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幹部走基層徵文
2023-10-27 13:14:47 1
範文一
群眾路線一直是我們黨的重要路線,我們黨是在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繫、共同戰鬥中誕生、發展、壯大、成熟起來的。我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也是在黨的領導下,經過人民群眾的艱苦奮鬥取得的,可以說黨離不開人民,人民也離不開黨,離開人民群眾,就如同魚離開水,黨就無法生存與發展。我們的事業就不能取得勝利。
群眾路線觸及最廣的應該是基層工作者,這就要求我們基層工作者應該高度重視並堅持走群眾路線的方針。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種社會組織、社會群體的集合點,利益的交會點,各種社會矛盾的聚集點都集中在基層工作上面。因此如何做好群眾工作,堅持好群眾路線尤為重要。
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首先要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願望出發,認真履行職責,認真踐行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最大限度的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這是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最基本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增強群眾觀念,拉近群眾感情;切實了解群眾訴求,掌握基層民眾的民情民意;堅持為民辦事,積極的排憂解難;密切聯繫群眾,到群眾去,引導群眾,化解矛盾糾紛等等。
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其次要提高自己與群眾的溝通能力。要想做好群眾工作,就要與群眾建立良好的溝通協調關係,這是密切聯繫群眾的重要辦法。
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應提高自己的民主協商的能力,事實證明,民主協商是解決基層各種群體,利益等各種問題及矛盾的有效的舉措。
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還應提高依法辦事的能力,基層工作室處在社會生活的第一線,基層黨員幹部與群眾朝夕相處,是群眾了解黨、認識黨的「窗口」,因此基層工作人員在平日的工作是否秉公職守,是否依法辦事,公平公正,嚴重的影響到群眾嚴重黨的形象。因此要提高依法辦事的能力,也是新時期新形勢的要求。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就是要求黨了解群眾情緒,傾聽群眾呼聲,掌握群眾的要求和願望,制定符合人民群眾的路線、方針、政策。如果黨脫離群眾,黨就無法了解人民群眾的願望,黨和群眾的聯繫必然受到影響。因此堅持走群眾路線尤為重要。作為基層工作人員,更好堅持走群眾路線,並做好相關工作。
範文二
當前,在一些基層黨員幹部中,就如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還存在著一些認知誤區。究其原因,歸根結底,在於我們的一些基層黨員幹部沒有形成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實踐觀。
基層黨員幹部生活在群眾之中,具有貼近群眾的天然優勢。群眾高不高興,先議基層黨員幹部;群眾滿不滿意,先評基層黨員幹部;群眾答不答應,先問基層黨員幹部。基層黨員幹部只有更加融入群眾,才能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多樣化的利益訴求,從而有效地化解人民內部矛盾;只有更加融入群眾,才能理論武裝群眾,提高群眾,擔負起群眾生活的領導者、組織者,帶領群眾前進;只有更加融入群眾,先做群眾的學生再做群眾的先生,才能更好地發揚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
當前,在鎮街基層黨員幹部中,就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存在著一些錯誤的認知。有人說:「我就是群眾」。認為走群眾路線是處級以上領導幹部的事,基層黨員幹部身在基層就等於貼近群眾。在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中,或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在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問題時避難就易,興享樂主義之風;或者被動地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興形式主義之風。另一些人說:「我是幹部,你是群眾」。主動地在黨員幹部與群眾之間人為地劃出楚河漢界,形成「自我」與「他者」的對立,興官僚主義之風。還有人說:「教育在我,實踐為群眾」。認為走好群眾路線就是在於為群眾多辦實事,而教育學習是黨員幹部的事。更有甚者,抱著功勞簿,以學習為由遊山看水、杯觥交錯,興奢靡之風。這些觀點猶如雨后土壤中滋生的雜草,稍不留意,便會蔓延開來。究其原因,歸根結底,在於我們的一些基層黨員幹部沒有形成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實踐觀。
