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別人留條路
2023-10-06 23:48:14
淖明湖南岸有個歸屬浮明縣的小鎮,富庶無比。這一年,湖北岸受了蝗災,大批難民紛紛湧到小鎮來。小鎮南端有個族長,人挺善良,他囑咐本族人丁,說大災面前,人們特別需要幫助,咱儘量給安排點事做,就當勻一口飯給災民們活命。
災民中有個叫萬儉謙的中年人,帶著妻子住進了一間倒塌的土房。萬儉謙這人,手不能提籃,肩不能挑擔,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急得族長直搓手,問了半天,萬儉謙說:「我想徒手創業。」
徒手創業?大家以為他一定是餓出了毛病,滿嘴說胡話吧,安身立命的地方都沒有,錢更談不上,他拿什麼創業?萬儉謙說,他會殺鴨子。殺鴨子也算技術嗎?族長一想,決定先讓他試試看。萬儉謙先把水燒開,順手從地上抓起一隻鴨,只見他從袖子裡掏出一隻小瓶兒,往鴨子嘴裡灌了點什麼藥水,然後手腕輕輕那麼一抖,沒看清怎麼回事,鴨子的鮮血就濺了滿地。丟進瓦盆裡,只用半瓢開水轉圈一澆,三下五除二,鴨毛被褪得溜光,緊接著往砧板上一拍,還是沒看清楚怎麼回事,萬儉謙已經把鴨子開了膛,一把將內臟掏了出來,半袋煙的工夫,一隻活蹦亂跳的鴨子變成了乾淨的白條鴨!
姓萬的果然出手不凡,鴨子殺得乾淨利落,族長大喜。原來這裡養鴨子的村民居多,當地製作出各種風味的鹽水滷鴨名聲遠揚,生意很是興旺,苦的是殺鴨,尤其是褪毛費事,如今遇上這種快捷能手,做滷鴨的還不擠塌他那破土屋?族長便問:「你小瓶裡一定是秘方,別人比不了的。殺一隻鴨子收多少銅板?」萬儉謙回答:「一文不取,只要把鴨血、鴨腸留下就可以了。」人們平時自己殺鴨,把鴨子按在木砧上,一刀剁下腦袋,順手一扔,任它掙扎到死,鴨血無人收取;至於鴨腸,那麼細小的東西,翻過來,再洗淨糞便多不容易呀,全是扔掉,沒人當回事的。這樣,萬儉謙殺鴨等於白幹,許多掌柜的都痛快地跟這個笨蛋籤了約。急得族長直搓手,族長強調他小瓶裡裝的秘方,就是強調他多收加工費,而這傻子卻只要人家扔掉的廢料,他還創業,指望什麼?
可是萬儉謙有自己的規矩,每天日出時分,他按照籤約的次序,親自上門把鴨子裝入竹籠,過了秤挑走,少時送來,由鴨主確定並無以大換小或者是以瘦換肥的行為,就算完成任務,接著挑走下一家的。如此一天往返四次,殺百十隻鴨子。
整天忙忙碌碌,免費殺鴨,他萬儉謙分文不取,拋開創業不談,兩口人吃什麼穿什麼?族長擔心死了,就去偷偷觀看,見萬儉謙的婆娘到河裡把鴨腸翻洗得乾乾淨淨。族長糊塗了,莫非他夫妻倆靠吃鴨腸充飢?這東西怎麼可能替代糧食呢。他幾乎累破了腦袋,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萬儉謙殺鴨殺了幾個月後,滷鴨街上一排挨肩搭臂的店鋪中突然多出一家買賣,站櫃檯的不是別人,正是萬儉謙和他老婆,招牌打的是「謙記鴨糕」,賣的是一方方深紅色的「豆腐」,嘗一口,味道鮮美無比,價格卻很便宜。萬儉謙的老婆一邊殷勤地招待顧客,一邊耐心地講解,說這鴨糕回家可以立即切來佐酒,也可以做湯、烹炒。