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流讚樂Phone欽佩中國即客行動力
2023-10-18 02:42:39
2012年1月1日,當人們互相問候「末日快樂」的時候,卻有花甲老人背起行囊,不在繁華的北京城養老,而是賣掉房子,環遊世界,雖不懂英語,卻能踏遍七大洲。媒體爭相報導,白領頻呼羨慕。原來夢寐以求的人生和現實中的朝九晚五、地鐵盒飯離的並不遙遠。
很多人有各種各樣的夢想,卻很少實施的。多數的我們兢兢業業地工作,夜以繼日地重複每天的生活。當然,也有一群勇敢者,他們捨得放棄現有的生活,把自己的夢想付諸實施。
去年年底,有人把這種「有夢想就行動」的精神能量稱為 「即客精神」,而擁有這種精神能量的人被稱為「即客」。曾經參選「全球認可工作」——澳大利亞大堡礁看護員競選並進入全球五十強的中國姑娘餘瑩就是一個擁有這種精神能量的「即客」。
一往無前
去年冬天,餘瑩以「跨洋的夢想對話之旅」實現了她的「即客」計劃。在這次活動中,她要約見她感興趣的世界名人,並進行訪談。這些人包括:挪威公主瑪塔?路易絲、世界島王Farhad Vladi、被譽為「沒有四肢的生命」的殘疾人勵志演說家尼克?胡哲、《洛麗塔》譯者於曉丹、股神巴菲特之子彼得?巴菲特等。在旅行中,餘瑩歷盡各種麻煩,卻一往無前。
見到「無肢勇士」尼克?胡哲是去年年底,那時,餘瑩已經通過各種渠道聯繫尼克達一年之久,但沒有得到任何的回覆。這是餘瑩整個「即客」行動的第二站,能不能開個好頭,很影響後面行程的情緒。
餘瑩曾經被他的演講打動,「他的視頻給了我很多精神的力量,所以我一定要見到他。之前我就不停給他寫郵件,給他公司寫郵件,但是都沒有回應。我那麼熱情,那麼執著,為什麼他沒有回我?我開始懷疑,他是不是媒體營造出來的形象?我都覺得要打退堂鼓了。」
去年十一月,餘瑩已經從紐約到了丹佛,馬上就到美國西海岸——尼克?胡哲的公司在西海岸。「如果再不聯繫,我就沒有機會了。我跟自己說,我做最後一次嘗試。」著急的餘瑩跟接電話的女孩說,她已經聯繫尼克一年了,但是一直沒有回音。善良的女孩把尼克經紀人的電話給了餘瑩。
餘瑩問經紀人:你有沒有收到我郵件?經紀人說收到,並答應給她安排見面。「地點和時間你安排,都無所謂。」餘瑩很爽快地說。但當餘瑩來到洛杉磯時,她發現目的地離洛杉磯還有一個小時的車程,「那天我5點多一點起床,到洛杉磯市中心,還下小雨。坐了很長的公交車,又走了大概半小時才到他的學校。我見到他的時候,覺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幕後推手」
在餘瑩的旅行中,經常會被問到一個問題:你的經費是從哪裡來的?這時餘瑩就會從口袋裡拿出一個聯想樂Phone來:這就是我的贊助商。
在啟動「即客」項目之前,聯想MIDH中國區市場推广部總經理王彥對餘瑩的了解只限於她在大堡礁看護員的競選。 「我們當時看重的是餘瑩本身的情況,包括她的特質。她在競選大堡礁看護員的時候,我認為餘瑩已經是『即客』的代表了。」
2011年,中國十大「即客」的評選中,花甲背包客張廣柱和王鍾津兩位老人以及餘瑩是候選人。入圍的即客還有:「中國貧困山區小學生免費午餐」的發起人鄧飛、中國最具魅力校長朱清時、勇奪冠軍的網球運動員李娜、中國籃球裡程碑人物姚明、嫣然天使基金創辦人李亞鵬、香港「智行基金會」主席杜聰、著名主持人柴靜。
在餘瑩的全球行動結束以後,王彥更堅定了自己的看法:「她讓很多外國人改變了對中國人的傳統看法——天天為生存而忙碌的一群人。很多人跟餘瑩溝通完以後,發現中國人為夢想為奮鬥的即客精神。」餘瑩覺得,她接觸的這些世界名人,才是真正的夢想家。今年2月份,餘瑩在澳大利亞見到了大堡礁的看島人——「全球認可工作」獲得者本.紹索爾。餘瑩問:你的夢想是什麼?你是一個夢想家嗎?本.紹索爾說:我不是做夢的人(dreamer),我是一個去做事的人(doer)。從那個時候起,餘瑩覺得「doer」這個詞能更好的能夠詮釋她想做的事情。最後,在頭腦風暴中,這個有夢想就行動的意義找到了「即客」一詞。
