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之人生境界(最好的修行是斷舍離)
2023-10-29 11:07:37 2
聞一多說:「中國人的文化上永遠留著莊子的烙印。」
莊子是一位極富創造力的思想家,他對中國哲學的影響之大,可以借用章炳麟《莊子解故》中的一句話來概括:「命世哲人,莫若莊氏。」
莊子非常擅長講故事,他把自己的任性與浪漫,通過一則則有趣的故事展現給世人,於是便有了這「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之稱的《莊子》一書。
莊子|中華書局
《莊子》想像奇幻,構思巧妙,能讓人們在有趣的故事中,得到醍醐灌頂般的頓悟。魯迅稱讚說:「其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在這些文章中,我們能看到莊子忘己忘名、與自然合二為一的灑脫自由。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莊子沒有消極避世,而是選擇追求內在的本真,達到了精神世界的超然物外。
其實,莊子就像是一個超越了時代的「心理醫生」,他告訴我們:無論身處怎樣的時代,只要做到「斷舍離」,內心就能收穫一方清靜。
戒斷負面的情緒
人活世間,難免會為了身邊人怒,二三事惱。
真正的智者,都懂得先戒斷負面情緒,再去面對生活世事。
《莊子·山木》裡講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個人在乘船渡河的時候,前面有一隻船正面撞了過來。
這人朝對面的船喊了幾次都沒人回應,他很憤怒,於是便指著對面破口大罵。
等到對面的船駛近時,那人才發現對面竟然是一隻空船。
剛才還怒氣衝衝的人,怒火一下子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原來讓人生氣的不是撞船,而是對面的船上有沒有人!
有時候,事情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態度。
正如著名的「費斯汀格法則」所說:
「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換而言之,生活中除了10%的事情我們無法掌控,其餘的90%都受我們情緒的影響。
也許,最好的處世態度就是,以平常心對待生活中遇到的波瀾。
《莊子·庚桑楚》中有言:「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
人生路上,我們遇到的最大敵人,往往不是能力,不是背景,而是負面情緒。
不同的情緒造就不同的人生,千萬別讓自己輸給了情緒。
割捨多餘的慾念
人的慾念是無止境的。
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
《莊子·達生篇》裡講了一個木匠的故事:
這個木匠叫梓慶,他擅長製作一種樂器,在上面雕刻出纖巧的花紋。
每次做好之後,大家都驚嘆不已,以為鬼斧神工。
魯國國君聽說了他的盛名,召他進宮,問他是怎麼做到的。
梓慶說,我沒有什麼技巧,只是在製作樂器的時候,從來不分心。
製作之前,先齋戒靜養心思;
齋戒三天,讓自己不再懷有獲取賞賜、爵位和俸祿的思想;
齋戒五天,讓自己不再心存非議、誇譽等雜念;
齋戒七天,已不為外物所動,仿佛忘掉了自己的形體。
把外界的幹擾全部排除後,再進入山林選擇材料,直到對製作樂器這件事胸有成竹了,才動手製作,直至完成。
梓慶談起自己的創作過程,看似輕描淡寫,卻說出了匠心的奧秘:做一件事,須無雜念。
開始創作之前,先清理了心中的雜念,既不期待賞賜,也不懼怕懲罰。他忘掉名利,保持內心清淨,才做出了這樣鬼斧神工的樂器。
《莊子》有言:「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
意思是說,做人做事不宜平添雜念,心念雜了就會事緒繁多,事緒繁多就會心生擾亂,心生擾亂就會產生憂患,憂患多了也就自身難保。
人的一生中,難免會被雜念困擾。
這樣的念頭就像緊箍咒一樣,讓你揮之不去,越是在意,越會適得其反。
但慾念雖然難以根除,卻可以割捨。
只要摒棄多餘的慾念,靜下心來,專注當下和眼前,便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遠離沒有必要的爭辯
人之際遇,有順有逆。
認知不同,何必爭辯?
在《莊子·逍遙遊》中,講了一個大鵬與學鳩的故事。
大鵬身負垂天之翼、心懷青雲之志,它一心想要飛往南方的天池。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大鵬付出了很多努力。
當這件事傳到學鳩與蜩的耳中後,它們不由得笑了起來。
學鳩與蜩嘲笑大鵬說:「我們可飛不了那麼高,最多也就能飛到樹梢上。但即使飛不上去,那就落下來唄,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何必費勁去往遠方呢?」
大鵬之所以會被它們嘲笑,是因為彼此之間的認知不同。
認知局限的人,看高自己,自命不凡;而認知深廣的人,為人謙卑,不與人爭。
正如《莊子》所言:「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立場不同,選擇不同,是非的觀念,也就不一樣,難免會因此爭辯。
人生應該學著不去計較這些不同,遠離那些沒有必要的爭辯。
因為無意義的爭辯,只是在自我消耗。
真正有實力的人,不會在意別人的看法,也不會急於辯解,而是會省出時間和精力,好好打磨自己,在歲月洗禮中蕩滌汙濁,留下一片清風朗月。
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不值得的物,都試圖搶走屬於你的人生。
學會戒斷負面情緒,割捨多餘慾念,遠離紛雜爭論,把原本屬於你的人生,從這些不值得中搶回來。
每個人的生命都有所念,而不念於世俗悲喜,就是對生命最好的尊重。
願我們都能跟隨莊子的腳步,將有涯的人生,活出無涯的精彩。
作者|不雨亦瀟瀟,說書的俠客,仗劍的書生。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