他們家的鴨糕製作時佐以草藥,有補血、清血、解百毒的功效……恰巧當地有個腳夫勞累過度,不時喀血,家裡窮得連便宜的鴨糕也買不起,萬妻便每日賒他一方鴨糕,吃了半月,竟然不再咳血,臉色也泛起紅暈。這消息一傳開,鴨糕登時供不應求,賣滷鴨的掌柜們一打聽,族長笑呵呵地揭了謎底,敢情這「鴨糕」的主材料竟是千百年一直當廢物扔掉的鴨血!掌柜們氣得直翻白眼,怪不得萬儉謙免費幫助殺鴨,老話說無利不起早,這小子含而不露地白賺鴨血,撿了大便宜!再細細一訪聽,那萬儉謙做鴨血糕也是費了周折的,他白天殺鴨,夜裡把鴨血做糕,清晨,先讓娘子就近挨家挨戶贈送,以至於鬧市區根本不知道。待大家嘗出了滋味,才陸續上門購買,小兩口漸漸積攢了一點錢,這才光明正大地盤下了這所鋪子。
讓一個外鄉乞丐做成了無本生意,現在跟他們平起平坐,族長欣慰,滷鴨老闆們覺得丟了面子。正煩惱著,謙記鴨糕又推出了「謙記鴨腸」,原來,萬妻把鴨腸洗淨並非當飯吃,而是以特殊方式醃製,待鴨糕站穩了市場,又把鴨腸並肩推出,味道異乎尋常地誘人,比鴨糕賣得更火!
這可真是咬人的狗不露牙。眼見得萬儉謙獲得的利潤比賣滷鴨的還高,掌柜們聚在一塊商量,都是那族長引狼入室。今後不用他萬儉謙殺鴨子了,想要咱的鴨血、鴨腸,那得掏整隻鴨子的錢,看這個白眼狼拿什麼支撐下去。
族長有些慌張,正思量如何出面調解呢,誰想萬儉謙乾脆自己收購鴨子,取出鴨血、鴨腸。鴨子更不能拋棄,索性做出「謙記滷鴨」,以滷鴨為主,鴨糕、鴨腸反而成了陪襯。「謙記滷鴨」更是比任何一家做的口味都好,所以,他店鋪門板一拉,跟前早已站起了長隊。
族長樂了:「君子路後來走。你們不遵前人訓教,這叫自食其果。」同行們悔得恨不能抽自己的嘴巴。本想把他擠兌滾蛋,豈料反而逼出了一個品牌。照這樣賣下去,姓萬的三五年便可以爆發!萬幸的是,萬儉謙是個好吃懶做的主兒,他的規矩是日出為號,每天只賣一個時辰,到時候堅決收攤,鴨子賣不完,寧可送鄰居。掌柜同行們鬆了口氣,背後嘲笑,真是命中八尺,難求一丈,憑著大把的銀錢不賺,這乞丐胚子天生是個受窮的命。
聽到這些議論,族長也沉不住氣了,他找到萬儉謙:「沒你這麼做生意的,哪有每天只賣一個時辰的?」老萬笑笑:「夠過的就中,錢多少是多?」
這乞丐不但懶,還死板得讓人匪夷所思。一天,剛把門板打開,外面大雨傾盆,路上積水過膝,一個行人不見,哪裡有買滷鴨的?大雨直下了一個多時辰,好歹盼到雨小下來,一些顧客打著傘趕來謙記鋪子前,想買他的滷鴨回去待客,卻見萬儉謙已經開始上門板了,案上放著的鴨子一隻沒少呢。
沒開張打的什麼烊呀?顧客們越聚越多,紛紛譴責他不尊重大夥的心思,趟著水,頂著雨來一趟容易嗎。萬儉謙不慍不火,站在街上泥水中一個勁地衝大家作揖:「各位客官,在下並非不知道銀子好用,也決非不識大家的賞識、抬舉。可是我事先規定的時辰到了,這跟天下不下雨、生意開沒開張沒有關係,重要的是生意人的承諾不能不算話。諸位還是到鄰家買吧,我的高鄰們是不計較時間的。今天在場的各位我都記下個大概,明天再來時,小人必有優惠。」說罷,萬儉謙賠著笑臉離開,卻把沒賣出的鴨子送給了左鄰右舍。
顧客們不願意白跑一趟,況且有的確實急用,便就近照顧了旁邊鋪子的生意。族長看到眼裡,急在心上:這個傻貨,見到錢財抬腳踢,他到底哪裡出了毛病?
