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女海神媽祖「開光」的故事

2023-10-13 19:34:05

  福建路水師林統領致仕還鄉了,他在任上時早已聽他的部下說,他的侄孫女林默為救她的三個哥哥,葬身於大海之中了,遺體被神仙埋葬在燈塔山的陡巖上,並刻有"媽祖之墓"四個大字。由於公務繁忙,他沒有機會與部下一起出海,親自去看看,直到他退休返回故鄉,他便順道來瞻仰這燈塔山峰上的"媽祖之墓".

  林統領是帶著香燭紙錢的,他與這位侄孫女--林默實際上,他也只見過兩面,但那不凡的女子的氣度他還能清楚地回憶起來:高高大大的身材,長得那麼勻稱,她雖然出身名門閨秀,卻不同那些弱不禁風的小姐。那頭秀髮就盤繞在頭上,圓圓的、胖乎乎的臉蛋,不是天仙勝似天仙,那身白裙子,真是山中的百合,池中的荷花。林統領吩咐他的家人與他一起祭拜,按輩份,他是林默的遠房祖父,但按當時的習俗,先死為大,他出於對侄女的崇敬,帶頭跪了下去,接著他的妻妾、子女都跪在他的側面,向那燈塔山峰的"媽祖之墓"磕頭。

  過往的商船與漁船,得知是水軍林統領在祭拜林默,所有的船隻都停了下來,一齊鳴號,向人們心中的湄洲神女--"媽祖"致哀!

  兩對大蜡燭熊熊地燃燒,混同那嫋嫋香菸飛向那燈塔山巖。林統領站起來,從傭人手中接過錢紙,就著燭火點燃,他就拿在手上,讓微風把那紙灰吹向大海。

  這時,海面上出現了一隻老龜領著一群小龜,那老龜伸出長長的頭,向著"媽祖之墓"點頭,其他的烏龜都如法炮製,頃刻間那些烏龜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林統領回到自己的故鄉--湄洲島村,林氏三兄弟一起到碼頭迎接這位官名好,威望高的老前輩。林平就跟著他的繼父,如今他已經是林府新一代長子了,將來要繼承祖業自然要出來見見世面,多接觸一些人,增長些見識。他雖然不是玉春的兒子,但玉春人已到中年,自己又不能給林家生上一男半女,她的丫環小琪已經給林老二懷上了,她的長房媳婦的地位受到了新的威脅,所以,轉而喜歡林平了,雖然,林平從小生活在一個貧寒之家,但卻是一個聰明可愛的孩子,因為他本來就是林氏家族的血脈。

  林統領從船上走下來,林氏三兄弟迎上去。林統領的家眷林氏三兄弟是都曾見過面的,所以,大家重新見面,一陣寒暄後,林老二把林平拉過來對統領說:"大爺,這是我大哥的兒子,林平,他是由妹妹一手撫養大的!"林平由繼父介紹後,上前就要給林統領磕頭,被林統領一把拉住,說:"今天就免了!"

  林統領榮歸故裡後,在一次林府的家宴上,林統領說:"內侄孫女,受到過皇帝的封贈,又為漁民救苦救難做了許多好事,據我所知,她在琉球國,高麗國都有影響,我的一個部下說,在琉球國的一個港口,還專門為內侄孫女塑了像,以表彰她曾經救過他們的功德。"他說到這裡停下來,想了想接著說:"在內侄孫女的家鄉,我們活著的人更應該為她修廟閣,以紀念她的無量功德!讓我們的子子孫孫都來頌揚她!"

  林統領的想法立即得到了林氏三兄弟的支持,林老二說:"在我們莆田早已有為對人們有過貢獻的人建立了寺廟的先例。"接著,他便列舉了長壽靈應廟、顯濟廟、靈感廟、大蚶光濟廟、祥應廟、靈顯廟等五座神廟,這五座廟都是為當地的最有影響的人身後所修建的。他舉了這些例子,最後才說:"大爺,那我們就在妹妹居住過的地方為她修一座廟閣!"

  林統領當然知道:長壽靈應之神曾協同水軍捕獲了海盜,因此得到皇帝的加封,於是,他點頭道:"那地方不錯,地點就定在那裡,取一個什麼名字呢?"

  "神仙已經把妹妹的墓稱之為『媽祖』,我們為她修的廟閣,自然也只能取名『媽祖廟』或『媽祖閣』,這樣順應老天,也合民心!"林老四很難發表自己的意見,但往往一鳴驚人,他的建議不僅得到了兩位哥哥的贊同,而且也得到了林統領的支持,這樣廟閣的名字就暫定為"媽祖廟"或"媽祖閣".

