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成為中國最大的女海神
2023-10-13 19:27:29 3
宋代是一個積弱積貧的封建王朝,北方遭受契丹的威脅,朝廷便與遼東的金國一起滅了契丹,如今金國又成了北宋的邊患,宋徽宗再次採取了遠交近攻的策略,企圖聯合高麗從金國的背後襲擊,使得金國首尾不能兼顧,一舉擊敗他,恢復已經失去的廣袤的中原大地。
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給事中路允迪奉旨出使高麗。在福建乘船之前,他到演嶼廟進香。這福州演嶼島上的演嶼廟供奉的是一位男海神,當然,在這裡還沒有女海神媽祖的立足之地。
一日,早朝講經後,觀世音菩薩把龍女留了下來。龍女當然知道,師傅留她又會派她去救苦救難了。菩薩在那高高的蓮臺上說:"龍女呀,你在世間已經積攢了許多功德,現在是你取代男海神的時候了!"
龍女並不明白菩薩的意思,因為她從來就沒有想到要取代誰。
菩薩接著說:"世間的男海神太多了,每一個地方都有一個,甚至多達五人,這種混亂局面,不利於我們救苦救難,普度眾生".
龍女仍然沒有表態。
"現在,北宋已經派出使者出使高麗,將會遭遇到颱風的襲擊,這正是你與男海神演嶼鬥勝的好時機,將來,你再得到宋徽宗的封贈,你就可以逐步取代他,成為唯一的中原女海神!"
龍女於是問:"師傅,現在情況怎麼樣?"
"路允迪已經去演嶼廟朝拜了演嶼神,因為在那裡沒有你的神位,當然,他就沒有給你敬香火,可能他並沒有想到還有你這位湄洲神女。"
說實在的龍女並不想與那男海神演嶼爭什麼信徒,但菩薩的懿旨她又不能不聽,於是再問:"師傅,是我一人去,還是帶上蘭蘭或四大金剛?"
"那倒不必去那麼多人,你自己去罷!"
救海難,對龍女來說,算不了什麼,就是要與妖魔爭鬥,她也不怕,但此次是與男海神演嶼相爭呀!她領旨後,便回到 自己的洞府去準備好出發。
主子要去救苦救難,蘭蘭與四大金剛都來送行。
路允迪選擇了夏季從福建路的福州港出發,他率領八艘大海船在渤海上航行,本來南北向航行是最安全的,但卻突遇大風暴,一下子就刮沒了七艘船。這些本來是福建造的遠洋航船,吃水深而船體狹長,一般是不會翻船的,但卻翻了。此時路允迪萬分驚恐,連忙閉目祈禱:"演嶼神下凡,保我平安!"他不管怎樣禱告,可那風浪並沒有絲毫減弱。眼見他的海船也將被風浪打翻。他突然靈感一動:是不是我沒有給湄洲神女敬香,是不是得罪了她?於是,他便重新禱告:"神女下凡,保我平安!神女下凡!"
