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年夜的習俗(四川民俗之正月十四過小年)
2023-10-15 17:55:39 1
作者去東北上了大學認識四川室友才知道原來四川是正月十四過小年
他們是正月十四過小年,所以知道我們都臘月過小年差點驚掉下巴。
除此之外,他們過年結束的象徵是正月十六登高,沒錯他們就是不過正月十五
看到宿舍裡大家都很感興趣的樣子,作者朋友就展開講了講他們這兩個習俗
作者朋友坐標四川東北十八線不知名城市——巴中
正月十四過小年的科普
其實這之前作者朋友還真沒深究過為啥他們十四過小年,不過他們本地很多人都自認是從湖北孝感麻城遷到這邊
其次是正月十六登高
他們當地還有另一種說法,但也是和李賢相關。相傳他被貶到巴中以後,每年正月十六會在城郊的南龕坡舉辦詩會,邀請鄉賢上山聚會講學,久而久之大家就形成了十六登高的習俗。
十六登高是巴中非常重要的習俗和節日,這一天幾乎是全城出動、家家參與,大大小小數得上名字的山頭上都會有人,大家會折柏樹枝插在身上或頭上,取「遊除柏病」的意頭。這邊說是萬人空巷都不過分,作者朋友有一年幾乎是腳不沾地下的山,因為前前後後人太多了,跟北京1號線高峰有一拼,前幾年因為發生了踩踏事故,所以現在巴中春季開學都會定在這兩天,分散參與人流。
巴中市裡大家首選的是望王山,相傳當年李賢就是在這座山上北望長安,希望武則天早日召他回朝,所以這座山以前也叫做「望娘山」,可惜他至死都沒能重返長安。
南龕坡也是市內的熱門,山不算高,但山上有幾百個隋唐時期的佛龕造像,都是在山壁上直接開鑿的,很多都還色彩鮮明,感興趣的鵝可以去看看!同時山上有規模不小的烈士陵園和碑林,非常壯觀。
吃的話他們有鹽菜包子、油茶、茶壩板鴨、恩陽提糖麻餅、清江芝麻課、棗林魚、通江酸辣粉、南江黃羊……因為靠近漢中和湖北,飲食和四川其他地方相比更北方,就跟他們的城市宣傳曲唱得一樣「是南方的北方,是北方的南方」。
巴中因為地理位置偏僻、地形環境複雜,在抗戰時期是全國第二大蘇維埃政權所在地,有很多紅色歷史遺蹟,作者朋友自家祖屋都曾是紅軍某團部的辦公地點。也因為這樣之前一直很窮,2012年才通了火車,但現在交通改善了很多,有成都直達的動車(4小時),高速到重慶只需要3個多小時,到漢中只要2個多小時,沒錯他們離省城最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