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宿吉兇詳解五行(二十八宿分金坐度吉兇)
2023-10-14 04:26:02 61
為什麼老黃曆上的吉兇和二十八星宿吉兇有矛盾?
不矛盾,因為這兩個不是一個空間不是一個概念。
誰可以提供五行和二十八宿的有關資料
五行即金 木 水 活 土
五行學說認為,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克、乘、侮的關係。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可以解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則可以用來表示事物之間平衡被打破後的相互影響。
相生即相互資生和相互助長。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關係又可稱為母子關係,如木生火,也就是木為火之母,火則為木之子。
相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約束。五行的相剋次序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剋是密不可分的,沒有生,事物就無法發生和生長;而沒有克,事物無所約束,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協調關係。只有保持相生相剋的動態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發生與發展。
如果五行相生相剋太過或不及,就會破壞正常的生克關係,而出現相乘或相侮的情況。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對被克的一行克制太過。比如,木過於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時,木就會過度地克土,使土更虛,這就是木乘土。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過,使克它的一行無法制約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稱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況下水克火,但當水太少或火過盛時,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會被火燒乾,即火反克或反侮水
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是古代一種恆星群系統,把由天球赤道和黃這一帶(即月球和太陽視運動的天區部分)的若干恆星組成的二十八大星組,稱為「二十八宿」。用來作為量度日月位置和運動的標誌。
古人把二十八宿分為四象,用動物名稱命名,每象包括七宿,即東方蒼(青)龍,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北方玄(黑)武,包括鬥、牛、女、虛、危、室壁七宿;西方白虎,包括奎、婁、胃、昴、畢、觜、參七宿南方朱(紅)雀,包括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二十八宿在天空上分布疏密不勻,因而其區域的大小相差也很大。最大的井宿所佔的直徑範圍達33°,最小的觜宿則只有1°。
二十八宿在我國是逐漸形成的。最早在《尚書·堯典》中就有記載。書中記載的鳥、火、虛、昂是後來二十八宿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四星在南中天時,正是春夏秋冬四季。而現存的關於二十八宿最完整的記錄是在湖北省隨縣出土的戰國初期古墓(葬於公元前433年)的漆箱蓋上,它第一次記錄了二十八宿的全部名稱。古代的印度、阿拉伯、伊朗、埃及等國,也都有類似我國的二十八宿體系。自古以來,人們根據它們的出沒和中天時刻以定四時,安排農事活動。
二十八宿的五行屬性到底是怎麼來的?
http://baike.baidu.com/pic/1/11998015241714190.jpg去看下
羅經二十八宿的五行,還有日月是怎麼來的?
設計符合我們北半球的羅盤,把時間和天象對應起來,所以還是把玄武七宿放在下北,朱雀七宿放在上南。反過來後,二十八宿的順序就是逆時針了。從北極往下看,剛好符合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所以我們老祖宗發明的羅盤對我們北半球是適合的。到了澳洲南半球,羅盤得反著來用了。下面再解釋下上文說到的二十八宿的五行問題。為什麼按二十八宿次序,五行次序是木金土居前,日月居中,火水居後。
七曜在二十八宿,每宿值一日,一日是二十四小時。二十八宿以東方角木為首。按上圖每一時數一曜數下去,就能推算各宿的五行。比如從角木開始從上往下數,數到二十二時回到木,二十四時就到日。這樣就表示一天二十四小時結束了。一宿值一日,第二天輪到亢值日,七曜五行繼續排,昨天是日,接著下面是金,所以亢屬金。
因為木與金隔四位,亢值宿的一天後面要隔四位數,數完二十四小時。比如金、土、日、月、火、水、木,數七回到木,數完二十四後一天結束,第二天再隔四數就到土,氐值日,氐就屬土了。這個太複雜,大家知道二十八宿,一宿值一日,有其五行數理就行了。七政剛好七數,利用西方發明的星期來對應記憶就很好,大家可以看第二張圖,七曜隔七剛好一星期,又回到原來的五行,就是每個星期幾,數相同,五行或日月也同,
按二十四山向來記憶就更方便了。乾坤艮巽屬四木,辰戌醜未屬四金,乙辛丁癸屬四土,子午卯酉日月屬君相火,甲庚丙壬屬四火,寅申巳亥屬四水。大家可以跟第二張圖對一對。宿有二十八,向有二十四,因為子午卯酉兼日月了。這就是天星風水用於撥砂立向的五行,必須要記住。
天幹地支二十八星宿是怎麼劃分的
二十八星宿:角、亢、氏、房、心、尾、箕、 鬥、牛、女、虛、危、室、壁、 奎、婁、胃、昂、畢、觜、參、 井、鬼、柳、星、張、翼、軫。
在中國古代的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幹支紀法。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來看,天幹地支在我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
二十八宿,九曜星官,五方揭諦,四值功曹分別指什麼?
(星辰)普天星相、普天神聖、滿天星鬥、南鬥六司、北鬥七元、五鬥星君、文武仙卿、文曲星官、武曲星君、木德星官、熒惑火德星君、南方三炁火德星君、五炁真君、水德星君、西方太白星仙(太白金星)、二十八宿(亢金龍、女土蝠、房日兔、虛日鼠、昂日雞、星日馬……羅猴星、計都星、太陰星、太陽星、五行星、元辰星子午卯酉、六丁六甲、六丁神將、東七宿西七宿南七宿北七宿)、十二元辰、九曜星(九曜星官、九曜惡星、九曜真君)、東西星鬥、南鬥星君、火部眾神、雷部眾神、東天門光明宮昴日星官、昴宿現出本相原是一隻大公雞、兇星惡曜、四大天王、四大天師、九天仙女、五方將、五方揭諦、年月日時四值功曹、天丁巨靈神、魚肚將、藥叉將、雷公電母風伯雲童。四帝。風伯雷公雲童電母、上界天堂。天上有三十三座天宮,七十二重寶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