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忠仁書畫作品欣賞(谷士東收書畫之美)
2023-10-22 07:31:00 3
谷士東:收書畫之美 藏民族之魂
——濟寧收藏家谷士東的收藏苦旅
人生的路有多長,只有奮進者知道;人生的夢有多少,只有追夢
者清楚……30多年前,正是一個痴迷字畫、愛好收藏的夢,將一名農村少年引上了字畫收藏之路……
他愛字、愛畫、愛文化,愛得披星戴月,愛得魂不守舍,大凡與字畫文化有關的藏品,他都時刻關注,並想方設法收入囊中悉心珍藏……
如今,30多年過去,業以年屆半百的他,依然忙,依然忙碌著他的收藏之夢,只不過他把夢追成了事業,把曾經的那個收藏愛好者收藏成了遠近聞名的收藏名家,把散落在民族文化長河中的文化碎片拼結成了文化版圖,並把守衛民族文化版圖淬鍊成了一種責任和擔當……
他,就是濟寧知名收藏家——谷士東!
書畫之戀 農村少年試水收藏
《任城區志》(1996-2013)中收有對谷士東這樣的介紹:谷士東,男,1971年11月出生,濟寧市任城區人,著名書畫收藏家,濟寧東潤書畫社社長。出身書香門第,頗愛筆墨丹青。多年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地方書畫產業,赴全國各地拜訪名人名家,搜集名人書畫,進一步豐富館藏。享有「中國收藏看故宮,濟寧收藏看士東」的美譽。
收藏作品主要有唐代佛頂尊勝陀羅經大經幢原刻石,清初名家王武《萱草圖》,清乾隆戲曲家、地理學家許鴻磐《古文約》手稿本四卷,清金石名家孫文楷初寫定稿本《稽庵古印箋》二卷本,考古學家李發林舊藏武氏祠精拓漢畫像石拓片63張、濟寧全漢碑拓片、四山刻石早期精拓全套等古文拓片。另收藏馬星馳、劉枕青、孫育孺、劉之、劉汶農、陳金言、黑伯龍、嶽祥書、魏啟後、陳立夫、梁樹年、楚圖南、羅工柳等一大批現代名家大作。
文字不長,約350字,但卻高度概括了作為收藏家的谷士東的收藏軌跡。
其實,大凡到過濟寧東潤書畫社的賞家都清楚,這裡所記錄的收藏家谷士東的藏品不過是冰山一角,冰山的主體要大得多,藏品也豐富得多。不過,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這冰山一角,剝繭抽絲般地向前追溯,直至找到他的收藏之根、收藏之緣與收藏之魂!
濟寧市任城區,舊稱古任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也是詩仙李太白的久居之地。1971年,谷士東便出生在任城區李營鎮(現為李營街道)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家庭。作為農村少年,谷士東與其他農家子弟其實並沒什麼兩樣,但他卻天資聰穎,尤其對文化有著天賜般的喜愛與憧憬。
那時,谷士東的舅舅在濟寧工藝美術藝術廠工作,家中的堂屋裡便掛滿了字畫:山水、人物、花鳥……林林總總,行雲流水,蔚為壯觀。透過那山、那水、那人、那鳥,谷士東發現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就是那不一樣的世界,吸引著他的目光,浸潤著他的心靈,潛移默化著他的成長,使他鬼使神差般地與書畫結下了不解之緣!
為了破解書畫的美之根源,在同齡小夥伴們追逐打鬧、上房揭瓦的野趣間,谷士東卻騰出身來,獨守一方孤靜,把自己關在黑屋子裡展紙,運筆,描紅,並四處尋找那些字寫得好、畫畫得好的出名秀才。
書畫讓他痴迷,更讓他眼快腿勤,果不其然,年僅十幾歲的谷士東,終於找到了濟寧一位上了年紀的老秀才,因看人家字寫得漂亮,便三天兩頭拎點東西上門「求字」,老秀才念其上進,感其心誠,每次必揮毫相贈,不知不覺間竟硬生生收藏到了一百多幅.
那一百多幅墨寶,儘管現在看來成色一般,但那個時期的谷士東卻如獲至寶,日夜品賞。嚴格來講,那時的谷士東,還只是單純的書畫之戀,與真正的收藏之旅還隔著一段不小的距離,直到16歲那年偶然邂逅的三幅書畫作品,才讓谷士東真正開始了他的收藏之旅,不,應該叫收藏苦旅!
收藏可不像過家家,開口能哭,閉口能笑,收藏是需要成本的。在谷士東的理解中,收藏更像是一場橫刀奪愛的逐夢遊戲。物伴擺在那裡,你喜歡,人家也喜歡,要把他人的愛物收入自己的囊中,必得開出讓愛物主人眼動心跳的價碼。加之古訓中又有「君子不奪人之美」的警世醒言,更要使藏家付出內疚與價錢雙倍的糾結!
當年的谷士東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當他偶然在濟寧一位老先生那裡看到了三幅精美的書畫作品,眼就直了,心就亂了,正像熱戀中的情侶,智商立馬歸零……可對方開價一千多,90年代,對於一個農村少年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可為了那三幅早已讓自己心亂神迷的書畫作品,谷士東只得鼓足「拼著一身刮敢把皇上拉下馬」的勇氣,不得不瞞著家人偷偷賣掉了兩畝地的土豆,硬是橫刀將老先生的三幅愛作奪下陣來!
