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墨家思想(淺析墨家思想文)
2023-10-07 19:48:15 1
-劉建雄-2022.09.18墨家思想消失之謎 和儒家,道家等諸子百家一樣,起源於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時期。許多跡象都表明,墨家在戰國時期地位僅次於儒家的學派,比如:1.法家代表韓非子稱墨家和儒家為「世之顯學」;2.孟子說「天下之言,不歸楊(楊朱,道家代表人物),則歸墨「;3.《呂氏春秋》記載:「(孔墨)皆死久矣,從屬彌眾,弟子彌豐,充滿天下。……孔墨之後學,顯榮於天下者眾矣,不可勝數。」 上面三條例證都體現墨家實力至少在春秋戰國,甚至在前秦時期實力相當牛,是可以和儒家抗衡的學派。 可正是這樣,即使慘遭秦始皇「焚書坑儒」迫害打壓後,歷史來到西漢初期,幾乎所有在春秋戰國輝煌過的儒,道,法等諸子百家均能夠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產生所謂的新儒家,新道家,新法家等。為何唯獨起初能和儒家抗衡的墨家卻神一般的消失呢?
紀念墨子發行過後郵票
墨家思想失傳原因分析
墨家政治上主張「尚同」(天子與百姓平等一心)、「兼愛」(人人平等、相愛)、「非攻」(反對一切戰爭)等,這些理念和儒家核心思想完全唱反調。這使得其一方面受到主流學派儒家勢力的排擠和抵制;另一方面這些政治主張顯然得不到統治階層的支持,直接決定了墨家不太可能像儒家,道家,法家等學派有機會上升為國家意志。墨家這些核心理念,在生產力低下,社會仍處初級文明朝代顯然太過理想和超脫了,忽視了人性特點,社會發展階段特點,註定其走不遠。墨家弟子組成絕大部分來自於平民階層,思想過於簡單、樸素,社會地位普遍較低。這使得其墨家弟子眾多,力量極大,同時能得到上層支持甚少。雖然墨家成員大多來自下層,但墨家弟子以紀律嚴明著稱,講俠義,激進,作風兇悍,不只「坐面言,更」起而行「的特點。不像儒、道、法等諸子百家僅存在於學術上,而墨家不只是學術派,更是不折不扣的行動派。從「墨守成規」典故,可見一斑。這些都使得墨家像神一般存在。《淮南子》中說:「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還踵。」有點像日本的武士道精神。這些特徵也是統治階層所忌憚的。以上三大特點,使墨家成為秦王朝一統七國的障礙,暗示了墨家學派在在秦統一天下後會遭受的命運。可以說在焚書坑儒前就發生了相當徹底的"焚書坑墨"行動。《史記》對墨家的記載僅有二十四個字:「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為節用,或曰並孔子時,或曰在其後。」如此之少的記載,甚至說不確定墨子是存在於孔子同期還是孔子去世後,顯然和「世之顯學」墨子的地位極不相稱的。這亦側面反映出秦王朝時對墨家滅殺得相當徹底。
墨子雕像
墨家給後人留下了什麼?
