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措施(如何預防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流感染)
2023-10-16 08:54:13
本文來源:復旦大學循證護理中心
發文申明:已獲授權轉載,如需請聯繫原作者
臨床問題
如何預防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流感染?
臨床問題
一些慢性疾病患者因治療所需,將長期放置中心靜脈導管。如果發生中心靜脈導管(CVCs)相關的血流感染(BSI)將導致患者死亡率、患病率增加,並增加治療成本,因此,預防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流感染意義重大,現將有關證據匯總如下。
證據描述
●一項meta分析表明,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CHG)溶液進行局部消毒比使用聚維酮碘(PI)溶液減少約49%的住院患者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CRBSI)的風險1。(Level I)
●沒有證據顯示口服或腸胃外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藥物可減少成人CRBSI的發病率1。(Level I)
●一篇隨機對照試驗的meta分析評價了肝素對導管通暢時間的影響和對預防靜脈和動脈導管相關併發症的效果,認為10U/ml肝素間歇衝洗並不比用生理鹽水衝洗更有利1。(Level I)
●三項隨機對照試驗結果顯示,不低於每72小時更換一次CVC 敷料的頻率是安全的且符合成本效益。當輸注的液體可能促進微生物生長時(如:脂肪乳劑、血製品),需要加快敷料更換頻率,因為這些物質是CRBSI的獨立危險因素1。(Level I)
●一篇系統評價發現鎖骨下中心靜脈通路優於股靜脈通路,因為無論長期還是短期置管,其發生感染、血栓等併發症的風險較低2,3。(Level I)
●此外,鎖骨下動脈和頸內靜脈長時間置管,發生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風險是相似的3。(Level I)
●推薦在CVC插入前用酒精或2%葡萄糖酸氯己定清潔皮膚4。(Level I)
●一篇針對如何減少小兒CVC感染的系統評價推薦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洗必泰)做皮膚準備,可以減少CVC定植菌和血液感染。使用洗必泰敷料可以降低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發生率5。(Level I)
實踐推薦
● 中心靜脈導管護理過程中接觸導管系統時必須使用無菌技術。(Grade B)
● 接觸或更換中心靜脈導管敷料前,必須用抗菌皂液和清水洗手,或用酒精搓手。若手上有可見汙物或被灰塵、有機物汙染,在用酒精搓手前必須用肥皂和水清洗。 (Grade A)
● 手消毒以後,戴用無菌手套更換插管部位的敷料。 (Grade B)
● 最好用無菌、透明、半滲透性聚氨酯敷料敷蓋導管插入點。(Grade A)
● 如果患者出汗過多,或插入部位有出血或滲血,最好採用透明、半滲透性敷料。紗布敷料應儘早更換為透明輔料。(Grade B)
● 更換敷料時需要用酒精溶液或葡萄糖酸氯己定清潔導管穿刺點,並保持乾燥。 (Grade A)
● 最好用0.9%無菌氯化鈉注射液衝洗和封腔。(Grade B)
● 正常情況,連續使用CVC時的裝置更換頻率不必高於每72小時更換一次,除非導管斷開或懷疑或證實有導管相關性感染 。(Grade A)
● 通過CVC輸注血液和血製品的裝置應為每12小時更換一次,或根據製造商的建議。(Grade B)
● 用於全胃腸外營養(TPN)輸注的裝置一般應為每24小時更換一次。如果溶液只包含葡萄糖和胺基酸,在連續使用時更換頻率不高於每72小時一次。(Grade B)
● 不推薦通過定期更換短期導管以降低感染率 。(Grade B)
● CVC插入24小時後需更換敷料,然後每周換一次,除非有特殊需更換的指徵(如有滲出)。(Grade B)
● 若非緊急情況應避免插入股靜脈。(Grade A)
● 常規使用生理鹽水衝洗CVC 。(Grade A)
適用性說明
本證據來自於國內外循證資源,在應用該證據時,應考慮具體的臨床情境、專業判斷和患者意願,做出最佳決策。若需獲取更加詳細的信息,請與作者聯繫。
參考文獻
1.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linical Excellence (NICE). Infection control: prevention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in primary and community care: full guideline. NICE, 2003; (2).
2. Hamilton HC, Foxcroft D. Central venous access sit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sis, stenosis and infection in patients requiring long-term intravenous therapy. Cochrane Database Sys Rev. 2007 (3). (Level I)
3. Ge X, Cavallazzi R, Li C, Pan SM, Wang YW, Wang FL. Central venous access sit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sis, stenosis and infection.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2; 3. (Level I)
4. Bishop L, Dougherty L, Bodenham A, Mansi J, Crowe P, Kibbler C, Shannon M, Treleavan J. Guidelines on the insertion and management of central venous access devices in adults. Int J Lab Hematol. 2007; 29; 261–278. (Level IV)
5. Huang EY, Chen C, Abdullah F, Aspelund G, Barnhart DC, Calkins CM, Cowles RA, Downard CD, Goldin AB, Lee SL, St Peter SD, Arca MJ. Strategi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fections: an American Pediatric Surgical Association Outcomes and Clinical Trials Committee systematic review. J Pediatr Surg. 2011; 46 (10):2000-11. (Level I)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歡迎在文末右下角點個「好看」;或者推薦給身邊更多需要的人,感謝您的支持!我們會一如既往,創作出更多優質的內容!
End
最後,讓我們一起溫故知新:
七夕,來自血透護士的告白!
新思路!運動療法提升透析充分性
不同血液灌流器預衝方法探討研究
血透室十二時辰,讀懂醫護技的一天
血液透析動靜脈瘻管的併發症
血液透析患者內瘻栓塞藥物溶栓操作原則|血淨護理專委會專家推薦
血液淨化模式選擇專家共識(2019版)
中國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專家共識(2019版)
致謝/源作者 來源/復旦大學循證護理中心
申明:本號非商業用途,版權歸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聯繫即刪;醫學內容請讀者謹慎對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