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長徵———前所未聞的故事》讀書筆記

2023-10-12 23:06:05 2

  《長徵———前所未聞的故事》讀書筆記範文一

  今天,我終於讀完了《長徵---前所未聞的故事》這本書,它講的是在革命時期,紅軍戰士越過重重山川,抗擊重重敵兵,走完了二萬五千裡,實現了戰略轉移。讀了它,我被紅軍敢於戰勝各種各樣困難的大無畏精神深深地折服了。這讓我想起學遊泳時的經歷。

  我剛學遊泳時,水性很差。碰巧當時的報紙刊登了有人溺水而亡的新聞,使我感到遊泳很害怕,遲遲不敢下水,即使下誰也不敢放開去遊。開始,教練扶著我練憋氣,他怎麼說我就怎麼做。每天下課後我都一絲不苟地進行練習。可我的心裡總有一絲陰影。教練知道了我的恐懼,他說,只要你放開練,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有了他的鼓勵,我練的很起勁,等手腳的動作練好時,我覺得自己會遊泳了。於是,滿懷信心地潛入水裡,但總是以失敗告終。

  教練告訴我要慢慢來,困難是要慢慢克服的。我按照他的要求,努力地把頭沉入水裡,沒想到嘴竟然張開了,喝了一口水,嗆得我難受極了。在教練的再三指導下,我鍥而不捨,反覆練習,掌握了必須的遊泳要領,終於能夠遊起來了。通過讀《長徵---前所未聞的故事》,聯想到我學習遊泳的經歷,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勤奮,敢於拼搏,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長徵———前所未聞的故事》讀書筆記範文二

  今天偶然的機會我聽到了一首老歌《十送紅軍》,使我又想起了偉大的長徵。

  一次聽到長徵應該是在中學的課堂上,毛主席的那首詩:

  七律·長徵一九三五年十月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從此以後,長徵的事跡就深深的刻印在我的腦海裡。後來又偶然看了哈裡森·索爾茲伯裡哈所著得《長徵-前所未聞的故事》,裡面記敘了我們前所未聞的長徵故事,這讓我更深切感受到了紅軍長徵的偉大。讀過哈裡森·索爾滋伯裡的《長徵——前所未聞的故事》再回味毛主席的詩,那一幅幅波瀾壯闊,鏗鏘壯烈的畫面再次浮現……也只有讀過《長徵》一書才能對毛主席這寥寥數字的詩有更深的感慨。

  長徵的故事總有這樣一種力量,讓人一旦想起便感動不已。正如埃德加·斯諾就這場「激動人心的遠徵」說過的:「它過去是激動人心的,現在它仍會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欽佩和激情。」但是斯諾沒能寫出長徵的全過程,他有個遺願:「總有一天會有人寫出一部這一驚心動魄的遠徵的全部史詩。」這一天一直等到一九八五年十月,這一人便是哈裡森·索爾茲伯裡。像斯諾一樣,在他眼中「長徵是一篇史詩。這不僅是因為純樸的戰士及其指揮員們所體現的英雄主義精神,還因為長徵實際上成了中國革命的熔爐。它鍛造了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打垮蔣介石、奪取全中國的整整一代人和他們兄弟般的革命情誼。」他在書中還寫道:「它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於世。閱讀長徵的故事將使人們再次認識到,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

  長徵的精神的光芒永遠閃耀著,但也永遠褪不去那血腥的悲壯,那饑寒的艱苦,那親友的生離死別。長徵就是一部紅軍艱苦鬥爭的史詩。長徵的鬥爭不僅僅是與國民黨戰略戰術、槍林彈雨的鬥爭,與大自然冰天雪地、草地沼澤的鬥爭,與饑寒勞累、人類極限的鬥爭,更關鍵的是共產黨內部領導人與領導人一種方針政策與另一種方針政策之間的鬥爭。毛澤東與張國燾兩種路線的分歧至少造成了四方面軍五萬人的損失。足見最後一種鬥爭關乎紅軍內部的團結,關乎革命道路的選擇,關乎國家和民族的命運。

