,「我們公司是正規的,在郟縣開了兩年了,幾百號人,跟我們合作的都是大企業,你就放心吧。」

參與過拍攝的人會被拉進微信群,下次再有拍攝時,直接在群裡吆喝一聲,也能拉來不少人。去年夏天,公司接了一個大項目,一次性採集了兩萬多人的影像,這些人都成了公司的人脈。

人像採集現場。新京報記者周小琪 攝

張凱的同事蘇樂丹就做過這個「兩萬多人的大項目」。項目在一間廢棄的二層工廠進行,以三十人或五十人為一組,排好隊,依次戴上墨鏡、口罩或帽子,在一樓、二樓或室外轉幾圈,轉完圈就可以獲贈一口印有「千機數據」的鐵鍋。

攝像頭固定在廠房的不同角落,蘇樂丹的任務是,拿一個大喇叭,維持轉圈圈的秩序,讓他們控制恰當的間距。三四個月下來,她的喉嚨撐不住了,每天都要喝四五杯胖大海水。

這個項目小孩老人都能參加,蘇樂丹叫婆婆也來,婆婆不明白為什麼要轉圈。蘇樂丹解釋,是用於攝像頭的對焦測試,檢測在不同場景、不同裝扮下,攝像頭能否識別出同一個人。

但婆婆不能理解。蘇樂丹拉著婆婆到村口,指著監控說,「就是測試這個能不能精確地拍到犯罪分子」,婆婆樂意了。

參與採集的居民,可以獲贈開水壺、蒸鍋等禮品

讓AI認識蘋果

創辦千機數據之前,公司的CEO劉洋鋒也很少聽說「人工智慧」這個詞,他是公司學歷最高的人之一,今年32歲。在他小時候,電腦還是個稀罕物,他看鄭少秋演的《大時代》,沒被縱橫捭闔的證券市場吸引,只覺得每天坐在電腦面前敲鍵盤很酷。上中專時,他開始學計算機,次次專業課考試都是第一名。

但進入社會後,劉洋鋒的工作幾乎都碰不著計算機的邊。他在重慶、雲南和廣東都待過,開過挖掘機、賣過飲料和化肥。他去過最遠的地方是南美洲,在智利賣產自深圳華強北的山寨手機。

但他說,幹計算機的夢想從沒有被磨滅。打工時,別的工人都在宿舍喝酒、吹牛,他買了一大袋跟計算機有關的書,一個人躺在床上看。有時,晚上做夢也會夢見計算機,時隔太久,他已經記不清夢境的具體內容,只記得夢裡的自己對計算機有種強烈的擁有感。

從智利回國後,劉洋鋒和兩個發小湊到一起,準備創業。去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在網上看到一個轉讓的「數據標註」的單子,這是劉洋鋒第一次聽說「數據標註」這個詞。

劉洋鋒先是試用了一下軟體,在照片上框出了一個在馬路上的行人,操作很容易。可他不明白「數據標註」是幹什麼的,網上搜不出多少信息,大部分他都理解不了,直到在一個網頁看到這段話:

「要理解數據標註,得先理解AI其實是部分替代人的認知功能。回想一下我們是如何學習的,例如我們學習認識蘋果,那麼就需要有人拿著一個蘋果到你面前告訴你,這是一個蘋果。然後以後你遇到了蘋果,你才知道這玩意兒叫做『蘋果』。類比機器學習,我們要教他認識一個蘋果,你直接給它一張蘋果的圖片,它是完全不知道這是個啥玩意的。我們得先有蘋果的圖片,上面標註著『蘋果』兩個字,然後機器通過學習了大量的圖片中的特徵,這時候再給機器任意一張蘋果的圖片,它就能認出來了。」

