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傳統節日的由來(我國少數民族傳統節日)
2023-10-14 09:16:09 1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組成的國家,少數民族分布區域廣泛,傳統節日豐富多彩。人口興旺,民族繁榮,各民族團結和諧,共同融入組成了中華民族大家庭。
藏族是中國56個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主要居住在西藏、青海、四川西部、甘肅南部,其他省份也少有分布。
藏族的主要傳統節日有:
藏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到藏曆正月初一,藏族人民都要穿上新衣,每家屋頂都會燃起象徵吉祥的松煙。用酥油、糌粑製成點心,用象徵豐收的青稞酒互敬祝福。天麻麻亮的時候,婦女們一定要去河邊背「吉祥水」,保佑來年風調雨順,到附近的寺廟去朝佛,求菩薩保佑一切順利,萬般平安。晚間,大家一起點起篝火跳起鍋莊舞,互致問候,喜慶新年。
酥油花燈節,藏曆一月十五日,正月十五是傳昭大法會最後一天,這天藏族同胞會用五彩酥油雕塑而成的鳥獸花木,花鳥魚蟲,歷史人物形象。在數不勝數的酥油燈照射下,光彩奪目,耀眼燦爛。多姿多彩奇幻無比的花燈,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信徒流連忘返,通宵達旦。
望果節,是藏族人民一年一度慶祝豐收的節日,「望」藏意土地的意思,「果」是轉圈的意思,望果就是繞地頭而轉。望果節是在每年秋收前選擇吉日舉行,活動三天,藏族人民成群結隊去田間巡遊,誦經拜佛,射箭、賽馬、歌舞,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沐浴節,藏語稱「嘎瑪日吉」,藏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是拉薩、日喀則、南山等地藏族人民的傳統節日。藏族認為每年這個時候風和日麗,金星高掛,傳說此時由金星之光照射之水是「聖水」,用其洗澡沐浴能解除百病,消除疲勞,使人耳聰目明,身體清爽。
仙女節,稱「天母節」,藏意稱「白來日」,是西藏傳統節日。每年藏曆十月十五日,來自四面八方的藏族民眾手捧哈達,青稞酒向大昭寺外院天井中的護法主尊文武吉祥天母,松贊幹布像敬奉朝拜,喜迎節日。在佛教聖地拉薩,仙女節是藏族婦女最歡快的節日,她們盛裝打扮,然後去八廓街煨桑祈禱,為大昭寺女神敬獻哈達,許下心願。
藏族傳統節日繁多,每個月都有傳統的節日,加之藏族人民分布廣泛,各地信教民眾又在藏傳佛教基礎上教義有所差異,所以,各地也有屬於自己一定區域的民族宗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