即客即刻
那麼,什麼是這位贊助商眼中的「即客」呢?「不要圍觀。首先一定要有夢想,有自己的想法,同時要去行動,把自己的夢想實現出來。其實中國從來不缺勤勞、肯幹的人,關鍵是怎麼樣大家能夠朝積極的方向去努力。」
「人都有夢想,但很多人只停留在夢的層面,沒有人把它變成現實。即客代表就是有了夢想立即去行動,把它往可以實現的想法上去推進的這麼一個人。我們希望能傳遞一種理念:我們應該做一個有夢想就去行動去實現的人。」王彥解釋說,「即客有很多人物代表,包括餘瑩,包括花甲背包客。過去較多的是個體行為,現在我們希望贊助這些個體即客行為,讓更多人了解即客,成為「即客」的一員,朝著夢想即刻行動起來。
王彥眼中的的這種即客精神,在管理理論中叫執行力,這是一個商業機構必不可少的能力。巧合的是,聯想集團在去年做的一個全球品牌的戰役,宣揚的也是doer精神。這也許是讓聯想樂Phone最終成為即客精神幕後推手的內部原因。但在聯想集團的內部,他們用另一個中文來代表doer:行動派。
「我們口號是『為那些行動派去提供產品』,幫助他們實現夢想。」王彥說:「即客的精神在聯想企業文化裡也是一個很典型的一個映照。聯想從起步到現在,一直在朝著全球最大的PC廠商的目標行進,在移動互聯領域也是發展迅猛,其實這也是在強大的執行力下把自己的夢想變成現實。」
Doer,強大的執行力,從聯想內部精神的「行動派」到外部品牌的「即客」,貫穿著聯想的企業精神。在這樣的企業精神之下,去年聯想集團成為全球第二大的PC廠商。「這件事對每個聯想人來說都是激情澎湃的。」王彥自信地說,「到目前為止我們(支持即客行動)的這個決策是非常正確的。」
只談精神、不談營銷
在餘瑩即客行動中,有一個任務是要用樂Phone記錄全程。她身上會帶著兩個手機,一個是樂PhoneS1,一個是樂PhoneS2。她會教被訪者如何操作樂Phone,「在使用S1的時候,我就會用S2在旁邊拍攝」。每一次她都要攪盡腦汁找到表現樂Phone的最好方式,有時還會碰到一些有趣的事。
餘瑩在挪威採訪電視臺一個主持人的時候,主持人就很有趣。餘瑩讓他說說樂Phone給他的感覺。「他是學表演的,他就拿著我的手機藏起來,從後面翻出來,像一個推銷員一樣跟大家介紹樂Phone是多麼好。他說他做過四年手機營銷員,這個手機是他見過最好的,『你們一定要買樂Phone』。」餘瑩在波蘭採訪一個著名的慈善家,「我把手機給他玩,他拿著手機對著攝像機講了半天,最後說:我喜歡樂Phone。」
對於市場主要在國內的樂Phone而言,「即客」活動面臨這樣一個現實的問題:不管外國的粉絲多麼支持,這次以國外為主的活動可能難以直接估量對樂Phone銷售的影響,但這一點,王彥在決定這次合作時就已經知道,他從來沒打算讓餘瑩扮演「樂Phone形象大使」的角色,「在整個過程中,樂Phone就是餘瑩的夥伴,就是她的『夢想載體』。」
「這件事在公司內部來講,和我們原來常規的一些產品推廣方法是有一些不一樣的。過去我們判斷一個推廣的成功要看它很多實際數據,比如曝光率、關注度和對你對產品有沒有促進銷售。」王彥說,他沒有把任何目標和任務放到這個活動上,「我只是想把這種理念傳播出來。聯想做到今天,它在整個中國社會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聯想做了很多環保以及社會責任的項目,公益項目也做了很多。我們希望能夠在社會精神層面做些貢獻,我們希望中國受教育程度比較高的白領能被這個精神觸動,中國社會現在需要有一群人,他們能夠在思想上、信念上更積極的去往前走。」
在營造即客精神的基礎上,慢慢讓消費者把即客精神認同到聯想樂Phone裡,「變成聯想樂Phone在品牌層面的標識,或者一個符號,這是我們最理想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