  林府和湄洲最有威望的林統領決定為林默修廟閣,很自然得到林氏家族的擁護,即使是異姓,因為他們都曾受到過林默的救助,為自己的恩人修廟,當然是心甘情願的事。大家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出資,沒有錢的貧苦漁民便主動地要求出力。

  林默曾經居住過的"新房"被推倒了,就在原有的地基上修建"媽祖廟".

  趙家沒有了住地,林老二便安置趙老頭守林府的後門,劉氏就在林府做一點雜活,一直寡居的大嫂,因為兒子過繼給了林老二,她孤身一人,也只得住到林府,管理丫環和那些老婆子們,這樣也好照顧自己的兒子,好好讀書。

  媽祖廟經過一年的施工,才最後完工,林默的像,是專門從泉州南安九日山下延福寺請來了畫師與石刻家,先由畫家描摹出林默的像,然後,石刻家再根據畫像雕刻出一座高4.8尺的漢白玉像,石像雕刻好後,林氏三兄弟,以及湄洲的居民都來觀看,這石像像不像林默的生像?經過大多數人認可後,畫師再在石像上鍍上黃金,成為一座金像--一座真正的林默的聖像。

  林老二又用重金聘請了泉州延福寺住持和尚來為新塑的林默的神像開光。泉州是宋代中國的主要出海口岸,早在唐代這裡已經建立了中國較早的海神廟--南安九日山下的延福寺,這位男海神名"通遠王".在泉州有這樣一個傳說:唐鹹通年間,延福寺僧人建神運殿,該寺僧人"求材於永春之樂山,遇一叟指引其處,是夕,又夢許護送。既一日,江水暴漲,其筏自至,若神齎運,故以名殿。曰:『靈嶽祠』,謂指木之叟,樂山之神也。祠以祀之,水旱疾癘,海舶祈風,輒見徵應。宋時累封通遠王,賜廟額『昭惠』。其後迭加至『善利廣福顯濟』六字。"這延福寺的住持當然樂意再為一位女海神開光。

  新落成的寺廟正式被命名為"媽祖廟",廟額是從福州請來的的當時有名的書法家題寫的。一進寺廟大門,右邊站著金將軍--千裡眼,神情專注,散披衣袍,右手持金杈,右足踏一人形海蛤,左手作遠視狀。側面並排的是嘉應面黑而露齒,樣子兇惡,身披盔甲,手持大板斧。左邊塑著柳將軍--順風耳,面目猙獰,敞胸露肚,右手持方天畫戟,右足踏人形海螺,左臂纏一紅蛇,作遠聽狀。側邊是嘉佑,面白而善,手持長矛。這便是為林默神像守護的"四大金剛".一進大門的正殿便是供林默金像的"媽祖閣".4尺8寸高的林默金像就站在船型蓮花寶座上,炯炯有神的雙眼,永遠遙望著那無邊無垠的大海。侍女蘭蘭就跟隨在她的右側。媽祖廟的簷角,是用生鐵鑄成的四條欲騰飛的金龍,龍頭下的吊鈴,海風輕輕一拂,竟敲出美妙的樂音來,正殿脊上,那隻昂首的金鳳凰,與整個廟宇的造型相得益彰。

  開光這一天,湄洲的居民以及周圍的漁民紛紛趕來參加這聖典,由於媽祖廟初建時很小,廟裡容納不了多少人,這樣,來的人把個小小的媽祖廟圍得水洩不通。

  趙全自願帶髮修行,將來為媽祖廟,點香添油,清掃衛生,此時他正守住大門,任何人沒有得到允許是不準進入的,因此,廟裡現在空蕩蕩的。開光儀式將在廟裡舉行。媽祖閣前的明堂裡,早已設置好香案,香、燭已經插進了香爐,因為還沒有正式舉行開光儀式,它們還沒有被點燃。

  有吆喝聲:"請讓開,住持和尚進來了!"那些裡三層,外三層的人群便自動地讓開了一條道,好讓住持和尚進來。由於,人很多,林老二不得不請來了駐守在湄洲島的守軍,來幫助維持秩序。

  延福寺住持和尚在前,他身披嶄新的袈紗,鶴髮童顏,大步流星似的走過來,他的助手在右,林統領和林氏三兄弟陪同在左,在他們後面便是七七四十九名從各地請來的和尚,他們每人手中都捧著木魚。