墨家雖然在治國理念上無法和儒家匹敵,在政治、經濟領域並未能留下多少歷史痕跡。但其在哲學、邏輯思維,宇宙論、物理學,機械製造,幾何學等領域,在今天看來卻是相當牛逼的。
近代學者對《墨子》中後期部分(第三組),即墨經部分研究表明,2500多年前墨家對自然科技領域研究有著很大成就和貢獻。這包括光學,力學,數學,宇宙論等自然科學方面。a.《韓非子·外儲說左》記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一日而敗」。證明墨子發明風箏一說。《鴻書》 上說:「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 (公輸班,即魯班,認為是墨子的徒弟)墨子研製的木鳥
b.在美國華盛頓宇航博物館的大廳裡掛著一隻中國風箏,在它邊上寫著:「人類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c.英國大英博物館把中國風箏稱之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d.英國漢學家、科技史學家李約瑟士認為墨子一個人的成就,抵得上同期的整個古希臘。e.2016年我國發射的全球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就取名為「墨子號」。 這些列舉,都力證墨家對科技界,機械製造領域的貢獻,故世人稱墨子是中國的科聖,一點不為過。
墨子號衛星
2.《墨子》巨作中的《經》上下篇,《經說》上下篇,被認為是中國古代邏輯學的開山之作。墨辨邏輯被世人認為是古代世界三大邏輯體系之一(另兩個為古希臘的邏輯體系和佛教中的因明學) 。從這個角度看,墨辯邏輯絕對是中國邏輯學領域的祖師爺。墨子漫畫像
3.《備城門》、《備高臨》、《備梯》、《備水》、《備突》、《備穴》等篇章專門詳盡論述其守城、攻城策略,盛傳至今的助宋國抵禦強楚的故事,墨子軍事思想,至今仍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墨子發明的攻城利器
4.傳播了俠義正氣和不怕死的精神。墨家紀律嚴明,採用「鉅子」制管理門徒,這些門徒對鉅子是絕對的無條件服從。本身墨家源自平民,屬於親民團體,門徒眾多,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這些特點都對後世俠義之風的傳播起到極大的促進和推廣作用。後來眾多古書小說,近現代影視作品無不見這種俠義之氣,不畏強敵,不怕死精神,可見一斑。這些都受墨家思潮的深遠影響。
墨家俠客精神
墨子其人總結
一句話,墨子不論在過去還是置於今天都是神一般存在。
一般認為墨子出身貴族,幼時接受過貴族教育,但而後遭遇家庭變故,淪為布衣階層。而同期的孔、孟,老子等均是貴族。故墨家可以說是唯一由布衣階層所創的學派。早年的墨子亦追隨過研究儒學,這從《墨子》早期記載洞悉,漸漸發覺儒學與其理念不合,故棄之且另立門戶。
《墨子》一書囊括其政治,經濟,哲學,科技,教育,軍事一整套完善體系,可見墨子思維功力深厚,有其雄心壯志及政治野心。奈何其"尚同""兼愛""節用"的理念都太理想化,不合時宜,生存空間小。
搞政治、經濟不行,但搞科技,軍事卻是行家。不只有理論功底,更是能工巧匠。其擅長機械、兵器製造,其發明的木鳶,連駑車,衝車,籍車,機關術等可見一斑。其「坐而言,起而行」的特質,這些都力證墨子不只是名符其實的理論科學家,更是實驗科學家。同時具備這二個特質,就這放在今天,都是相當難得的,絕對是妥妥的科技界泰鬥級別的人物。
墨家有理論指導,有紀律嚴明的弟子,會造武器裝備,這些都令其像軍事組織的存在。遇上哪個帝王都會害怕。也只能怪墨子生不逢時了。梁起超說:「假使今日中國有墨子,則中國可救也」。亦或假使當時的帝王僅打壓其政見,但仍能採納的科學工匠思想,那中國後來的發展肯定吊打全球任何一個列強了。
真所謂千裡馬闖入視野,卻未見伯樂的到來。真是中華之不幸,可惜!!
墨子生平簡介
《墨子》一書概略
第一組:收錄早期墨子思想《親士》、《修身》、《所染》、《法儀》、《七患》、《辭過》、《三辯》,共7篇。第二組:墨家政治觀《尚賢》上中下篇、《尚同》上中下篇、《兼愛》上中下篇、《非攻》上中下篇、《節用》上中篇、《節葬》下篇、《天志》上中下篇、《明鬼》下篇、《非樂》上篇、《非命》上中下篇、《非儒》下篇,共24篇。第三組:墨經(墨辨)部分,即墨家自然科學理論觀《經》上下篇、《經說》上下篇、《大取》、《小取》 6篇。第四組:墨子生平記錄《耕柱》、《貴義》、《公孟》、《魯問》、《公輸》,5篇。第五組:墨家兵法軍事觀《備城門》、《備高臨》、《備梯》、《備水》、《備突》、《備穴》、《備蛾傅》、《迎敵祠》、《旗幟》、《號令》、《雜守》,11篇。
《墨子》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