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歷史起源簡介(韓國的來歷)
2023-10-13 10:29:43 4
在古代,中原地區的居民,為了避難或某種原因,紛紛來到韓半島,有的中原人並且建立過政權,比如衛滿朝鮮,箕子朝鮮等,說明古代就有很多漢人到了半島,當時半島的土著三韓主要生活在半島南部,後來半島南部土著建立新羅、百濟,不斷向北擴張,三韓人不斷向北移民,高麗王朝時期,三韓人基本統一半島,並不斷向半島北部移民,逐漸同化半島北部居民,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時,此時半島己是以三韓人為主的國家了。
中原各朝代都有漢人移居到韓半島,比如潘基文祖先來自河南,盧姓來自浙江東陽,孔姓祖先是孔子,鄭、李等多個姓有的也來自中原,但現在半島土生土長的居民中,是沒有漢族的,都是韓民族,古代中原人移居過去的時候,並不是一下子全部移居的,而是各朝代零星移居的,數量有限,數量不多自然就被三韓人融合了,類似古代中原,夷狄入中原是華,華居夷狄是蠻夷。
韓國,泛指整個朝鮮半島,因為古代朝鮮半島南部生活的民族是辰韓、馬韓、弁韓,在我國東漢末年,我們就稱朝鮮半島為韓國了,這是半島稱為韓國的最早記載,之後朝鮮半島歷代王朝雖然不以韓國作為國號,但都以韓或三韓作為別稱,19世紀末,朝鮮王朝末代皇帝高宗,拋棄王朝的國號朝鮮,把半島一直沿用的別稱韓作為新國號,高宗皇帝認為,半島古代居民是三韓,那麼在三韓土地上的國家,自然就是韓人的國家韓國,在高宗皇帝的主導下,半島正式以大韓帝國為國號登上歷史舞臺,簡稱韓國。
為了大家更好懂,引用下中國,韓國的情況有點類似我們中國,我們中國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國號,國號都不同,什麼秦、漢、唐、宋等,但不管你是秦還是漢,是唐還是宋,在中原的政權,別稱都叫中國,看過三國演義這本小說的人都知道,蜀國與吳國稱呼曹魏,都是叫中國的,因為魏統治區在中原,雖然中國作為中原政權別稱一直沿用,但歷代王朝都以正式國號為主,宋叫大宋國,明叫大明,清叫大清,清末更流行叫清國,辛亥革命後,革命軍建立中華民國,簡稱中國,中國作為歷代中原政權別稱,從此正式作為國號登上舞臺。
二戰結束後,半島北部沿用古代王朝國號朝鮮作為國號,半島南部把大韓民國作為國號,但北部朝鮮與南部韓國的英文都是Korea 英文是高麗的意思,通稱韓,英語系國家為了區分這兩個同國名,但是又各自獨立的半島兩國,都以南北區分,北方的Korea稱為North Koreα (北韓),南方的South Korea (南韓)
北韓:1948年建立,自稱為朝鮮,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稱為北韓,中國也稱北部為朝鮮,面積12萬平方公裡左右,民族單一,99%的居民是韓民族(北部官方自稱為朝鮮族),通用朝鮮語 (與南韓語言腔調略為不同的語言),國歌是愛國歌,北韓2017年GDP為307億美元,全國2500萬人,人均只有1204美元,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南韓:1948年建立,自稱為大韓民國,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稱為南韓,中國稱它為韓國,面積10萬平方公裡左右,民族單一,99%以上的居民為韓民族 (中國與北韓稱為朝鮮族),通用韓語,國歌:愛國歌 (與北韓國歌相同),南韓獨立後,在美帝國主義的扶持下,經濟高速發展,發展以出口為主的外向型經濟,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漢江奇蹟,上世紀90年代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2021年GDP1.63萬億美元,全國5200萬人口,人均達到3.18億美元,成為世界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