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水要稍大些嗎(走出冷凝水的誤區)
2023-10-14 02:29:11
冷凝水指的是空調室內機換熱器由於表面溫度低,房間空氣當中的水蒸氣凝結而成的水。從室內機蒸發器下面的集水盤流出,通過冷凝管排出。
一、產生冷凝水的理論原因分析
當室外空氣與空調主機的表冷器進行熱交換吸收熱量時,因表冷器的壁面溫度低於室外空氣露點溫度,室外空氣所含的水蒸氣在表冷器壁面析出而結露,當露珠增大到一定程度會滑落到表冷器下方的冷凝水盤,從而形成了冷凝水。
二、產生冷凝水的實際原因分析
空氣結露的根本原因就是當室內空氣溫度降到低於其露點溫度時就會結露。在實際空調工程中,引起結露現象發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存在以下幾點:
1、新排風系統設計不合理
空調區域範圍內由於新排風系統設置不合理,產生過大的負壓,使無組織的室外空氣進入室內,從而提升了空氣的溼度及其凝結露點,風口表面溫度低於剛滲入室內無組織的空氣露點溫度,從而導致風口結露。
2、保溫材料不符合要求
在空調工程中保溫是非常關鍵的環節,保溫效果的好壞會直接影響空調冷量的損耗和室內空調效果,增加空調的運行費用,更嚴重的是保溫層導熱係數超標、厚度不足或保溫層脫落、材料性能和厚度不符合設計要求,都會引起結露現象。
3、大溫差送風
為了降低工程造價,一味的採用低溫送風技術減少送風量,從而減小風機功率、風管尺寸。但由於送風口輸送的冷風溫度太低,空氣中的水蒸氣在送風口附近因低溫快速凝結,形成冷凝水。
4、相對溼度較大
由於氣流組織不好,或者強制使用加溼機,致使空調風口區域範圍內的空氣相對溼度較大,露點溫度升高,極易產生冷凝水 。
5、空調末端與室內空氣進行換熱冷卻除溼空氣,因空調末端壁面溫度低於室內空氣露點溫度,室內空氣所含有的水蒸氣就會在空調末端壁面析出而結露,當露珠增大到一定程度會滑落到空調末端下方的冷凝水盤,從而形成了冷凝水。
三、預防產生冷凝水的方法
在分析空調系統結露原因的基礎上,針對導致結露的影響因素,總結了以下幾種有效的預防方法:
1、合理設計新排風系統
採取減少排風量,加大送風量,來保證室內一定的正壓值,防止因熱溼空氣的滲透而產生冷凝水。空調系統運行時,門窗應關閉,防止熱溼空氣進入而造成風口等處的結露。由於空調本身具有除溼能力,隨著空調的運行,室內空氣溼度會逐漸降低冷凝將逐漸減少。
2、保溫材料的正確選擇和合理計算
保溫材料的品種繁多,保溫性能各有所不同,可選用的範圍很大,所以選用空調水管、風管的保溫材料的容重、厚度、傳熱係數等參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保溫層厚度也應按照防結露原則計算得出,而不能盲目估計。防結露是指要求保溫後管道及設備表面溫度應大於保溫層外的空氣露點溫度,保證絕大多數時間不結露。
3、減小送風溫差
增大送風量,以提高送風溫度,減小送風溫差,防止結露。送風溫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以防止因低溫送風而造成結露現象的發生。一般通過調節冷凍水流量(即減少冷凍水流量)、提高送風溫度或增加送風速度來解決。
4、降低室內相對溼度
室內最佳相對溼度應是49%--51% 。可使用除溼器等工具除溼 ,降低室內相對溼度。 也可在不影響室內衛生要求的條件下(比如灰塵雜物等),改變新迴風的比例。減小新迴風比,增大除溼量,使送風狀態點達到了除溼要求。
5、採用導熱係數較低的材料來製作通風口
導熱係數是指在穩定傳熱條件下,1m厚的材料,兩側表面的溫差≤1°C,在1小時內,通過1平方米麵積傳遞的熱量。如,用木質出風口,一般的出口冷凝是室內溼度過大,可增加空氣溫度。
6、如果它是百葉風口,可以調整葉片的角度,使出口大動蕩。或者可以在現有的中央空調出口邊裝一個薄PE保溫板,或者增加出風量。
四、空調冷凝水排放設計
對於使用功能較多、綜合性較強的酒店等中央空調工程,冷凝水排放一般有三種方式:
1、單獨設置冷凝水排放的管路系統並排入指定排水溝。此種方式不受其它因素的影響,有利於冷凝水的排放,但安裝現場應有足夠的空間,安裝位置必須有保證。有條件的應優先採用這種排放方式。
2、各樓層設置冷凝水排放的管路,匯總後接入大樓某層的汙水排水主管內。為保證汙水排水主管在樓層內的水平管不結露,應在水平主管外加裝適當厚度的保溫層。
3、在各末端安裝處就近接入附近的排水管內。此方式簡單便捷,但必須考慮因冷凝水排放可能在排水管外造成的結露問題。
排水管完成樓層部分的安裝任務後,應做灌水試驗,以檢查排水坡度是否足夠,排水是否通暢,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素材來源:製冷百科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