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的習俗端午節(五月初五端午節)
2023-10-19 19:48:05 2
節日的習俗端午節?端午節;中國傳統節日(點擊連結前往觀看視頻,內容大致一致),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節日的習俗端午節?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節日的習俗端午節
端午節;中國傳統節日
(點擊連結前往觀看視頻,內容大致一致)
五月初五,正中之日,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五節、天中節等,集拜神祭祖、祈福闢邪、歡慶娛樂一體的民俗大節,源自於對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
《路史》相關記載:「天皇氏驤首、鱗身」。
《易緯通卦驗補遺》稱:「天皇氏之先,與乾曜合德。」此言天皇氏祖先與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極為崇高。
《河圖》:「五龍見教,天皇被跡。」榮氏注曰:「五龍治在五方,為五方神。」
《春秋命歷序》:「(五龍)父子分治五方」。
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於正南中央,處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經·乾卦》第五爻:「飛龍在天」。端午是「飛龍在天」吉祥日。
端午節是龍的節日,龍及龍舟文化始終貫穿在端午節的傳承歷史中。端午文化充分體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它還有著有著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與春節一樣,其習俗蘊含著祈福、消災等文化內涵,寄託了人們一種迎祥納福、闢邪除災的美好願望。
其中有鑄陽燧:東漢王充的《論衡》記載了端午節「鑄陽燧」的禮儀習俗:「陽燧取火於天,於五月丙午日中之時,消煉五石,鑄以為器,摩勵生光,仰以向日,則火來至,此取真火之道也」。
還有掛艾葉菖蒲榕枝、扒龍舟、採藥、食粽、五彩絲線、浸龍舟水、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等等...
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後人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據傳,當時吳越先民以「龍」為圖騰,而且每年在端午這天,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其中有一項活動便是在急鼓聲中以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面上作競渡祭龍神,也給自己遊戲取樂,這便是龍舟競渡習俗的由來。
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高懸於正南中天,處在「正中」之位置,喻事物處於最鼎盛狀態,乃大吉大利之天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