路允迪的手下徐兢見上司如此的虔誠,他也慌忙跪下祈禱,但他所祈禱的卻是演嶼神,因此,在他返回京城後,所記載的此次出使高麗經過的文章《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中,只記載了演嶼神顯靈,而忽略了媽祖,或者說,他根本就不知道是湄洲神女護佑了他們。雖然宋徽宗對演嶼神、媽祖同時都進行加封,但在當時,演嶼神的影響比媽祖大得多。
臺灣海峽每到夏季,經常有颱風從太平洋南部北上,這種強熱帶氣旋的風力,常在十二級以上,颱風經過的地方海浪滔天,狂風怒吼,所以大多數船隻都無法抗拒風暴而傾覆。
說來也奇怪,路允迪禱告了一陣,覺得一下子船就平穩了,他睜開眼時,果然有位身著紅裙子的神女站在船檣上。海浪慢慢地減退了,天上的烏雲也散去了,一輪紅日重新掛在了半空中,路允迪所乘船脫險了。
路允迪站起來,一看那船檣上的神女卻不見了,他再次跪下去,磕了三個頭重新爬起來,命令他的手下,趕快救那些落水的人。但許多人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活著的人已經是極個別的了。
靠著神女的護佑,路允迪獨船駛向高麗,再也沒有遇到什麼風暴了。
在高麗早已有人知道林默--湄洲神女的名字,但卻還不知道林默已經蒙難一百多年了。林默曾經從扶桑海盜伊藤萬雄那裡救出來的十幾名高麗女子,後來由福建路把她們送回了國,自然便把林默的事跡到處宣揚,這樣代代相傳,即使是高麗朝廷也知道福建湄洲有一位了不起的神女。
當高麗國王接見北宋使者路允迪時,國王很有興趣地問到了林默神女的一些情況。路允迪便把林默遇難的經過和朝廷對林默的封贈轉告了國王。最後他盛讚了他能夠安全地到達貴國,得力於湄洲神女的護佑。
路允迪出使高麗,擴大了林默的影響,雖然高麗人也有自己的海神,但中國的女海神對他們卻更具有一種新的崇拜力。
路允迪完成了朝廷的使命,順利地返回了福建。他雖然對演嶼神並不滿意,但作為神祗,那畢竟是神聖的象徵,他怎麼得罪得起,他必須去演嶼廟還願,履行他的諾言。他向演嶼神敬了香後,走出廟門。這福州連江演嶼島上的祖廟始建於唐代,其廟名為"昭利",其神為唐代福建觀察使陳巖的長子,其人鄉居有德,後人奉祀為神。該廟經過海風的侵蝕,廟宇年久失修,已經出現了衰敗的跡象了,但香火仍然十分興盛,來往香客絡繹不絕。因為,在演嶼島沒有媽祖的神位,路允迪只得面對著大海,跪了下來,拜祭那遠方的湄洲神女--媽祖。
一位達官跪在那海邊祭拜,很自然地吸引來了許多的看客。
路允迪雙手合什,磕了一個頭,口中念念有辭。那平靜的大海驟然間掀起了層層巨浪。在那強烈的陽光下,銀光閃閃。就在那巨浪上,出現了一位身著紅裙子的女子就站在一葉小舟上。
這一奇觀的出現,那些看客們,慌忙跪下來,立即便面對那紅衣女子磕頭作揖,祈求賜福。可當這些虔誠的信徒們再抬起頭時,大海又恢復了平靜,閃閃發光,什麼都沒有了,只有那些海鷗一邊翻飛,一邊鳴叫,那些遠航的船隻如同固定在那蔚藍色的大海上似的。
路允迪回到了北宋的京都,宋徽宗聽了他的奏言,親賜湄洲的媽祖廟一塊題為"順濟"的匾額。這一事跡在南宋二十年莆田人廖鵬飛寫的《聖墩媽祖廟重建順濟廟記》一文中有敘:"越明年癸卯,給事中路允迪出使高麗,道東海。值風浪震蕩,舳艫相衝者八,而覆溺者七,獨公所乘舟,有女神登檣杆為旋舞狀,俄獲安濟。因詰於眾,時同事者保義郎李振,素奉聖墩之神,具道其祥,還奏諸朝,詔以『順濟』,為廟額".
宋徽宗派宦官把廟額直接送達莆田湄洲島媽祖廟。對於皇上的封敕,林氏宗親把它作為極高的榮耀。林默離開人世已經整整136年了,她的玄侄孫也已經是白髮蒼蒼的老者了。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可林默的精神卻是不死的、永存的。
宋高宗趙構紹興年間,江口海盜猖獗,神女"駕風一掃而去",後經常協助官軍剿滅海盜,使得中國數萬裏海疆得以安寧。
宋孝宗淳熙年間,年年發生旱災,神女隨禱隨應。
湄洲神女的影響逐漸從莆田的湄洲延伸到沿海一帶的廣大地區,從而,逐步取代了沿海一帶各地的男海神,媽祖成為中國最大的女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