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及利亞文化(非洲印象之奈及利亞的風俗文化)
2023-10-13 13:02:12 4
上靠譜的平臺,找靠譜的海外工作,歡迎關注「外聘網」
奈及利亞全國面積92、38萬平方公裡。主要有豪薩人、約魯巴人、伊搏人、富拉尼人、伊比比奧人等。
奈及利亞首都為阿布賈,貨幣為奈拉,官方語言是英語,主要民族語言有豪薩語、約魯巴語和伊搏語。
作為非洲文明古國之一,素有「非洲黑人文化誕生地」的奈及利亞保留有很多禮儀文化。
奈及利亞人性格直爽,待人真誠,熱情好客,講究禮貌,注重禮儀。
在商業交往活動中,奈及利亞人見到外國客人,一般會主動打招呼,握手致意,熱情問候對方:「近來好嗎」、「身體好嗎」、「工作好嗎」、「家庭好嗎」、「父母親好嗎」、「孩子們好嗎」等。
奈及利亞人在社會交往活動中,對男性客人多稱為先生,熟悉者可稱為朋友或兄弟,有的人對年長者或地位高的人稱為爸爸;對於女性多稱為夫人、女士或者小姐,有的人對於年長的女性或地位高的人稱為媽媽。
奈及利亞人等級觀念分明,下級對上級多稱職銜、學銜或者軍銜。外國人稱呼奈及利亞人,一般要在姓氏前冠以先生、小姐、夫人和頭銜等尊稱。
奈及利亞人在施禮前,總習慣先用大拇指輕輕地彈一下對方的手掌再行握手禮。
奈及利亞豪薩人與親密好友相見,表示親熱的方式不是握手,也不是擁抱,而是彼此用自己的右手使勁拍打對方的右手。
晚輩見長輩要施禮問安。一般情況下,要雙膝稍稍彎曲一下,向前躬一下身子。平民見酋長,必須先脫鞋走近酋長,然後跪下致禮問安,在酋長沒下命令的情況下是不能隨便站起來的。
奈及利亞有許多部族,其習俗與文化傳統有很大差別,所以他們的生活方式也截然不同。
到奈及利亞人家中做客,應事先約定時間,選擇主人方便的時間,並要按約準時抵達,屆時主人會在家中恭候。未受到邀請,一般不可貿然到當地人家中。即使受到邀請,也不可隨意亂走亂看,不可打聽主人的工資收入或幾個妻子等。
談話中應迴避宗教話題,恰當的話題是有關奈及利亞的工業成就和發展前景。奈及利亞人還喜歡談論非洲的政治活動,特別是他們對非洲統一組織、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以及其他非洲國家所作出的貢獻。
奈及利亞人在交談中,從不盯視對方,也忌諱對方盯視自己,因為這是不尊重人的舉止。
他們認為左手是不乾淨的,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否則便是對人的挑畔和汙辱
他們忌諱「13」,認為「13」是厄運和不吉祥的象徵。
奈及利亞伊博人對來訪客人,若遲遲不端出柯拉果,就是表示拒客,識相的客人就該趕緊告辭,免得發生不愉快。
已婚婦女最忌諱吃雞蛋。她們認為婦女吃了雞蛋就不會生育。因為雞蛋的外形似零,所以禁吃。因此不要在奈及利亞不要拿雞蛋給已婚婦女吃。
奈及利亞伊薩人認為食指是不詳之物,無論誰用右手的食指指向自己,都是一種挑釁的舉動;若是有人伸出手並張開五指對向自己,更是粗暴地侮辱人的手勢,相當於辱罵祖宗。這些都是令人不能容忍的。
奈及利亞實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周六、日為公休日。
法定假日包括: 1月1日,新年;
4月6日,耶穌受難日;
春分月圓後的 第一個星期日,復活節;
5月1日,勞動節;
5月29日,民主日;
10月1日, 國慶節/獨立日;
12月25日,聖誕節;
12月26日,禮盒節;先知穆罕默德 生日、開齋節和宰牲節為穆斯林假日,時間不固定,由尼聯邦政府提前通知。
Durbar 節(杜巴爾節)
奈及利亞北部最古老、最重要的節日,在邁杜古裡、卡諾、扎裡亞、卡其納州最為流行,最初是為了紀念古代王國之間的戰爭,內容是戰士遊行向埃米爾展示忠誠和戰鬥力,該節往往意味著齋月的結束。
Eyo節(埃約節)
拉各斯地區最重要的約魯巴節日,也是現代巴西狂歡節的源頭之一,節日持續24天,主要是向拉各斯的土王致敬。
Osun-Oshogbo節(奧孫節)
奧孫節每年7月到8月在奧孫州舉行,成千上萬的奧孫崇拜者參加,為了紀念河流女神Oshun。
Argungu捕魚節(阿貢捕魚節)
該節起源於1934年穆阿祖蘇丹的訪問,該節日主要流行於凱比州和索克託州,主要在每年2月和3月份之間舉行,主要有捕魚比賽、遊泳比賽等,慶祝農季的結束。
New Yam 節(新木薯節)
奈及利亞東南部伊博族地區最重要的節日,化裝舞會、服裝和舞蹈的集中展示,象徵著收穫的結束和下一個季節的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