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的由來及故事(姓名的由來)
2023-10-16 14:02:47 2
姓名的由來及故事?文/薛鑫春秋以前,姓與氏有別,姓用來別其血統或族群,氏用來別其尊卑,因此有「姓氏」一說為了更好地辨別你我他,「名」便應用而生了,《說文解字》云:名者,自命也夕口為名夕,泛指黑夜,人們在晚上見面時,以問話的方式來區分你我、辨別敵友,故而對方自會報上「名」來,人人都有姓,但不一定有氏與名,故有「無名氏」一說隨著歷史的發展,大約在戰國以後,姓與氏漸漸地混為一談,多以氏為姓,合稱姓氏一族之內,以伯、仲、叔、季排行文明漸盛,古代男子成年後,不便直呼其名,故除了名之外另取一個與本名涵義相關或相近的「字」,用於對其人本名的補充和區別,以表其德,故稱「表字」,因此有「名字」之說如孔子,乃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姓名的由來及故事?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姓名的由來及故事
文/薛鑫
春秋以前,姓與氏有別,姓用來別其血統或族群,氏用來別其尊卑,因此有「姓氏」一說。為了更好地辨別你我他,「名」便應用而生了,《說文解字》云:名者,自命也。夕口為名。夕,泛指黑夜,人們在晚上見面時,以問話的方式來區分你我、辨別敵友,故而對方自會報上「名」來,人人都有姓,但不一定有氏與名,故有「無名氏」一說。隨著歷史的發展,大約在戰國以後,姓與氏漸漸地混為一談,多以氏為姓,合稱姓氏。一族之內,以伯、仲、叔、季排行。文明漸盛,古代男子成年後,不便直呼其名,故除了名之外另取一個與本名涵義相關或相近的「字」,用於對其人本名的補充和區別,以表其德,故稱「表字」,因此有「名字」之說。如孔子,乃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至於古代女子,往往有姓無氏或無名,或僅有乳名,有的女子由於後代極少稱其乳名,有的大約忘記了她們的「名」,漸漸地,以夫姓為姓,如「李王氏」「高張氏」等,部分有成就的女子會留下「名」,也有部分有文化的家族會在女子待嫁時取「字」。《說文解字》云:字,乳也。(乳者,育也。)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獨體字為文,文需要進行說明,叫做說文;合體字為字,字需要分解以後再進行說明,叫做解字。因此,字,上面的「宀」(音mián),本意為房屋,下面的子代表孩子,合起來的意思就是在屋子裡面生孩子;因此,字可以引申為:生育、哺育、養育、撫育、培育、教育等。由於古代醫療技術相對落後,因此在孩子出生後過了「百天」沒有早夭的,由其生父來取一個乳名;又由於小孩往往多病,所以能夠活到十二歲的,便取個正式的名。男子取字,那是在其成年以後,或者說是具有了生育能力後才取的,此時意味著可以婚配。至於女子,到了十四五歲之後稱「待字」,亦或稱「待字閨中」,有「等待受孕生子」之意,此時男子可以上門提親。
因此說,字是從名中衍生、化育出來的,「字」往往是對「名」的解說,抑或是志向的隱喻、強化、升華等作用。如:諸葛亮字孔明,所以洞見精微,明察機樞,怎一個「亮」字了得;褚遂良字登善,至真至誠,達到完美,功遂身退,實乃良善之賢臣;顏真卿字清臣,所以鐵骨錚錚、忠心不二,如此清正之臣亦不愧「真卿」二字;李白字太白,太白者,白之極也,又有表白、告白之意,唐詩中其詩文最多,怎麼一個「白」字了得;張載字子厚,所承載的厚乃十二地支第一的子,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子厚者必能載道也。嶽飛字鵬舉,鵬舉搏天,志存高遠,勇擔大任,大鵬舉翅亦即「飛」也……如此案例不勝枚舉,可見人名中的「表字」都是如其名、如其人、如其志。所以常常有「字如其人」的說法,這裡的「字」正確的理解是名字的「字」,並非生活中書寫的漢字,如果將「字如其人」理解為「書寫的漢字如其本人」就有點膚淺了,至於有些書法家寫字的風格如同其人之品格,那只是牽強附會罷了,真正的書法家五體皆善、風格迥異、變化多端,或率真委婉、或平正端莊、或工整俊秀、或流暢生動,可謂君子不器。往往有人長相很醜,字卻很美,如張飛、歐陽詢等;也有人長相很好,字卻很醜,這種案例舉不勝舉。
近些年來,人民生活與時俱進,往往以「名」行於世,大多數人有「名」而無「字」,甚至小孩子出生只「起名」不取「字」。因此「名」與「字」合二為一,稱之為「名字」。古代的「姓、氏、名、字」,到今天只保留了「姓」與「名」,故曰「姓名」,這便是「姓名」的來歷。人有名,樹有影,留名於世間,彰明其品德,當無愧祖先,以昭示後人。
編輯: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