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澱小升初經驗(海澱娃的終極秘籍)
2023-10-13 12:15:15 4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寒假的時候,鄰居媽媽囤了一大堆教輔,有語文的、數學的、英語的,課內基礎的、校外拔高的,適合普娃的、牛娃的,綜合練習、專項練習……(她家娃剛上一年級,她把小學階段的數學語文練習冊ALL IN 了)
鄰居媽媽一臉神秘地跟我說:雙減之後,教輔再版的,字都更大了,內容稀釋了不說,難度也降了。你也趕緊囤點舊版的。
這個媽媽剛搬來不久,沒去過我家,她應該不知道,我家裡的教輔已經放不下了,連公司的書架、會議室的辦公桌上全都堆滿了(沒辦法,我就是幹這個的呀)
(▲公司的其中一個書架)
看著鄰居媽媽的訂單,我不厚道地笑了,幾萬塊的教輔,就算全家老小齊上陣也做不完啊,更別說孩子了。我給了她一些建議,可以優先做哪幾套,鄰居媽媽盯著我看了半天,一副「可以!懂行!」的表情
其實浪費錢還是其次,關鍵是咱們孩子的時間太寶貴了。
我身邊有特別牛的媽媽,各類教輔都抱回家,自己先過一遍,把每個知識點在每套教輔裡找到不同題型,不同出題角度,從易到難,給娃排好順序刷,確實節省了孩子大把的時間。
但是我估計你們跟米粒媽一樣,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給孩子做這樣的精細餵養,怎麼辦?所以我會在一開始選擇教輔上,就打起120分精神,給米粒用的一定是優中選優,最靠譜、最適合他的搭配。
一入教輔深似海,既然很多媽媽選書選的頭都大了,我今天就給大家好好分享一下,小學生各科教輔怎麼選,怎麼搭,無論是渣娃 、普娃還是牛娃,總有一種搭配適合你
我今天主要會寫語文和數學,字數比較多,建議先收藏再慢慢看。大家也可以直接跳到感興趣的那一科。
語文
先來說語文。
得語文者得天下,現在越來越覺得這句話有道理。
雖然各種減負,但從學校到老師到家長,沒有人敢減語文的負,相反,每周語文課比減負之前更多了,考試出題也更難、更靈活了。
語文配套書太多,我給大家列了個表,看圖,下面我一項一項來說哈
首先我們要知道,語文教輔都有哪些?
緊跟課內的綜合型教輔,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的群文閱讀,古詩文,還有一些專項練習,比如默寫、字帖、作文這些……
作文我沒有單獨列出來,是因為除了從作文書上學套路,我們更應該重視怎麼從閱讀中掌握寫作技巧,這才是一勞永逸的。
古詩文學齡前以及低年級的孩子,米粒媽建議大家先從搞定小學 初中課內必背古詩入手。以背會為主,詩詞大意和背景知識,看孩子情況而定。
比如六年級下冊裡的《石灰吟》,五六歲的孩子,你給他講,他也get不到這首詩的深意。
但小孩子記憶力都非常好,多誦讀兩遍完全可以背下來,不要覺得這種就是「無腦背」,沒有意義。從米粒的經驗來看,真的節省了很多時間。
他小時候背過的詩,即使有點忘了,現在再背也非常輕鬆,多順幾遍就全記起來了,但是沒接觸過的,全新的詩詞,就要花很多時間。
小學 初中古詩文,大家完全可以不買書,米粒媽這裡有整理好的資源,大家文末領取就可以啦
中高年級的孩子,或者之前早早搞定課內古詩的孩子,一定要入手一套小紅書(紅寶書),也就是海澱四大神器之一《中華古詩文誦讀》。
這套書之前絕版多年,海澱媽媽們(儘管知道不好)依然會入手盜版,可見它的江湖地位。
大家知道,海澱媽媽絕不是那種跟風的媽媽,把小紅書奉為「神器」,它絕不會名不副實。
這套小紅書是由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選編,從《尚書》《詩經》及諸子百家,到楚辭、漢賦樂府駢文、唐詩宋詞、元曲、傳奇明清散文詩歌,收錄的300餘篇(則)古詩文,基本涵蓋了中國文學的經典篇目。
在米粒媽看來,這套書第一權威、第二經典、第三全面,相當於用一套書給孩子打下了古詩文的根基。
我知道很多媽媽已經入手了這套書,但不知道怎麼用。
米粒媽這裡簡單說一下,因為要展開就又是一篇文章了,大家有需要的話,我之後再單獨寫。