8月9日,員工們正在進行新項目的培訓。新京報記者周小琪 攝

這淺顯直白的解釋,劉洋鋒懂了。他把「蘋果」的例子講給發小聽,他們都覺得「這事兒能成」。

從上世紀50年代,美國科學家第一次提出了「人工智慧」的概念後,經過60年的技術更迭,人工智慧已逐漸滲透進人類的生活。

手機聽懂了人類的語言,車輛學會了選擇最優路線,能繞過桌子腿、捕捉每一粒灰塵的掃地機器人走進了千家萬戶。而廣為人知的人臉識別技術,不僅幫警方在張學友演唱會上先後抓到了多名逃犯,也在今年6月,幫四名走失10年的孩子找到了家。

劉洋鋒並不了解人工智慧相關的技術,但從新聞上感覺到人工智慧會是未來科技發展的新趨勢。

他們仨一起湊了10萬塊錢,在縣城租下了一間30平方米的單間,從鄭州拉回了20臺價值1000多塊的二手電腦,拉回來才發現只擺得下12臺。然後通過微信群和朋友圈招了十幾個員工。

乘著「人工智慧」的東風,劉洋鋒的單子越來越多,短短幾月,劉洋鋒把公司規模擴大了,租下了一整層的空間,差不多3000平方米,可以容納數百名員工,每年租金將近5萬。現在,除郟縣外,他們還在鄭州、許昌、平頂山等地開設了分公司。

他不再「來者不拒」,有公司聯繫他談採集項目,內容是讓採集員拍攝地上的廢紙、果核、頭髮絲兒,包括貓屎,用來訓練掃地機器人的視覺。劉洋鋒拒絕了,「不能天天讓員工趴地上拍貓屎,太奇怪了」。

流水線上的老師

千機數據現在共有500多名員工,大多都和張凱一樣,本地人,年輕,只有初中或高中學歷,對電腦、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沒有太多認知。

劉洋鋒招人最重要的標準要能「坐得住」。前不久,有個年輕男生來應聘,說自己工作了兩年,在鄭州和蘇州都待過。劉洋鋒直接拒絕了他,「兩年就能跑兩個城市,說明非常不穩定。」

在所有員工中,女性佔大多數,她們大多已經結婚生子,丈夫在外地打工,在家照顧老人小孩的重擔都壓在她們身上。到了夏天,一些女性員工會選擇辭職,回去看管放暑假的孩子。還有的員工會直接把孩子帶到公司來,讓他們坐在空位玩電腦遊戲。

去年5月,劉研娜在朋友圈看到千機數據招聘電腦操作員的消息,要求很簡單,「18歲到38歲,男女不限,簡單懂電腦,有上進心,細心耐心」,「工資3000到8000,上不封頂,多勞多得」。

劉研娜的第一反應是「騙人的」、「搞傳銷的」。在這座河南中部的小縣城,像她這樣只有中學學歷的年輕女孩,能找到的工作基本只有超市營業員、商店導購或是飯店服務員,月薪不會超過2000塊。直到來公司轉了一圈後,劉研娜才放下顧慮,成為「網吧」的一員。

8月7日下午,劉研娜正在給不同種類的汽車拉框。新京報記者周小琪 攝

劉研娜一個月最多可以拿到6000塊,她三個小時就能完成483張照片的標註,拉956個框。大部分員工一天可能只能拉100到150張圖片,平均工資只有3000塊。

剛來的時候,出於好奇,劉研娜向身邊的同事打聽,這些框都是幹嘛的,沒人答得上來。大多數人都只是低頭做事,不關心這些,私底下也不討論這些話題。直到有一次,領導在開會時偶然提到,這些數據主要應用在無人駕駛和美顏軟體上,「為人工智慧服務」,她才似懂非懂。

8月8日上午,公司門口,張凱拿著一部手機,正在測試一項新的採集任務。在背光、偏亮和正常三種光線下,被採集者分別作出了高興、厭惡等表情。作到「驚訝」時,張凱提醒他,「眼睛瞪大點」、「嘴巴再張開一點」。

上個月,張凱升任了主管,不用再親自負責採集工作,只需要對採集員進行指導,但每次採集開始前,他都要先學會如何操作。升職後,張凱的工作越來越忙,以前六點半就能準時下班,現在晚上十點回家成了常態。

