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粉福利是真的嗎(六粉同胞兄弟)
2023-10-23 23:45:22
北方人愛吃麵,南方人愛吃粉,潮汕人卻獨愛粿條。作為地道的潮汕人的我,來到美麗的昆明讀書,看到昆明好吃的餌絲、卷粉和米線,不禁對比起家鄉的米粉和粿條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的區別吧!
美味的粿條湯
潮汕人的心目中,粿條是除了粥和米飯之外的「第三主食」,每當不知道吃啥,來一碗粿條就對了; 潮汕粿條是廣東潮汕有名的漢族小吃,廣州人稱為「沙河粉」,潮汕人稱為「炊粿」、「粿仔」。這種小吃是用米粉漿薄層蒸熟晾涼之後,切條備用的小食半成品。
炒粿條
關於粿條和河粉的混淆,許多久居廣深的潮汕人更有資格感慨:其實他們並不是雙胞胎,最多就是同胞兄弟,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也永不嫌多,能享受到多一種好吃的,未嘗不是件幸運的事。
河粉
說到底,粿條和河粉的根本不同就在這米漿的比例上,可以說,廣州人更偏向於軟糯綿滑的口感,而潮汕人呢,更喜歡爽口清脆,例如一碗白粥,廣州粥是綿而入味,水和米相互交融,潮汕粥則是涇渭分明,米是米水是水,有點類似於泡飯。
廣州河粉
港真,粿條好吃還是河粉好吃,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鐘愛,出於家鄉情結,我是喜歡粿條多於河粉的,但這並不能證明誰就比較好吃,誰就比較厲害,也許隔壁老王炒雞喜歡河粉呢~
色香味(ˇˍˇ) 俱全的米粉,是用優質的大米浸泡再用粉碎機打成粉末,緊接著上鍋蒸好曬乾。
米粉
再經過潮汕雅姿娘的慧手做好即可享用~\(≧▽≦)/~啦啦啦(豬雜湯米粉)
豬雜湯米粉
讓我們來看看昆明的米線、卷粉和餌絲與粿條,河粉和米粉的區別吧~
米線(米粉條)又名米粉、米絲或米麵,是我國有悠久歷史的傳統食品,既可作為主食,又可作為小吃,是南方數省人們經常食用的米製品。米線是以直鏈澱粉含量在20%~25%、中等膠稠度的新鮮大米為原料,經過除雜、水洗、浸泡、碾磨、糊化、成型、冷卻等一系列十多道工序所製成的一種條狀的米製品。
米線
現當代的米線,由於機械化製作的帶入,已經與傳統方法製作有所區別。特別是南方各地製作的「米線(應該叫做米粉)」,已經與米線有所區別。米粉雖然形似米線,但實非米線,對於米線的定義,應該說以大米為原料,而米粉中由於添加了紅薯粉、土豆粉等原料(所佔比例也很多),使得口感,保存方式等都與米線有了很大的區別。從口感上,米線多為「水靈筋骨」,而米粉多為「柔綿筋骨」,米線入口較為滑爽,米粉入口較為粘糯。
米線有粗的和細的,雲南比較出名的有過橋米線,那湯那味那色調讓我久久不能忘懷~還有鵪鶉蛋放進高湯裡面過一會兒再去撈就不見啦,你知道它淘氣地躲去哪裡了嗎?答案自然是溶解在湯裡啦,讓米線的鮮味更加鮮甜喲~
過橋米線湯是用大骨、老母雞、雲南宣威火腿經長時間熬煮而成的。過橋米線由四部分組成:一是湯料覆蓋有一層滾油;二是佐料,有油辣子、味精、胡椒、鹽;三是主料,有生的豬裡脊肉片、雞脯肉片、烏魚片,以及用水過五成熟的豬腰片、肚頭片、水發魷魚片;輔料有來過的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蔥絲、草芽絲、薑絲、玉蘭片、氽過的豆腐皮;四是主食,即用水略燙過的米線。
過橋米線
大家比較熟知的是米線,卷粉也是米做的,它不象米線是圓柱狀的,它比較扁比較寬,有時候我更愛吃卷粉。卷粉也是米磨成米漿做的,不過比較薄,較粿條略寬。
雲南小鍋卷粉
雲南人習慣在把米線和卷粉當早餐。每天如果早起也會跑去食堂點一碗小鍋米線或者卷粉噠~
還有餌絲,略微比粿條厚,沒有粿條寬,口感比較韌有嚼勁,潮汕話是比較「濤」(第三聲)。
美食這件事,無分好壞,只分你心裡的偏好,可以不喜歡,卻不能不尊重,不僅僅是食物,其他亦如此吧。以上僅供參考謝謝大家的品讀,是不是看到美味的大米做的不同的米粉類食物,已經垂涎欲滴,那就找個時間好好去嘗嘗鮮喲,喜歡文章請讚一個喲~康桑思密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