1、標星號的,古詩背誦,古文反覆誦讀直至背誦。
不是說一篇背下來才能背下一篇,我這裡說的,是反覆誦讀,從易到難。大齡一點的孩子,可以在誦讀兩三遍之後,配合著書中註解和譯文手冊去理解詩文含義。
2、書背面的名句一定要背下來,這都是傳誦度非常高的,名句出自哪篇古詩文,上面都有貼心標註,可以對應著放到原文中去看。
比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對應在P41/33,到41頁第33行一下就找到了
3、日常用音頻磨耳朵,增加對古詩文的語感,這次再版後,小紅書的音頻都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著名主持人朗讀的,音頻質量無可挑剔。
小高年級以及初中孩子,或者語文基礎不錯的小中年級的孩子,入一套清華附中的「小紫皮三件套」——《詩風詞韻》、《古文華章》、《散文名家》。
這套書集合的是牛校十年教研精華、講義核心和預判考點,從古詩、古文、散文三個大專題上提升語文素養,鞏固課內,延伸課外。
海澱媽媽圈內公認的,小升初(五六年級)必備,初中孩子更要人手一套。
小低年級的媽媽們,我推薦大家自用,自己先熟悉、研究明白了再引導孩子去讀,事半功倍。
書中不同板塊適合誦讀、精讀、對比閱讀、延展閱讀,最值得看的是「名師導讀」,非常有啟發性(咱們家長可做不來)。
另外還有「摘抄」部分。千萬別小看這個摘抄,孩子把精華句子摘抄下來,可都是作文中的點睛之筆啊。
說完古詩文,再來說說閱讀。
大家都知道閱讀好,一定要海量閱讀。但是孩子們時間就那麼多,要麼沒時間讀,要麼雜七雜八讀了一大堆,但反觀校內成績,沒有任何提升。
這就涉及到一個選書的問題,一個精讀泛讀的問題。
讀書和會讀書,讀書和讀好書,這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群文閱讀,正是把課內所學,拿到課外去檢驗的一個過程。
市面上閱讀類的書非常多,我給米粒選《語文素養文庫》,是因為這套書是我見過的,把「群文閱讀」做得最好的。
它原本是北京最頂級小學的核心內部資料。(悄悄說:這所學校的學區房,千萬起步)
崔巒老師和顧之川老師坐鎮,帶領全國十幾位特級教師共同打造的。崔巒老師和顧之川老師是誰?孩子們天天用的教材就是人家編寫的
在有經驗的專業語文老師眼裡,閱讀除了咱們常說的單篇閱讀和整本書閱讀,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群文閱讀。
因為現在語文考試中閱讀題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校內每節課讀一篇課文的閱讀量早就遠遠不夠了,群文閱讀和整本書閱讀的重要越來越凸顯出來。
比如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緊挨著的《窮人》《在柏林》兩篇課文
對應在《語文素養文庫》六年級第四冊中
大家可以看一下,從目錄中就能明顯看出來的《乞丐》、《窮苦人》,以及《柏林之圍》,延展閱讀,主題性一目了然。
在作者選擇上,課本中的《窮人》是列夫託爾斯泰的作品,在《語文素養文庫》中,《乞丐》的作者屠格涅夫同樣來自俄國,而另一篇則選擇了法國作家雨果的作品《窮苦人》。
語文課本中,單單這一個單元,在《語文素養文庫》中就分了兩個專題去引導孩子閱讀。讓孩子們掌握刻畫人物,如何從語言、動作、心理以及環境描寫入手;同時,一個中心意思,如何從不同角度、不同事例去表達。
而這些背後,都是用大量精品文章去支撐的。
就問問,哪個媽媽能做到,從古今中外海量文學作品中,精準地選出適合孩子拓展的文章?而且還都出自名家名作?
文章連閱讀引導都給咱們做好了
所以說,專家們把滿漢全席都做好了,端上桌了,咱們什麼都不用操心,讓孩子好好讀就是了。
綜合練習語文當然不只是古詩文,不只有閱讀。學習語文,綜合性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一節課開始前,我們怎麼預習,上課帶著哪些問題去上,放學回到家怎麼做複習,怎麼鞏固、提高,到哪裡做課外延展?