到千機數據工作後,張凱成為了全家離高科技最近的人。

他的母親在東莞工廠的流水線上工作,父親在深圳做裝修、鋪地板磚。弟弟今年19歲,高中還沒上完,就一個人去新疆賣手機配件了。妻子原來在郟縣的一家超市當導購,去年生完孩子後,在家當家庭主婦。

剛找到工作時,家人和朋友都會問他,這份工作是幹什麼的?他的答案是:標註是坐在電腦前拉框,採集是天天給別人拍照。其他的,張凱不會多說,家人也不會追問。

張凱沒想到自己會跟人工智慧產生關聯。他在長橋鎮的一座小村莊長大,家家戶戶都種玉米、小麥和花生,那個年代,很少有人知道「電腦」是什麼。等上了中學,同齡人都喜歡泡在網吧玩《夢幻西遊》,他不喜歡那款遊戲,因為遊戲「靠運氣、要砸錢」。他只好一個人在院子裡摔「紙麵包」、蹦彈珠。

對村裡的多數年輕人來說,輟學、打工是必然的命運,沿海工廠的流水線上,隨處可見他們的身影。

張凱念完初中後,跟媽媽一起去了東莞,後來又到了深圳、泉州,他幹過最長的一份工作是對講機組裝。四年的時間裡,張凱用手指把無數塊鐵製的電池片壓進了對講機盒子裡,這些電池片和喇叭、天線、主機板一起,組成了成千上萬個對講機,銷往世界各地。

蘇樂丹和張凱有過相似的經歷。2005年,她跟表姐一起去了廣東,在電子廠做過品鑑、在寶石廠穿過珠子,每天從早上七點半工作到晚上七點半,一個月休息兩天,月薪800多塊錢。

對張凱、蘇樂丹和千機數據的其他普通員工來說,他們現在採集、標註的數據,和穿過的珠子、壓過的電池片沒有什麼不同,都是流水線上的一個部件。

唯一的不同是,他們知道珠子怎麼穿成手串和項鍊、電池片怎麼和其他部件組成對講機,但不知道數據要如何「餵」給機器、機器要如何學習。

張凱到了千機數據之後才第一次聽說「人工智慧」這個詞,即便已經升任主管,他對工作的認識也只停留在「為人工智慧提供前期數據」的層面。有幾次,北京的研究員來郟縣調研,劉洋鋒帶著他們到公司視察,張凱只是在遠處望了幾眼。

在通往公司的樓梯間,貼著幾張巨幅海報,海報上都是機器人和電腦,看起來科技感十足。劉洋鋒把「人工智慧如何認識蘋果」的那段話也印在了上面,張凱一次也沒認真讀過。

8月9日下午,劉洋鋒在辦公室裡,看一篇與人臉標註相關的論文。新京報記者周小琪 攝

「萬物皆可AI」

昔日流水線上的工人,成為了教「人工智慧」認識蘋果、桌子、椅子的第一位老師,把認知事物的經驗濃縮進一張張圖片中以後,他們對人工智慧也開始有了更敏銳的感知。

今年6月,張凱第一次坐上了高鐵。以前為了省錢,他習慣坐20多個小時的大巴。這一次他興奮地發了朋友圈,配了一張高鐵時速304km/h的圖片,說:「這玩意最快能跑多少?」

進高鐵站時,張凱拿著身份證和高鐵票,經過一道需要人臉識別的閘機,攝像頭對著他的臉掃描了幾秒鐘後,顯示「請通過」。他突然想到,以前做標註時做過人臉標點,會不會應用在了這上面?

兩年前,張凱花8萬塊買了一輛小轎車,出行時,常常用到車載語音系統。現在,他明白了語音系統之所以能順利運作,是建立在大量的語音採集、標註基礎上的。

刷到跟人工智慧相關的新聞時,張凱也會打開看。他對一個「5G時代高科技抓逃犯」的視頻印象深刻,視頻裡,地鐵站的監控能捕捉到每一個行人的面部信息,精準地識別出犯罪嫌疑人的樣貌。

偶爾,張凱也有擔憂和恐懼。前幾天,他看到有品牌出了一款能自動繫鞋帶的運動鞋,他無法理解,連繫鞋帶這樣簡單的事都要靠機器來做,那人該幹什麼?

