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口子一般稱呼什麼夫婦(你知道兩口子的來歷嗎)
2023-10-16 23:34:47
中國的很多稱謂都不是憑空而來的,它實際上是經過很多朝代的演變,甚至有不同的說法來表達同樣的意思。比如夫妻,在周公制定婚姻制度後,人們開始摒棄了原始無法理清的關係,對陰陽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對男女提出了更高的道德倫理要求。
那麼對於夫妻的稱謂,自古以來就種類繁多,比如:佳偶、伉儷、夫婦、兩口子等等。其中關於兩口子非常接地氣,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兩口子的來歷是怎麼回事,它到底有多久了。
有人說,之所以夫妻叫「兩口子」,是因為沒有結婚之前,一人一張口,結婚了就是兩張了。這個說法顯然不是太準確。你想,兩口子結婚,都是單獨住嗎?家裡萬一還有父母呢?就算不跟父母住,那麼如果有了小孩子,那麼變成了「三口子」了?
還有人說,這個「兩口子」的說法,其實時間不長,也就說一百多年,還是把功勞歸功於了乾隆老兒,說是這個皇帝為了成全兩個偷情的人,結果發配到兩處挨著的地方,因為這兩個地方的名字一個叫臥虎口,一個叫黑風口,雖然偷情這個事情違背道德,但是男的有才華,所以愛才的乾隆就欣賞,於是就讓兩個人挨著可以相互見面,久而久之就有了「兩口子」的說法,並且代表夫妻。
這個說法簡直是胡說八道,這種毀三觀的傳說只有一些吃撐了的人才想得出來,如果是真的,乾隆的印象分再次下滑。
而且,有些人還考證就是清代末期才有這個說法。顯然是自己文化水平不夠,還大言不慚。雖然沽酒客也手頭資料有限,好歹還研究了一下,我在明朝吳承恩的《西遊記》第十八回《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行者降魔》中看到「行者道:「他說請一個五百年前大鬧天宮姓孫的齊天大聖,要來拿你哩。」那怪聞得這個名頭,就有三分害怕道:「既是這等說,我去了罷,兩口子做不成了。」
這裡已經通過豬八戒的口說出了兩口子的說法,證明至少明朝就有這個習慣叫法了。之前有沒有沽酒客確實沒有看到,希望知道的朋友可以留言指點。
那麼這個叫法起源如果是明朝,是怎麼來的呢?這還要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說起。洪武年間,朱元璋已經坐穩江山,戰後的百姓也開始逐步恢復,在南方的一處長江之城,有一個年輕秀才叫高文敬,他時常在江邊遊歷,這一日看見一個女子落水,不顧個人安危去把她救了起來,這個女子叫路春花。春花在江邊洗衣服不慎落水,還好遇到了高文敬。
但是,路春花是個黃花大閨女,古代男女授受不親,救人顧不了那麼多,自然有肌膚之親。為了顧全春花的名聲,還有二人都年輕,加上救了她一命,也是互相傾心,於是私定終身,等待機會去上門提親。
但是,故事如果這樣發展自然沒有衝突性,地方總有地主惡霸,這裡有個地主的霸道兒子,人稱羅二哥,看上了春花,自己已經很多老婆了,還想納妾,於是橫刀奪愛,把春花搶了過去。這位高秀才,雖然去上門理論,奈何寡不敵眾,被打了出來。
好在春花遇到看管她的丫鬟同情他們的遭遇,於是就幫助她逃跑,跟高秀才一起私奔。哪曉得這個惡霸羅二哥知道,帶著狗腿子來追趕,幾人追到一處懸崖處,開始撕扯起來,好巧不巧,高秀才把羅二哥推下山崖,當場摔死了,可謂報應不爽。
羅家有錢有勢,自然要把兩人打入地牢,好在這個事情最後鬧大了,朱元璋親自來審理,免除高、路二人的死刑,路春花被發配到湖北桃園口,高被發配到安徽的金山口,當地的人們覺得兩個人值得敬重,便稱他們為「兩口子」。
這個雖然也是傳說,也沒辦法確定只是開始於明朝,但是至少比清朝那個毀三觀的傳說要正氣得多。各位覺得呢?
最後,祝福天下兩口子都幸福美滿,白頭到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