  當和尚都進了廟門後,那些人群馬上又合攏來,幸有當兵的封住了廟門,那些人群也只能在臺階下擠擠攘攘的。

  當住持和尚走到了香案前,他的助手立即點燃了香燭。林統領與林氏三兄弟便退在那四十九名和尚的後面。

  媽祖閣背後的鐘樓上的大鐘被撞響了,一響、二響……直到十二響。鐘聲預報子時已到,開光典禮開始。住持的助手上前宣布:"媽祖廟,林默神像開光典禮開始!"他說後退一步,那些和尚口中念念有詞,同時有節奏地敲響手中的木魚。木魚聲一停,住持走到香案前,開始宣講大乘佛教及《涅盤經》。他宣讀一句,那些和尚就跟著唱一句,並同時敲一次木魚。

  廟裡的唱經聲與木魚的敲擊聲傳到了外面,但那些人無論如何也不能看到裡面的情況。

  住持和尚經念完了,他親手點燃一炷香,一對大蜡燭插進香爐裡,然後把那些燃盡的香灰和紙灰和進那聖水裡,他端著聖水碗,慢步到林默神像前,口中念念有辭,一邊用手指頭蘸起聖水,彈灑在林默神像的身上。林默的神像不僅開了光,而且還受到了聖水的洗禮。林默的金像就站在船型的蓮花寶座上,默默地注視著那些狂熱崇拜她的人們--她雖然死了,但卻永遠活在人們乃至他們的子子孫孫的心裡了,她的神靈將永遠保佑她的子子孫孫,萬世吉祥。

  廟外的人雖然極想看見裡面的情況,但什麼也看不到,在這強烈的期待欲望中,那後面的鐘樓又敲響了鐘聲。鐘聲震撼著人們的心靈,那喧嚷的人群一下子就平靜了下來。

  住持的助手從廟裡出來,親手把那覆蓋在"功德碑"上的紅布揭開了。人們雖然知道誰向"媽祖廟"捐獻的最多,但那些人都想在這功德碑上找到自己的名字。今天,莆田縣縣令、王守備都沒有親自來參加這媽祖廟開光聖典,但功德碑卻有他們的大名,就是那原來的縣令--早被革了職的,也碑上有名。更引人注目的是:那"功德碑"上還有洋文,人們當然不認識。泉州的胡商早已與湄洲林氏家族有商業來往,因此,他們不僅向媽祖廟捐了錢,而且還派了代表來參加媽祖廟的開光典禮,他們是客人,當然不會與當地居民一樣擠在一起,他們只得站的遠遠的。這些胡商信仰的本是伊斯蘭教,在泉州當然受到了中國民間宗教的排斥,多一個女海神的保佑自然是對他們一種緩衝--心靈的安慰,或許能儘早在泉州建起他們自己的伊斯蘭穆斯林聖殿,而得到官府的承認。

  開光典禮一結束,但那些圍觀的人群誰都想進廟裡親眼看看開光過後的林默的神像,有些人早就準備好了香燭,都想最早為林默神像燒一炷香,磕一個頭。住持和尚與林統領他們仍然依照著進去的秩序步了出來。當兵的仍然封住了大門,這時便由趙全來宣布:"要參觀林默神像的人,排好隊,必須依次進去,依次出來!"

  林默仙遊後,湄洲漁港的人們最早為她建起"媽祖廟",然後,再顯靈於寧海聖墩。一日一枯木漂至寧海的聖墩,"聖墩"正是林默曾經去過的地方,她曾經在那裡為得病的漁民治過病,因此,聖墩的人以為那枯木便是林默的分靈。煞時間便有童謠曰:"我湄洲神女,其枯槎實所憑,宜館我於墩上".聖墩另一座媽祖廟便屹立在大海之濱了。

  媽祖廟的修建早在宋人祝穆寫的《方輿勝覽》一書中便有明確地說明"湄洲神女"廟於北宋年間,就建在湄洲海島上。泉州的媽祖廟始建於南宋慶元年間(1195-1200年),最終由女海神媽祖取代了男海神通遠王的地位。

同类文章

救賊

明洪武年間,天方縣新任縣令叫王存寶,30多歲,眼小面黃。他上任沒多久,就制服了賊夫妻劉勝、張菊香,還剿滅了為害多年的山匪。   說起劉勝、張菊香,可謂賊名響亮,近兩年,他倆明裡賣豆腐,順手摸金子,得手後兔子似的跑回家。那金子只要進了他家門,就是挖地三尺也找不出來了,就像化了一樣。   這天