有道是自古英雄出少年,英雄從來不問出處,儘管橫刀立馬者已有其人,但橫刀奪愛者也不乏其輩,當時的少年收藏愛好者谷士東便榜上有名!
橫刀奪愛!像電影中的搶親,又似小說中的初戀,在衝動中智商一度歸零的谷士東,用兩畝地土豆的代價,為自己的收藏之旅舉行了一個特別的奠基禮!
「這三幅作品現在還在我的收藏庫裡!」谷士東感慨萬千,淡定地笑著,像談著往昔的記憶,又像講著昨天的故事,看來靜好的歲月,早已把那段衝動定格成了揮之不去的人生傳奇!
英雄肝膽 大義追夢民族之魂
談到收藏,就避不開字、書、畫、印、碑、鼎、陶、瓷、金石篆刻、刀劍矛盾等等承載文化與文明的載體,關於文化與文明,我覺得濟寧市文學藝術聯合會現任主席張作昌先生,在受邀濟寧讀書協會和郭玉會長時的一篇取名《文化的河流》的講稿,說的極為透徹,他在講稿中這樣說道:
「我們經常說中華文明、西方文明、伊斯蘭文明。文化和文明到底是一個什麼關係呢?文化和文明這兩個詞的意義有很多重疊、相近的地方,但也有所不同。
「文化涵蓋文明,文明是文化發展的較高階段。有了現代人類的活動,也就有了文化,但初期的文化簡單、粗糙、低級,隨著人類的進化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文化也逐漸提升,逐步進入到文明的萌芽期、孕育期,然後進入文明時代,文明程度越來越高。
「文明是文化發展的高級階段,是文化發展的成熟期、提高期,這樣的文化就叫文明。」
文明是文化發展的高級階段!有了這樣的判斷,收藏的意義便躍然紙上。為愛好而收藏,用於個人或一個小圈子的人們品賞把玩,此應為收藏的初級階段,不入大雅之堂;為責任而收藏,拼盡全力收天下文萃而藏之,為國家為民族為故土為後人繪織一幅繁榮昌盛的文化圖卷,讓子孫後代能夠透過圖卷的長廊,走進500年前的故國,探訪2000年前的先人,此應為收藏的高級階段,頗有千秋之功!
谷士東的收藏飽含著忠義、俠義、大義,無疑屬於後者!
為了能收藏到更多可心的作品,谷士東在九十年代便開啟了自己艱辛的創業之路。經過20多年的積累,現已成為濟寧洗化營銷行業的領頭羊。他的萬客隆洗化,在「中國化妝品百強連鎖」中榜上有名。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寬鬆的經濟無疑有益於收藏的進行,但谷士東坦言,對於很多作品來說,你的眼界遠比金錢來得更為重要。曾經為了幾本乾隆時期手寫本的冊子,他滿懷虔誠之心,幾乎每天都要上門拜謁藏品的「主人」,表面上是走親訪友,實質上是咬定青山。
精誠成至,金石為開。藏品主人被谷士東的收藏大義所深深感動,又專門派人到他的東潤書畫社明察暗訪,見他的收藏環境和收藏意志確實優於自己,將國寶交付這樣的收藏家收藏,可確保萬無一失,也就心悅誠服地和平成交!
民國時期,濟寧有一位書畫家劉之老先生,他的字畫在當時來說具有承上啟下的意義,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社會價值和歷史價值。在一次偶然境遇中,谷士東發現了劉之老先生的作品,不禁欣喜若狂,按捺不住收藏的欲望,意欲收藏之,但收藏者開出的價碼卻讓他望而卻步。
「雖然劉之先生的作品很好,但當時來說知曉的人很少,可對方卻開出了一個大師級作品的價格。」谷士東說。
後來得知藏家手裡有不少劉之老先生的作品,谷士東靈機一動,對藏家說:「打個折扣,我全拿走!」藏家擔心付款問題,谷士東說:「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錢貨兩清!」由於手頭資金較緊,谷士東不得不請朋友幫忙,因他長期經營實踐的良好信譽,很快便籌措齊整,與藏者擊掌成交!
作為收藏家,谷士東是因喜好收而藏之,並不像其他生意人拿藏品做投資,20多年間,他陸續收藏了300多位藝術家的3000多件藏品。
現如今,已走過30多年收藏路的谷士東,依然愛著,苦著,樂著,並一路繼續堅定地走著……收藏,表面上看是以錢易物,以為有錢便可以盡收天下,其實不然,對此,谷士東有著異於常人的深刻感悟,他坦言:
「收藏有境界,花5000買來,懸於客室或書房,增雅添趣,不盡其樂,這叫風雅之好,堪為謙謙君子;傾盡囊中所有,盡收天下寶玩,騰室敬之,建樓藏之,最終獻與國、捐與民,這叫肝膽相照,敬為英雄大義!」
正是為了這看似尋常的「獻與國、捐與民」,谷士東一刻也沒有停頓自己的腳步,他不惜南下上海、北上京都、樓蘭尋夢、敦煌追古……足跡踏遍大半個中國,這位30多年前的農家少年,自小吃中國飯、喝中國水、學習中國文化、感受中國力量,他深深感受著渾身上下脈管裡所激蕩著的中國基因和中國文化……在他看來,身為中國男兒,首先要自立自強,然後在自立自強後為祖國為家鄉為夢想,敢於肝膽相照,敢於物我兩忘!
(王長鷹 )
2021年9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