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疑問解讀中國醫療信息化
2023-10-23 22:00:07 1
2011年,醫療信息化已經成為中國各行業信息化建設的熱點項目。政策與資金的大力投入、軟硬體廠商的積極跟進、各地政府信息化建設的陸續展開……已成全球熱點的醫療信息化在中國同樣進行的如火如荼。與此同時,隨著中國醫療信息化建設的日益深入,具有中國特色的一些問題和需求也隨之陸續湧現,值得整個行業共同思考。
能否簡單「拿進來」?
美國在醫療信息化領域的成就全球矚目,Google、微軟、Intel和IBM等公司在醫療信息化解決方案方面的不斷創新,讓醫療信息化的應用與價值得以充分展現。然而,與國外發達國家醫療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較早且制度相應完善相比,目前中國醫療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一大難題是如何有效將醫療信息化模式與傳統的醫療模式相對接,在不顛覆現有模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業務成本。
目前,中國的一些知名企業均已開始結合中國特色的醫療信息化軟硬體解決方案研發,只有這樣、而不是簡單的「拿進來」,才更能符合中國各級醫療機構的信息化操作需求。據了解,國內軟體行業領導品牌東軟已經啟動致力於有效防控老年慢性疾病的信息化平臺,而剛剛中標新疆、湖南和甘肅等地衛生廳項目的同方電腦,也表示出醫療信息化如同教育信息化一樣,需要定製化解決方案的觀點。同方電腦商用業務負責人張偉先生表示:「中標各地衛生廳採購項目,能夠給同方電腦帶來豐富的實施經驗,這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完善並加速醫療信息化解決方案的創新與開發。」
是否一味選洋貨?
縱觀中國的各類採購項目,無論是政府、教育還是醫療等行業,都曾出現洋貨佔據採購主流的現象。就醫療行業而言,無論身兼重任的大型醫療設備、還是印表機等辦公輔助設備,洋貨都充斥於醫療行業的採購之中。具體到中國的醫療信息化建設,在以計算機為主體的信息化建設採購中,洋貨又將扮演怎樣的角色?
實際上,無論是醫療信息化還是教育等其他行業的信息化建設,都已呈現出向國貨傾斜的採購現象,其原因除去上述提到的解決方案本地化特色之外,國貨計算機產品在性價比、穩定性上的優勢隨著在各行業信息化建設中的廣泛應用而倍受好評。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的信息化建設仍處於初級階段,及時有效的售後服務是保障信息化應用有效開展的核心要素。張偉先生就表示:「同方電腦非常關注對於醫療用戶的售後服務,我們提出主動服務的理念,即主動上門培訓、主動定期巡檢等服務,最大化保障用戶信息化的穩定應用。」
醫療採購正當時?
政策的引導、財政的支持、軟硬體廠商的積極投入,中國的醫療信息化建設已經進入一個全速躍進的時代。此外,中國政府從傳統協議供貨模式到現行批量採購模式的轉變,也將進一步規範採購的制度與流程,保障中國醫療信息化的順利實施。
在批量採購的模式下,以同方電腦為代表的本土品牌,也將迎來一個重大的發展機遇,在與洋品牌相比具有極大性價比優勢的前提下,本土品牌基於更了解中國醫療行業現狀的解決方案創新,以及結合中國醫療行業實際需求的服務體系,都將使他們更能獲得醫療用戶的青睞與認可。
2011年,是新醫改規定的完成之年,這在預示著中國醫改收官之戰即將打響的同時,也標誌著其即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無論是面向中國醫療信息化的解決方案、還是創新的信息化產品組合、乃至更能貼近中國醫療行業實際需求的服務內容,無疑將有效提高醫院的運轉效率,並通過合理分配醫療資源等手段,真正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等核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