半個月眨眼過去。
這天,恰趕上萬儉謙馬上就要上門板的時候,鋪子外來了一位走江湖的郎中,在櫃檯前稱了四兩鴨腸,卻並不走開,把包鴨腸的紙展鋪在櫃檯上,掏出腰間酒葫蘆,就地喝酒。萬儉謙不好意思跟外地人說打烊的事,只得隔櫃檯陪人說話。
郎中奇怪:「掌柜的這是做的哪門子買賣,天不晌就賣光了,是不是準備的貨源不夠?明天多準備點兒。」
「客官您有所不知。」萬儉謙壓低聲音,「小人經營鋪子兩年多了,從來只賣一個時辰,過時不候的。」
「那是為什麼?」郎中吃驚地瞪大了眼,「在下走南闖北,這樣的經營方式前所未聞,掌柜的可否賜教一二?」
「沒有什麼。」萬儉謙嘆了口氣,「我一個逃荒難民,身上一個銅錢都沒有,如何創業維生?當初蒙鄉親們照顧,把鴨子讓小人宰殺,這才漸漸有了今日。知恩圖報,所以小的生意再興隆,也斷不敢貪多,是要給同行們留條路啊。」
原來如此。那郎中點點頭,走了。
第二天,萬儉謙門板一開,左鄰右舍的買賣人都聚到他這兒,衝他行禮。敢情昨天那位郎中是族長的親戚,族長搞不清萬儉謙的異常舉動,就委託郎中來套套實底。族長得知實情,感動得老淚橫流,立即告訴了鄰居們。大家事先猜測過一百種可能,唯獨沒猜著的是,這個受他們排斥的外鄉人,在財源的誘惑前,卻沒忘記給他們留條路!
轉過年來,權傾朝野的大奸賊魏忠賢滿門遭抄,天下人人稱快。此時,一騎快馬馱著位信使,手持文書來到這個鎮子,說是奉命查緝要犯魏雙,此人是個廚子,做得一手宮廷菜,有知情者,賞銀50兩。不是沒有動心的,但各自心中有數,假如貪圖這點銀子,那可要引起公憤,即使本人逃得出去,祖墳非讓人掘了不可!信使在鎮上待了兩天,一無所獲,只好去別處打聽了。
信使一離開,關了兩天門的謙記鋪子再次開張。族長帶著許多老同行、老顧客過來慰問:「信使要找的人,必是您萬掌柜吧?」
萬儉謙含笑默認:「實不相瞞,我正是魏忠賢的大廚。東家賜名魏雙。萬儉謙,萬減千,不就是魏忠賢九千歲的諧音嘛。」
萬儉謙說,魏忠賢得勢時,窮極奢侈,暗地裡跟皇宮較勁,這才逼出了他一手好菜餚。這樣的貪官,怎麼會有好下場?魏雙知道魏家必敗,更是看厭了官家那種腐化行為,因此悄悄溜出皇城,隱姓埋名到南方躲避。不想半路遇到強盜,所帶盤纏全部被搶,只落得身無分文。他一個廚子,離開馬勺別的玩不轉,又擔心暴露手藝被老魏的走狗們識破,這可怎麼辦?
萬儉謙決定徒手創業。他擅長做鴨,其手藝說甲天下毫不誇張,可憐沒錢,買不起鴨子。因鴨血、鴨腸一直都是丟掉的,這萬儉謙靈機一動,豬血、雞血、豬腸子能吃,鴨血、鴨腸怎麼就不行?他想出了殺鴨子賺血、腸的主意,又悄悄賒購了佐料,逐漸有了銷路。本來,他只想做鴨血、鴨腸維生,然而,殺鴨子的路子堵死了,他只得改做全鴨……
「朝廷四處尋找,並不是要投我進監獄。」萬儉謙感嘆道,「新皇帝仰慕魏賊的口福,想把他的廚師弄進皇宮做御廚,可我早厭倦了。」
一席話聽得同行們羞愧難當。人家萬儉謙不愧是見過大世面的人,胸懷就是寬廣,面對同行們的擠兌,他反而以德報怨……老話說,君子留路後來走,他一念之善,不但保護了同行的利益,更是救助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