「科技如果發展得太快,會淘汰掉很多東西」,張凱最擔心的是,機器會取代掉那些流水線上的工人,他們都會失業。

2017年,李開復曾公開表示,「一項本來由人從事的工作,如果可以在5秒鐘以內能對工作中需要思考和決策的問題作出相應的決定,那麼,這項工作就有非常大的可能被人工智慧全部或部分取代」。

他預測,翻譯、銷售、司機、家政等工作,未來10年將有約90%被人工智慧全部或部分取代。「但是,還有很多人所特有的、綜合素質的技能是無法被取代的。此外,因為人與機器產生了新的協作方式,還會出現新的工作類型。」

同年7月,國務院發布的人工智慧計劃提出,到2030年,中國要成為人工智慧創新核心。工信部教育考試中心副主任周明曾向媒體透露,中國人工智慧人才缺口超過500萬人。

張凱覺得,像他們這樣這些做數據採集和標註的工人,很難被替代。「畢竟機器還要通過我們來學習,想像一下,如果機器會自己學習,那就說明它們已經無法把控了,這很可怕。」

劉洋鋒也思考過這個問題。前幾天,在接受電視臺採訪時,他把人工智慧產業比作了一個人,「算法工程師他們負責的是大腦,而我們負責的是四肢」,二者都不可或缺。他們公司採集、標註好的數據,要經過一套特定的算法加工,才能餵給機器,算法是人工智慧中最核心的部分。

劉洋鋒也擔憂,畢竟「承接的都是重複性的工作」。他想,隨著技術的發展,原本需要一萬張照片數據才能完成的學習,或許只需要五張照片就能完成,屆時,他們的工作量將會面臨大幅減少的情況。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劉洋鋒開始把業務向高端化、專業化轉移。去年,他承接了一項醫療數據項目,需要對病例進行分析,公司的員工都做不來,他在網上找了幾十個醫學研究生來做兼職。

劉洋鋒擔心被淘汰,他加了很多人工智慧相關的學術交流群。來自清華、北大等知名高校的教授和研究生們,常常會在裡面更新研究進展,或是轉發研究論文。

劉洋鋒每條消息都會點開看,再轉到朋友圈。群裡發的很多論文都是英文,劉洋鋒看不懂,就用電腦自帶的翻譯軟體一句一句地翻。有些文章的專業性太強,劉洋鋒就只看摘要和那些跟數據處理相關的部分。

效果很明顯,「以前都是工程師們說什麼就是什麼,現在我至少可以從專業的角度,來和他們探討一些東西,比如數據採集、標註的具體要求等等」。

但碰上算法的問題,劉洋鋒就沒轍了。一次,員工們忙活了一個星期,做完了一個人臉標點項目,每張臉上標84個點,一共一萬張圖。對接的部門打包驗收完以後,算法工程師卻說,有幾個點的位置與算法的要求不符,需要調整,必須打回來重做。劉洋鋒只好帶著員工們多幹了一周,並多發了一份工資。

在劉洋鋒過去的人生中,人工智慧神秘、新奇且遙不可及。短短兩年,他發現,「萬物皆可AI」。比如,手機裡的視頻軟體,錄製時的美顏功能要靠人工智慧,加特效要靠人工智慧,給用戶推送的內容也要靠人工智慧。

和張凱不同,劉洋鋒期待那個充滿人工智慧的未來。創業這兩年,公司接了很多無人駕駛的項目,框出了數不清的路標、紅綠燈和斑馬線。劉洋鋒看著這些圖片,常常幻想,有朝一日能買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坐進車裡,動動嘴,把目的地告訴系統,然後倒頭大睡,車子便把自己送到目的地。

「那一天一定不會太遠」。

新京報記者 周小琪 實習生 梁文雪 編輯 陳曉舒 校對 吳興發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