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吊子和二百五的由來(都說二百五可有幾個知道它的由來)
2023-10-14 03:19:14 2
250這個數字不是很平常嗎?可現在卻變成了一個諷刺別人家常語!當然它肯定也是有來歷的。
網絡圖片
解析1:牌九,其中有「二板」(四個點)和「麼五」(六個點)兩張牌,這兩張牌配在一起就是十個點,在推牌九這一賭博活動中,被稱為「斃十」。
它在牌九裡是最小的點,誰都比它大,它什麼牌也「吃」不了,所以後來人們就用「二板五」(二板和麼五的簡稱)這個詞來戲稱什麼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時間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怒火中燒
解析2:據說,戰國時期,有個說客叫蘇秦,曾經勸說六個小國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當時最強大的秦國。這個消息被秦王知道了,於是,他派出殺手在齊國暗殺了蘇秦。齊王很惱怒,發誓要為蘇秦報仇。可一時找不到兇手,為此,他想出了一條計策。他讓人把蘇泰的頭割下來,懸掛在城門上,旁邊貼著一道榜文說:「蘇秦是秦國派到齊國的內奸,殺他的人不但無罪,還賞黃金千兩,望來領賞。」榜文一貼出,馬上就有四個人前來領賞。他們都說自己殺了蘇秦。齊王說:「這可不許冒充呀!」四個人都一口咬定是自己幹的。齊王說:「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各分得多少?」四個人齊聲回答:「一人二百五!」齊王拍案大怒道:「來人,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這個「二百五」就這樣流傳下來。
星爺無釐頭
解析3:古人銀兩以「封」為單位,500兩為一封,250兩為半封,諧音「半瘋即為傻」,故有瘋子,傻瓜之意。
圖5
解析4:從前有一個秀才,為了考取功名廢寢忘食發奮苦讀,可是終其一生都不曾中舉,連兒子都沒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終於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於是喜得貴子,晚年膝下添得雙丁。
秀才回想一生成敗,不由得感慨萬千,於是給兩個兒子起名:一個叫做成事,一個叫做敗事。 從此秀才在家閉門課子,生活過得和樂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寫字,大的寫三百,小的寫二百。 秀才趕集回來之後詢問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婆回答道:「寫是寫了,不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
故事是有不少,可也不知哪個真哪個假,或者還有更多說法,知道的可以分享分享,大體都是講「二百五」腦瓜子不太好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