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常規詳細教程(抽血小知識)
2023-10-27 15:58:55 2
1.抽血為什麼有空腹要求或限定時間?
為什麼要空腹抽血?空腹抽血是指在禁食8小時後空腹採取的標本,一般是在晨起早餐前抽血。我們所說的禁食指的是不攝入任何食物和飲料(含咖啡、茶水等)。空腹抽血是為了避免飲食成分和白天生理活動、情緒激動,對檢驗結果的影響,同時每次抽血均在固定時間也便於對照比較。要求空腹抽血最嚴格的就是生化項目裡的葡萄糖和甘油三酯了,因為任何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都會引起血糖的升高;而油脂的攝入會影響到甘油三酯的測定;抽血前一天進食高蛋白,高嘌呤飲食會引起尿酸或尿素氮升高,但對肌酐(肌肉在人體內代謝的產物)影響不大;含咖啡因的飲料會影響某些藥物和激素濃度的測定,也可使血漿游離脂肪酸濃度增加;另一方面,進食後,血中的脂質特別是甘油三酯的增加,可導致血清或血漿呈乳白色樣渾濁,這給測定帶來一定的幹擾,有時會花冤枉錢。
2.有暈血(暈針)史的病人採血怎麼辦?
暈血(暈針)是生理表現,更是心理現象,也可能跟體質、個體差異有關。有暈血(暈針)歷史的患者一定要告訴醫護人員,以便採取必要的安全防範措施。一方面請家屬陪同,另一方面要儘量避免患者緊張、飢餓、疲勞時採血,採血前醫生會對患者進行細緻耐心的解釋工作,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和恐懼心理,在採血過程中與患者交流,分散其注意力。另外,醫護人員的技術純熟、操作利索迅速也能減少患者的疼痛,防止暈血(暈針)的發生。但是如果暈針、暈血一旦發生,醫護人員會立即停止採血,讓患者靜坐休息,口服溫開水或糖水,患者一般在2~3分鐘即可恢復;如果有必要,醫護人員會採取進一步急救保障措施。
3.抽血後針眼處出現瘀青或鼓包是什麼原因,如何預防?
由於靜脈抽血時注射器不僅刺破皮膚表面,而且要扎入靜脈血管,所以皮膚表面的針眼並不一定與血管壁上的針眼在一個點上。按壓時僅僅用一根棉籤壓住了皮膚表面的出血點,並未能有效按壓住血管上的出血點,因此會出現滲血、瘀血的情況。正確的止血按壓應該是用棉籤壓住抽血處,將皮膚表面和血管壁上的出血點整體壓住,就可以避免血管繼續出血。抽完血後由於血小板還沒有凝固,血管針眼處仍在繼續出血,因此按壓時千萬不能揉,輕揉出血處不僅不能止血,反而會加速出血,效果適得其反。
正確的方法是只能壓不要揉。抽完血後一般要止血3~5分鐘,年齡大或血小板異常患者按壓時間應相對再長些。另外,如果袖子勒得過緊、上臂衣服太緊,導致血液回流不暢,也會引起滲血,影響血液正常回流。
4.我的標本會不會弄錯或者弄丟呢?
「醫生,這管血是我的,不要搞錯了噢!」其實可以完全放心,錯不了。現在,檢驗科用的是貼有條形碼的標本容器,並通過實驗室計算機系統(簡稱LIS系統)從檢驗標本採集、檢驗前處理、檢驗過程、檢驗結束到標本保存(一般保存7天)實行了全程監控,就好像是GPS導航儀一樣,隨時能夠監控到標本在什麼地方,現在處於什麼位置,共需檢測多少個項目,已完成哪些項目等等。檢驗科完善了檢驗前、檢驗中、檢驗後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對發出的每一份檢驗報告負責。
5. 那麼我們大家應該怎麼做呢?
抽血前一天,最好洗個澡,清潔手臂,這樣可避免傷口感染。
抽血前一天不要飲酒,保證足夠睡眠,儘量減少運動量。
不要穿袖口過小過緊的衣服,避免因衣服過緊引起手臂血腫。
抽血前可適量喝點水,放鬆心情,避免因緊張造成血管收縮,影響抽血。
抽血後用消毒過的藥棉壓緊抽血部位,不要揉,避免造成皮下血腫。如出現淤青,24小時後可用熱毛巾敷。
抽血後最好休息15分鐘,若出現頭暈、眼花、乏力等暈針症狀,應立即平臥,喝點糖水,待症狀緩解後再離開。
抽血後24小時內應保持手臂清潔衛生,儘量別洗澡,更不要洗桑拿。
大家有沒有學到一點點抽血止血的知識呢?
來源:水礦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醫院
編輯:謝孟融
一審:黃琬荻
二審:巫娜
三審:劉雲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