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十二月為什麼被稱為臘月(為何農曆的一月叫)
2023-10-13 23:00:47
眾所周知,無論是論「公曆」,還是論「農曆」,每一年,總歸都是分為十二個月。論「公曆」的話,自不必多說,不過,如果要是論「農曆」,那麼,一年十二個月中的每一個月,它們的名稱,就有得說了;比如,為何農曆的一月叫做「正月」,而十二月,則又叫做「臘月」呢?
首先,我們來看農曆的一月叫做「正月」的問題。顯然,農曆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第一個月的第一天,可是,在中國的歷史上,卻並不是歷來都把一月當做一年之中的第一個月的。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世襲制王朝,也就是夏朝,確實是以一月為一年中的第一個月的;可是到了商朝,卻把一年中的第一個月,改為了十二月;接著又到了周朝,周朝再次改動了第一個月的月份,而把它定為了十一月。
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份的次序,就把所改正的第一個月,稱為「正月」,換句話說,夏朝的「正月」是一月,商朝的「正月」是十二月,而周朝的「正月」,又變成了十一月。
這樣改來改去,直到西漢漢武帝時期,才恢復了夏朝的月份次序,最終確定,每一年的「正月」,就是一月,這一月份的排列方法,一直延續到了今天,從未再改正。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事實上,「正月」的「正」字,應讀去聲zhèng,意為「改正」之意;可是,為何現在我們卻讀平聲zhēng了呢?原來,這都是因為到了秦朝之後,秦始皇名叫嬴政(zhèng),為了避諱,所以去聲的「正(zhèng)月」,就讀作平聲的「正(zhēng)月」了,也就是說,「正月」的「正」讀作平聲,是從秦始皇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其次,我們再來看農曆的十二月為何叫做「臘月」。我們已經知道,農曆的一月為每一年的第一個月,而一年是十二個月,所以,十二月就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也叫「歲尾」、「歲終」。
在中國的古代,人們有歲終祭祀先祖、祭拜天神、祈福求壽、避災迎祥的習俗,而祭祀所要用到的「祭品」,大多都是人們獵獲的獵物,所以,歲終的祭祀,也叫「獵祭」。在古代,「獵」與「臘」是通假,於是,「獵祭」也就慢慢地被叫做「臘祭」了。
「臘祭」所在的月份是「歲終」,也就是十二月,所以,十二月也就被稱作「臘月」了。另外,據史料記載,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便下令制定曆法,於是明文規定,把每年的農曆十二月,定為「臘月」;至於秦始皇為何會把十二月定為「臘月」,其原因大概就是我們剛剛上面所談到的那樣了。
以上就是為何農曆的一月叫做「正月」,十二月則叫做「臘月」的兩個問題了,親愛的小夥伴們,關於這兩個問題,你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歡迎一起來留言討論哦!
歡迎關注一家爭鳴,謝謝你這麼漂亮還來關注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