七竅塞

  亂世藏金,盛世藏玉。時逢康乾盛世,「廣軒閣」少東家邵倉當然懂得這個老理兒。這天清晨,邵倉帶上家丁牛二,又到偏遠鄉村尋寶去了。   山路難走,日頭又毒,沒走上兩個時辰,主僕二人已累得滿身臭汗。就在嗓子眼兒噌噌躥火的當兒,牛二突然撒丫子開跑:「少東家,快看,村口有水井!」   抬眼望去,不

血色軍號聲

 我二爺華青施18歲時,是國民黨第9軍的司號兵,軍長是杜聿明中將。   當時,每個連都有一個號兵。軍號有「嗒當嘀利」四個音符,經過排列組合,編出不同號譜。平時,官兵聽號聲起床、出操、開飯、熄燈;打起仗來,集合、散開、衝鋒、撤退,號令如山,連戰馬聽見隱蔽號都應聲臥地。   那年,第9軍被編入

熊膽

 這天,迦路瓦山下的藏族村落裡來了一個漢人,他在村頭一株大樹上貼了一張告示,用藏語寫著:「誠徵勇士捕獵活熊,每頭1000元。」   告示迅速吸引了全村老少。雖然迦路瓦山上有大量黑熊,但它們性情暴戾,體形龐大,捕獵起來非常困難。現在這個漢人竟要求捕活熊,就更加危險了,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幹的活。

倒錯的穿

劉凱買了一張由寧波去上海的船票,開船時間是晚上七點。劉凱沒排隊就提前上了船。呵呵,因為輪船碼頭的值班經理是他的老同學。   大約半小時後,其他乘客才陸續上了船。   劉凱住二等艙,房內有三張床鋪。他的兩位室友,一個是矮矮胖胖的上海老太,另一個是長相帥氣的山東小夥。   為了消磨時間,劉凱決

隔行隔山

 京城有個瓷器店,店老闆叫宋士河,憑著他獨特的經營之道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這一年,愛熱鬧的乾隆皇帝在皇宮裡開闢出商業一條街,這條街上酒肆茶樓應有盡有,和一般的商業街毫無二致,唯一不同的便是所有的店鋪經營者都是宮裡的太監宮女,顧客自然是乾隆和宮裡大小嬪妃與皇宮貴胄。   皇宮商業街經營

神秘的竊賊

 這天,綠蔭城公安局刑警大隊接到富豪馬練的報案,說他全家外出旅遊回來,發現家中被盜,凡是沒有放到保險柜裡的貴重物品都被偷走了。   刑警大隊長梁鴻帶領警察趕到現場察看,發現馬家的防盜門、防護欄、報警系統等絲毫無損,家中也沒有留下任何偷盜者的指紋。   馬練沮喪地說:「我放在抽屜裡的幾萬塊錢

清妃陵飄出古裝人

 沉睡地下200多年的逸妃陵在河北某地被發現,但挖掘的時候卻怪事連發。先是工棚裡半夜鬧鬼,後是挖掘的工人失蹤,最後又全部離奇死亡,致使挖掘工作無法進行,只能暫時停了下來。   省公安廳成立了「逸妃陵專案組」,刑偵處處長劉剛親自出馬,帶領周揚和郭力趕往案發現場。   在離妃子陵一公裡的地方,

燒包袱

 馬上就到鬼節了,按老北京民間的習俗,七月十五這天,家家戶戶都要燒包袱。其實就是把燒紙、銀錠什麼的裝進紙糊的包袱裡,上面寫上三代祖上的名字,然後由晚輩進行焚化。包袱年年燒,可今年燒包袱卻鬧出了大風波,因為天香閣的妓女英蓮也要燒包袱。   英蓮是天香閣的頭牌,不僅模樣可人,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

惡匪剋星

 早年,癩頭山下有個田家村,村裡除了老李頭一家,其他都是田姓。   村外的大路邊有片瓜田,這天,老李頭起了個大早,扛著钁頭剛到瓜田,就見一胖一瘦兩個過路的漢子正在瓜田裡摘瓜。他們摘一個,用拳頭砸開,啃兩口就丟在一旁,半爿地都被糟蹋了。   老李頭不樂意了:「我說你們兩個後生,走路口渴了,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