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立春的這些你都知道嗎(明天就是立春了)
2023-10-17 17:18:31
「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立春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歲旦等。是24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一日,百草回芽」,這是冬的結束,春的起始。大自然萬物復甦,「於此而春木之氣始至」。
立春作為節令早在春秋時就有了,那時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個節令,到了《禮記·月令》一書和西漢劉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訓》中,才有24個節氣的記載。在漢代前曆法曾多次變革,那時曾將24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定為春節,意示春天從此開始。這種叫法曾延續了兩千多年,直到1913年,當時的國民政府正式下了一個文件,明確每年的正月初一為春節。此後立春日,僅作為24個節氣之一存在並傳承至今。
①迎句芒神
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規矩,主春事。迎神時多舉行有大班鼓吹、抬閣、地戲、秧歌、打牛等活動。
②遊春
與禮法的祭祀相比,地方民間更多了熱鬧慶賀的氣息。這一天的活動稱為迎春。立春後,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裡,喜歡外出遊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遊的主要形式。
③鞭春牛
浙江地區迎春牛有其特點。迎春牛時,依次向春牛叩頭。拜畢,百姓一擁而上,將春牛弄碎,搶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欄內。由此看出,鞭春牛還是一種繁殖巫術,即經過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欄內就可以促進牛的繁殖。
④咬春
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咬春蘿蔔、五辛盤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賣春卷的小販。
⑤搶春
這裡的「牛土」或「牛紙」是指在官署鞭春之後,也就是在土牛或紙牛被打碎之後,圍觀的民眾搶得的土塊或紙片。人們相信,牛土或牛紙可以帶來吉利。因為人們認為春牛是春的象徵,所以爭搶「牛土」或「牛紙」的行為稱為「搶春」。
①不可與人吵架、爭執
忌諱吵架、不口出汙穢言語、不要做口舌之爭,和和氣氣,喜迎春之至。新年新面貌,一個好的心情,好的開始才能迎來來年的和和美美,順順利利。
②不可見血光
像殺雞宰羊的事兒,儘量不要在這一天幹,因為動刀見血,無論如何,都不是一種好的預兆。
③立春之日不看病
立春之日不看病,如果看病就意味著一年都沒有好運氣。這個說法不過是想討個好彩頭,就像大年初一不看病一樣,小毛病耽誤一下倒也沒有什麼。
④立春之日不理髮
頭髮之於人身就好比草木之於大地。立春回暖,草木萌動,萬物生機待發,不宜在此萌發之時損害!
⑤不可睡懶覺或長臥不起
我們說春暖大地是陽氣開始起步、起升的時候,順應自然的做法應該早起,並多站立或走動來迎接新春,無論從健康養生角度來說,還是從風水旺運的層面講都是非常必要的。
⑥出嫁的女人不要回娘家
因為在古代,女人一旦出嫁就跟隨丈夫,成了別人家的人,尤其是在立春這天,乃一年之計的重中之重,這個時候回娘家難免有「回春」之像。有人說「春歸娘家去,來年又一春,寓意要再嫁人了」,雖然這種說法太過激,但無論如何,兩口子日子若真過得好,斷也沒有天天賴在娘家的媳婦。
⑦立春不搬遷
立春是時空能量過度和交接之時,自然不宜搬遷,更何況若是一年之始便動蕩搬遷,新的一年何來安穩日子呢?
⑧立春不醉酒
喝酒原本是為了開心、助興,但若把握不好量,喝醉而導致昏沉,甚至耍酒瘋,吵架等不雅的行為就得不償失了。
人們對「春」很重視,將有「雙春」之年視為大吉年份。「雙立春」與「無春年」是夏曆(農曆)中的概念,是指農曆全年都沒有「立春」或有「雙立春」的年份,這是由於農曆年長度有的年份短於回歸年、有的年份長於回歸年的緣故。如:2016年農曆猴年是「無春年」,即,全年沒有立春之日。幹支歷不存在無春年,因為每一年均是以「立春」為年之起始,立春節氣一到,就是孟春開始了,所以年年有「春」。
農曆一年中有一個立春,雙立春,或者沒有立春都是由於陰陽曆轉換造成的,屬正常的曆法現象,完全和兇吉無關。舊時人們認為「無立春之年是寡婦年」,不宜嫁娶。但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說法。
但值得注意的是,「立春」是由冬寒向春暖過渡的時節,天氣剛剛由寒轉暖,各種細菌、病毒也隨之生長繁殖,常有流行性感冒發生,公眾要格外注意,尤其是在今年這種特殊的環境下,因此建議大家在做好保暖的同時,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經常洗手,多戴口罩,開窗通風,遠離人群,戒菸限酒,多喝水,勤運動,多吃橙子、葡萄、車釐子、柚子等這類含有類黃酮的水果和菠菜、油菜、空心菜、芥菜等這類深綠色的蔬菜,充足睡眠不熬夜,從而增強免疫力,避免感染流感。
雖然未來依然會有風雨,有磨難,甚至還將承受新格局建立伊始的鎮痛,但終究一切終將過去,就如一切必然來臨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