關於綜合訓練的語文教輔,米粒媽遇到最好的兩套,一套是《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課堂筆記》,一套是《清華附小的語文課》。
先說《語文課堂筆記》,人教社出的,權威吧!語文課本就是人家出的
像這種權威的出版社,出的教輔非常有限,但是只要出了,(咱們私底下說哈)絕對可以閉眼入。
這套書完全配套教材,比教師用書還要全面。
教師用書米粒媽也看,但說實話,真心看不下去,別說給孩子了。截幾部分給你們隨便感受下,密密麻麻
《語文課堂筆記》為什麼可以放心拿給孩子用呢?
首先,它非常權威。這麼說吧,出教材的人,告訴你怎麼學教材,夠權威吧
別人再權威,對教材的分析也只能叫「揣測」,人家自己編寫的教材,怎麼布局的、怎麼考量,想怎麼引導孩子,希望孩子掌握什麼、理解什麼,沒有人比他們更有資格吧
其次就是,這套書裡有非常非常詳細的註解、批註,怎麼預習、練習、複習、拓展,比老師的教案還全。
低年級方便家長輔導,高年級方便孩子自己預習、複習,徹徹底底把校內語文吃透。
可千萬別瞧不上課內語文,米粒媽一個語文老師朋友跟我說,班級第一的孩子都不敢說把課本內容吃透了
另一套用來做語文綜合練習的配套教輔是《清華附小的語文課》。
這套比前面的《語文課堂筆記》拓展多一些。
入手這套書最主要的作用是什麼呢?學習牛小語文教學的路徑和方法。
因為這套書本身就是清華附小內部在用的語文學習資料,是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和語文教研組多年的研發成果。
《清華附小的語文課》對應內容主要是三大板塊:預學、共學、延學。
題量不大,重質不重量,孩子們用這套書跟下來一個學期,能養成特別好的學習習慣,預習——帶著思考去上課,閱讀有精讀有泛讀,課後練習直擊知識點,非常有針對性。
《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課堂筆記》和《清華附小的語文課》兩套書都有助於培養孩子預習、複習的學習習慣。
《課堂筆記》跟教材完全同步,是教材的深度解讀,能把教材完全吃透;想多做一些拓展,學習牛小的學習方法,可以入手《清華附小的語文課》。
有些家長喜歡給孩子做卷子,想對孩子的階段性學習情況做個綜合摸底、考察,我覺得像《53全優卷》《黃岡小狀元達標卷》都可以,作為單元練和期末複習很適合,不偏不難,比較基礎。
至於其它的專項練習,比如默寫類,可以選《默寫小達人》《默寫能手》,字帖可以選《學而思基本功字帖》。
這部分低年級孩子需求大一些,不用太糾結,需要練什麼,專門入一本就夠了。
寫了大幾千字,才把語文寫完,下面寫數學,也是你們尤其關心的
先說一下米粒媽一向的想法:數學,刷題不是目的,好學生不是刷題刷出來的(當然奧數搞競賽的孩子是要大量刷題的)。
課內最重要的是把每個知識點吃透,也就是各種角度各種題型,孩子見識過,全都通關,就夠了,不要在小學上演題海戰。
基於這個原因,我給米粒選數學教輔,一看出題質量,二看是否能培養好的學習習慣。
還是先上圖,課內基礎,課內拔高,奧數幾部分,大家也可以根據各自的需求跳著看。
數酷!數酷!數酷!不用我多說了吧。大家自己看圖,看看是哪所學校的內部資料
很多人跟我說,《數酷》題量太少了。
米粒媽還是那句話,好學校、好老師都不會建議大家無腦刷題。我們要把孩子有限的時間放在有意義的事情上。
首先就是要見識一下牛小老師的教學方法和出題思路。
《數酷》適合所有普娃,如果是刷高思導引和大白本的牛娃,當然《數酷》確實不適合
每節課對應的內容就這麼多,出題角度非常巧妙,十幾分鐘,孩子壓力不大。而且把1/4的篇幅放在了「數學閱讀」上,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興趣。
因為《數酷》是一課一練,米粒媽建議大家可以再配個《53全優卷》或者《黃岡小狀元達標卷》,它主要是同步單元練習,還有期末專項複習,卷子的形式,讓孩子每個階段學完了做一個回顧和總結,考察一下知識點掌握得牢不牢固。
這幾套都是讓孩子打基礎的,題不偏不難。
如果想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選《小學數學樂學手冊》,它跟前面《清華附小的語文課》一樣,身份背景一樣,學習思路也一樣:預學、共學、延學,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不追求難,比較基礎,同樣適合所有普娃,題量比《數酷》大一些。
