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三觀正有教養(讓人心裡感覺舒服)
2023-10-06 11:26:58 1
#我在頭條搞創作第二期#人作為一種物種,和其他物種大體相同。同一物種之間不會有很大的差別,如果有差別,那一定是生活環境造成的。每個人都有對美好的追求,我們愛吃好吃的菜,愛聽好聽的音樂,愛看美男美女。在心理上,看到美德和善行也會感覺心裡很享受。
抄寫原文
抄寫原文
書歸正傳。孟老夫子說:豐收年成,少年子弟多半懶惰;災荒年成,少年子弟多半強暴,不是天生的資質這樣不同,是由於不好的環境使他們心思變壞的緣故。把大麥做比喻吧,播了種,鬆了土,如果土地一樣,種植的時候一樣,便會蓬勃地生長,到了夏至,就都成熟了。即便有所不同,那也是由於土地的肥瘦、雨露的多少、工作者的勤惰不同的緣故。
大麥
賴:通「懶」。麰(móu)麥:大麥。耰(yōu):一種鬆土的農具;這裡指鬆土。日至:夏至。磽(qiāo):土地貧瘠。在豐年,家長也會放鬆管束,在富足環境長大的孩子要比在貧窮環境長大的孩子要懶。災荒之年,這些孩子就會為了爭吃的而暴躁。這不是他們天生就是這個樣子,這是環境造成的性格。搞過種植的都知道,一塊地裡種出來的,大體相差不大,但地邊或受到影響的地方收成要差一些。
富家孩子多懶惰
孟老夫子說:所以一切同類之物,無不大體相同,為什麼一講到人類就懷疑了呢?聖人也是我們的同類。龍子曾經說過:不看清腳樣去編草鞋,我準知道不會編成筐子。草鞋的相似,是因為天下人的腳大體相同。龍子:其人不詳,既然老夫子引用他的話,那說明這個人當時知名度應該很高。
草鞋
蕢(kuì):盛土的筐子。同一品種的東西,大都大體相差不大。那麼人這個品種相差就會很大麼?其實聖人也和我們一樣,屬於人這個品種。龍子說過,沒看清楚腳的樣貌去編草鞋,也不會編成簸箕的樣子。因為天底下的腳大體相同,所以草鞋也大體相同。
簸箕
孟老夫子說:口對於味道,有相同的嗜好;易牙早就摸準了這一嗜好。假使口對於味道,他的體驗和別人不同,而且像狗及馬和人的不同類一樣,那麼,為什麼天下的人都追隨著易牙的口味呢?一講到口味,天下都期望做到易牙那樣,這就說明了天下人味覺大體相同。
電視劇中易牙的影響
易牙,春秋時代齊桓公的廚師,是齊桓公寵幸的近臣,易牙調味水平很高,很善於做菜。因齊桓公曾說過沒吃過人肉,易牙便把自家孩子殺了做成菜給齊桓公吃,把齊桓公感動得老淚縱橫。老夫子說人的口味也差不很多,大家都誇獎的其他人也會感覺好吃。要是口味差別很大,就不會都認為易牙做的飯好吃了。這個易牙後來和豎刁、開方專權,把齊桓公用牆頭封起來活活餓死,等到扒開牆頭,齊桓公的屍體已經生滿了蛆。是個狠人啊!
易牙烹子
孟老夫子說:耳朵也這樣。一講到聲音,天下都期望做到師曠那樣,這就說明了天下人的聽覺大體相同。眼睛也這樣。一講到子都,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他英俊。不認為子都英俊的,那是沒有眼睛的人。所以說,口對於味道,有相同的嗜覺;耳對於聲音,有相同的聽覺;眼睛對於容色,有相同的美感。
師曠
師曠,字子野,平陽(今山東省新泰市南師店)人,先秦著名音樂大師,古人稱為樂聖,春秋時期晉國晉悼公、晉平公時大臣,太宰,宮廷掌樂太師。子都:公孫子都,春秋時期鄭國人,原名公孫閼(yān),周室鄭桓公子孫,字子都,是鄭國的宗族子弟(鄭國貴族)。這傢伙不但人長得漂亮,武功還很高,是鄭國的大將,但心胸氣量不大。
公孫子都
老夫子說對於聽覺也是大體相同,要麼大家就不會認為師曠是頂級音樂大師了。眼睛看到的也大體相同,都會感覺子都很漂亮。所以人在口味上大體相同,對於好聽的音樂都感覺好聽,聽覺上也大體相同。對美男子大都認可,在視覺上也大體相同。
公孫子都
孟老夫子說:談到心,就偏偏沒有相同的地方嗎?心相同的地方是什麼呢?是理,是義。聖人早就懂得了我們內心相同的理義。所以理義之使我們高興,正和豬狗牛羊肉合乎我的口味一般。
美的事物讓我們心裡很享受
人在味覺、聽覺、視覺上都大體相同,難道在心上就都不同了麼?這怎麼可能,也會是大體相同的。人在理義的認知上也是大體相同的,聖人早就看透了這一點。所以說哪個人做事非常符合理義,我們在心理上,就像吃了易牙做的菜感覺味覺很享受、聽了師曠的音樂感覺聽覺很享受、看到美男子子都感覺視覺很享受那樣,讓我們感覺在心理上很享受。#濟寧頭條##70後的頭條生活##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大學生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