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首頂級絕美古詩詞聽雨(歷朝歷代的吟雨詩詞)
2023-10-27 17:35:50 2
問題:你最喜歡的寫雨的詩詞是什麼?你能自己寫一首嗎?
前言
古詩詞中寫雨的作品不勝枚舉,至於最好的是哪一首就見仁見智了,老街最喜歡的一首放在最後。讀到這裡,詩友們不妨先想一想自己最喜歡哪一首,猜猜看您的選擇和老街是否志趣相投。有興趣的不妨也寫上一首留言在文後,交流一下誰的作品最有味道。
話說回來,優秀的詩詞總是令人過目難忘,即使不能夠背誦,但是說起前言也能接上後語,老街先從最膾炙人口的一首開始。
一、最著名的吟雨詩
一說起吟雨詩,十個人有九個人會馬上吟出這首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這是杜甫上元二年(761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時的作品,經過了安史之亂時期的飄零以後,杜甫終於在成都找到了棲身之地。
清代學者浦起龍解讀說:「寫雨切夜易,切春難。「將雨和夜晚很容易聯繫起來,但是和」喜「聯繫起來就比較難。詩中雖然沒有」喜「字,但是喜悅的心情卻從詩句意境中透露出來。
二、這首求雨詩寫出了階級矛盾
中唐詩人李約有一首《觀祈雨》寫了百姓祈雨的故事:
「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
因為久旱無雨,百姓請來樂隊去龍王廟求雨,可是富豪權貴之家猶自歌舞昇平,而且還擔心下雨影響到樂器的音色。不由得讓人想起水滸傳中的一首詩: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
老街寫觀唐絕句時,讀到李約有一首《觀祈雨》時,用其韻寫了一首絕句作為讀後感:
祈雨歸來茅舍前,柳條無力灶無煙。臥中忽聽風雲起,卻是朱門飛管弦。
三、先秦的吟雨詩
詩經裡有不少寫雨的詩篇,老街錄入一首《國風·鄭風·風雨》:
風雨悽悽,雞鳴喈喈。既見君子,雲胡不夷。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雲胡不瘳。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這首詩前兩段是見不到情人的鬱悶,最後一段是溢於言表的喜出望外。《姜齋詩話》說過:"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這首詩是」以哀景寫樂「。
四、漢魏南北朝的吟雨詩
這一段時期寫雨的詩有兩首我比較喜歡,雖然主題不是寫雨,但是關於雨的描繪卻對後世影響頗深。第一首是陶淵明的《讀山海經·其一》,其中」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令人舒暢愉悅。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另一首是何遜的《臨行與故遊夜別》:
歷稔共追隨,一旦辭群匹。復如東注水,未有西歸日。
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相悲各罷酒,何時同促膝?
夜雨滴空階的意境是不是很熟悉?在後人的詩詞作品中不斷的被引用。
五、唐朝五代時期的寫雨詩詞
又回到了唐朝。關於寫雨的唐詩,除了」好雨知時節「以外,還有一首唐詩是小朋友都能背誦的,就是孟浩然的《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題目中嵌入雨字的名篇還有李商隱的這首《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前面講了浦起龍說:「寫雨切夜易,切春難。「這兩首和杜甫是相比可以看出,夜可以直接寫出來,但是心情的悲喜卻需要用曲筆寫出,通過意象的描寫婉轉表達出來。例如孟浩然的《春曉》一喜一悲,聞啼鳥是一種歡快的心情,知花落又是一種莫名的惆悵。
唐詩太多,就寫這幾首吧。下面說一下唐朝寫雨的詞,溫庭筠《更漏子·玉爐香》: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溫庭筠這首詞是男性以女性口吻寫的思婦之詞。三更雨, 空階滴到明,是不是很熟悉?溫飛卿化用了何遜的」夜雨滴空階「:秋雨滴落在無人的石階上,一直到天明。連綿不停的雨水,正如她的離情連綿無盡。