認識源於實踐,經過實踐檢驗的認識上升為理論,並指導於實踐。群眾路線不是陽春白雪,斯人長琴獨撫而曲高和寡;群眾路線不是水中月、鏡中花,徒有其表卻虛無縹緲;群眾路線不是老學究嘴中常念叨的形而上,故作高深然聽者寥寥。她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經驗總結:我們的黨之所以能取得革命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偉大勝利,並在改革開放時期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奔小康,群眾路線是一大法寶;她更是經過烈火淬鍊的真理鋼刀: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具體體現,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積極成果,在與各種理論思潮鬥爭中仍然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是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是順應群眾期盼、加強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重大部署,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大舉措。基層黨員幹部生活在群眾之中,具有貼近群眾的天然優勢。身邊的群眾不是枯燥的數字符號,而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是親人,是朋友。群眾高不高興,先議基層黨員幹部;群眾滿不滿意,先評基層黨員幹部;群眾答不答應,先問基層黨員幹部。
我們的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所代表的是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維護群眾利益,發展群眾利益,是我黨執政合法性的來源。基層黨員幹部只有更加融入群眾,才能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多樣化的利益訴求,從而有效地化解人民內部矛盾。
我們的黨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是誨人不倦的教師,而不是空有承諾的官僚主義政客。教育群眾,先要站在群眾之中代表群眾。基層黨員幹部只有更加融入群眾,才能理論武裝群眾,提高群眾,擔負起群眾生活的領導者、組織者,帶領群眾前進。
我們的黨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每一次黨的進步、國家的進步、社會的進步,都離不開群眾的歷史創造。基層黨員幹部只有更加融入群眾,先做群眾的學生再做群眾的先生,才能更好地發揚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
群眾的要求答不答得了?群眾的問題答不答得出?群眾的建議答不答得好?基層黨員幹部不僅責無旁貸,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中更要融入群眾,對雜草滋生的土壤進行常耕、常治。
20xx街道幹部走基層徵文
20xx群眾路線走基層徵文
20xx幹部走基層徵文選登
20xx年幹部走基層徵文範文
20xx最新黨員幹部走基層徵文
融入群眾,首先在於知行合一。
脫離實踐而純粹地開展教育,「路教」活動必然會流於形式,須知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都是實踐的。脫離教育而純粹開展實踐,「路教」活動難免會在各種思潮的攻擊下,在各種利益的博弈中迷失方向。基層黨員幹部的能力提升必須堅持教育與實踐相結合。歷史經驗和教訓表明,思想教育活動針對性強,有助於及時解決問題,掃除黨前進中的障礙。加強對基層黨員幹部思想教育,是解決當前基層黨組織「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首要抓手。教育不僅來自黨委組織,同時來自基層黨員幹部在引導群眾發展時的自我學習和自我教育;實踐不僅能使教育成果得以鞏固,同時在實踐中,黨員幹部才能真正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達到知行合一。
融入群眾,其次在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統一。
在向組織負責時,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在深入群眾時,既要充分尊重群眾的利益和首創精神,又不能忽視在服務中對群眾的指導和教育。要對群眾呼聲講全局、講整體、講長遠,對少數群眾不正確、不合理、不合情的意見和願望,不能簡單一應滿足了事,做到不唯下,不唯民。基層黨員幹部既要願當群眾的老先生,熱心地為群眾排憂解難,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又能甘當群眾的小學生,樂於在田間地頭不恥下問,以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感染群眾共同進步。
融入群眾,還在於建立健全制度保障體系。
群眾路線是一種民主政治參與模式,整個決策過程是一個周而復始、無限循環、黨員幹部與群眾不斷互動的過程,它需要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隨著各種矛盾形式的變換而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有的放矢。而在歷史上,在一些地方,一些基層黨組織中,群眾路線雖然被視為「黨的根本政治路線」和「根本的組織路線」,但在很大程度上卻局限於領導者的個人工作作風,往往隨著「一把手」的調離而「人走政息」。缺乏制度的和程序性的保障措施,教育實踐活動難免流於形式主義,黨員幹部就會以應付的態度做被動參與者,不聯繫工作實際,不針對自己的思想,空對空走過場,甚至否認黨的群眾路線的必要性。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黨的群眾路線從最初誕生於山溝溝裡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到建設時期的「兩參一改三結合」,再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的蓬勃發展,星星之火,業已燎原。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國夢」是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景。基層黨員幹部只有融入群眾,立黨為公的宗旨才會愈加牢記,執政為民的擔當才會愈加堅定,踐行群眾路線才會愈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