計算類的專項訓練,確實需要孩子每天堅持練習,大家用好手裡的(比如某超市)就可以。
如果還沒入手的,也可以先不買,米粒媽這裡有好多現成的資源,大家每天給孩子列印一頁做練習就好,文末領取~
課內提高如果課內吃不飽,想加餐,但又不想把時間花在學奧數上,那必須把目光看向「包郵區」了。
眾所周知,江浙滬的數學比全國其它地方都要難,而且那裡是教改的先鋒,意味著他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更前沿,我們未來都要跟著他們的步子跑。
如果課內吃不飽,完全可以邁開步子,跟著第一梯隊的節奏練一練。
如果純刷題,可以考慮《實驗班提優訓練》《學霸》,數學在班裡前5名的孩子可以考慮。
如果想結合包郵區的學習方法,再配合練習,給大家安利這套《和智慧一起成長》。
這套書外地家長知道的不太多,不過它的背景相當牛,上海明珠小學自己研發的數學教材,上海明珠≈帝都的中關村三小,這麼說大家應該能理解了(學區房必然也是天價,10萬 )。
他們學校的學生數學成績非常牛,連續多年區內數學成績排名第一,這套書也進入了上海市教委中小學圖書推薦目錄。
雖然上海是五四制,我依然給米粒入手了,因為它不與基礎課程的教材重複,屬於補充和提高版。
書中每部分內容分為「老師引導學」,「同伴互助學」和「自己獨立學」
最友好的一點是有視頻講解(明珠20多位經驗豐富的老師錄製了180個相關的授課視頻),自己學完全沒問題。
有書有講解有配套練習冊,做課內拔高可以說非常全面了。
還是那句話,課內數學一般的孩子,暫時先別考慮了,如果課內學有餘力,想提升數學思維的,強烈推薦。
奧數奧數部分,我就簡單點說吧,畢竟雙減後這個話題比較敏感
如果孩子一直跟著機構學,家長肯定也比較懂,機構有自用的教材,刷題用高思導引、大小白本就可以了。
如果沒學過奧數,課內學有餘力,想嘗試自己在家學,有幾個選擇,難度上《舉一反三》<《學而思秘籍》≤《高思課本》。
《高思課本》練習題少,但知識體系劃分非常清晰,它把小學數學競賽的概念橫向整合成七大專題:計算、幾何、應用題、計數、數論、數字謎以及組合數學,並繪有知識樹。
上下知識點的貫穿非常科學。整體學完,哪片樹葉在哪根枝頭,瞭然於胸。
一二年級的內容,其實把課本本身的練習題吃透了就足夠了,如果學到了三年級,可以配合刷《高思導引》,這也是海澱四大神器之一。
《導引》是純刷題的練習冊,答案非常非常詳細,是我見過練習冊裡最詳細的,答案佔了得有半本書吧。
題的難度一星到五星遞增,普娃刷一星二星,能刷三星的據說六小強fenban考就比較有把握了,四星五星千萬別糾結,那是給衝擊競賽的超級牛娃準備的。
普娃自學奧數,千萬別超前,刷題也是,降難度刷題不丟人,往高了夠很容易被虐慘,到時候孩子自信心都沒了,得不償失。
《舉一反三》和《學而思秘籍》有教材也有練習冊,可以同步學同步刷題。《舉一反三》相對簡單一些,可以作為入門,《學而思秘籍》和《高思課本》二選一就可以。
至於大白本,就是個傳說,咱們聽過就好。
好啦,囉囉嗦嗦叨叨了這麼多,就是希望把語文和數學的教輔給大家說透了,這樣你們不用花冤枉錢,走冤枉路。
英語之前寫過太多了《史上最全英文分級讀物測評:後悔分享晚了》,如果你們有需要,我近期也可以再幫大家梳理一遍。
再跟大家囉嗦一句,小學教輔,千萬別買太多,因為根本刷不完。我每學期一般選一套課後練習、一個單元測試、再加上專項訓練、期末試卷,基本上就齊活了……
而我選教輔的原則是:一看出版社/背景(這保證了出題質量),二看是不是能幫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習慣。供大家參考
個人簡介:@米粒媽頻道(歡迎關注),米粒媽,美國海歸,海澱家長,噹噹新書總榜第一名《影響孩子一生的親子英文書》作者。專注於學習乾貨、教育經驗分享,5-12歲孩子的教育和升學,英文、數學、科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0~5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愛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