說道詞,總不能落下了一代詞帝李煜,《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暮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寫的是寒雨,讀到的卻是」血淚「,李煜後期的詩詞寫盡了國破家亡的落魄悽涼。李煜作了俘虜北上渡江時還有感寫過一首七律,因為被詞名所掩,很多人沒有注意到。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場。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臺殿已荒涼。
雲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閒坐細思量。
詩人心情鬱悶時,詩中總少不了有悽風寒雨的意象。
註:李煜這首七律,也有記載是吳(南唐前朝)讓皇楊溥詩,題作《泰州永寧宮》。
六、宋朝寫雨的詩詞
以上的一些作品大多主題不是寫雨,其背後或有寄託,或是起興而抒情。蘇軾有一首詩把一場來去莫測的風雨寫得十分生動: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
陸遊有《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其中第二首也是耳熟能詳的佳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宋朝的詩雖然成就極高,但是因為在唐詩的陰影之下,所以在後人的眼裡沒有宋詞那麼輝煌。王國維說:一代又一代之文學,唐之詩、宋之詞.....下面錄入兩首寫雨的詞。
柳永有一首羈旅之詞,《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杆處,正恁凝愁!
柳永是北宋婉約詞的大家,雖然柳永常常被當時的士大夫譏諷貶低,但是這首詞卻被一向鄙視柳詞的蘇軾也讚嘆「此語於詩句不減唐人高處」。
李清照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南渡以後,嘗盡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痛。細雨如愁,點點滴滴,無盡的哀傷悽涼圍繞著秋夜寒窗下的詩人。
七、納蘭性德的吟雨
」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的納蘭性德也喜歡寫雨,大概有幾十首詞中有」雨「字。
又到綠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連天無意緒,雁聲遠向蕭關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明日客程還幾許,沾衣況是新寒雨。
納蘭性德和唐朝的李賀、王勃一樣,都是成名甚早卻英年早逝。這首《蝶戀花·又到綠楊曾折處》也是羈旅之詞,不過出身豪門仕途一帆風順的納蘭可不是落魄的柳永可比。但是詩人們總是這樣,只要有離情別緒總是帶出一點悲傷的調子。
結束語
在眾多的吟雨詩詞中,老街最喜歡的還是蔣捷《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竹山是南宋末年的詩人, 這首《聽雨》寫的不僅僅是雨,表面上是個人的悲歡離合 ,實際是國破家亡之恨。蔣捷的《聽雨》用詞作來抒發黍離之悲、銅駝荊棘之感。
古人吟雨的詩詞作品,比較少見像杜甫」春夜喜雨「的快樂和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的颯爽。老街平時也邯鄲學步寫幾首,深感寫哀景易於寫樂景。特別是雨這一意象,天生就容易讓人感覺悽清沉思安靜。
下面錄入幾首老街以前寫過的幾首絕句,拋磚引玉,歡迎詩友們賜教。
《春雨》一組:
湖面無風似鏡磨,欲尋釣叟唱漁歌。扁舟一葉汀洲去,春雨桃花此處多。
燕燕於飛春雨疏,江峰草色有中無。雲煙孤棹高還沒,一眺如簾鋪細珠。
春雨瀟瀟柳岸平,離歌寒瑟共潮聲,孤蓬流水魂銷處,不盡黃昏倚晚晴。
寒梅有意恨遲遲,徑草無心夢不知。 種霧清風忽欲醉,一年春雨悄來時。
@老街味道
為唐朝詩人排座次 你會怎麼排前十名?這十位你認可嗎?
春花秋月何時了 不同時期虞美人風格各異 填詞時要注意什麼?
唐詩宋詞裡的名勝您去過幾處 創作吟詠古蹟的詩詞要注意這幾點
幾首鄉愁詩細細品味 變平庸為卓越 詩人功力高低見於此處
誰說李白不寫格律詩?從《贈孟浩然》說起 如何作一首五言律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