  哈裡森·索爾滋伯裡是優秀的記者。1984年哈裡森·索爾滋伯裡以七十六歲高齡和自己七十歲的妻子及好友用了74天時間沿當年的紅軍長徵路實地考察。「只有親身走過這段路程的人才能以現實主義的方式描繪出長徵中的戰鬥和艱難困苦——特別過雪山和草地。」索爾茲伯裡以他的熱情,堅持,努力完成了《長徵》,完成了他多年的素願。他讓我感受到了一位記者的職業精神,一位外國友人的關切之情,一位老人的熱情執著。哈裡森·索爾滋伯裡在某些程度上可以說是不幸的,因為他不能直觀感受那個時代,直接詢問那些主角。這是他寫《長徵——前所未聞的故事》的艱難之處。然而慶幸的是雖然長徵已過去了半個世紀,一些叱吒風雲的人物已經逝去,但是還有一些人仍然活著,他們是長徵最鮮活的歷史。

  不僅僅感動於索爾滋伯裡的記者精神,也佩服他採寫能力。在採訪前,他做足了功課,在北京查找長徵的資料,諮詢專家,比如中國軍事博物館的館長、長徵歷史專家秦興漢將軍。在北京他還對倖存下來的高級將領、黨的重要人物及其遺孀進行「旋風式」的採訪。在重走長徵的路上,他採訪仍然健在的老紅軍,曾經擺渡過紅軍的老船工等等。並且把這些數百次採訪以及從文件和檔案中搜集來的龐雜的資料有機的組合在一起,詳略得當。在敘述長徵的主線中,適當的嵌入背景資料,不失時機的把目光拉回現實的中國,精妙的擺出歷史事實和現實狀況,發人深思。敘事總體基本客觀平衡,能看出其對中國紅軍長徵的敬意和肯定,但是沒有煽情的言詞,並且很客觀的寫到了一些負面的事實,比如寫到了紅軍俘獲傳教士,地主的上了年紀的親人以威脅交贖金,但是他們經受不住長徵的艱苦,導致死亡。並且寫作態度認真嚴謹,多達六十多頁的注釋不僅註明了引用的出處,歷史資料的詳解,甚至還包括出於哪段採訪。最為難得的是作為外國的記者,他深諳中國歷史文化,社會狀況,能從更深的層次理解長徵,並把它付諸筆端,讓更多的人了解長徵的故事。

  這陡然間的轉變,讓我無法接受。仿佛一架經歷了狂風暴雨的飛機終於成功的完成了一段航程之後,在下一段航行的開始便從內部開始暴亂,不得不迫降。那一段歷史的主角竟然以這樣的結局退出歷史的舞臺。很難有人說得清為什麼。幸好,不倒的小平爺爺還在,中國,再次起航。

  索爾滋伯裡說長徵也是黨內一路鬥爭的徵途,這之後黨內的鬥爭依然存在。歷史給出了黨內團結的結果——長徵的勝利,也給出了黨內惡性鬥爭的結果——文革的破壞。黨內必須團結,才能團結大眾,正確引導大眾。長徵中那種摒除矛盾,精誠合作,生死與共的精神必須回來!我們要讓這種精神融入血液,讓我們血肉相連的同胞團結一致,繼續長徵。

  《長徵———前所未聞的故事》讀書筆記範文三

  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幸福與美好,但是這一切的一切又是誰給予我們的呢?是英勇的紅軍戰士,是偉大的共產黨,他們用血肉之軀建起了一座新的長城。我們的中國,我們的民族,也是在這座長城上站起來的。多少歲月的滄桑,抹去不了戰士們豪邁的話語和不屈的精神,那一個個動人的英雄故事,也不斷啟迪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經久不衰。

  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的心受到深深的撼動。在那殘酷的戰鬥年代,環境惡劣,物資缺乏。作為老軍需處長,他完全有機會自己先穿上溫暖的棉衣。但是,他為了戰士們不受凍,他想盡各種辦法,把為數不多的棉衣全部發給了戰士們,而自己卻寧可挨凍,最後永遠地走了。他捨身為人,時刻為他人著想,他把別人的安危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生命的結束,不代表精神的結束,生前的一點一滴都會被他人銘記。捨己為人,雖死猶生。

  在過草地時,紅軍戰士小蘭為了保護傷員,把自己的一代麥粉丟了。小蘭為了不讓大家擔心,把野菜放進了包裡。幾天後,她因營養不良而昏了過去,大家這才知道小蘭的處境。於是大家紛紛伸出援手,把小蘭的包中填滿了麥粉。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一袋麥粉》。是啊,一袋麥粉的事兒有多大,但反映出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品格和情操。就是這區區一袋麥粉,展現了紅軍戰士團結一心的品質。自己少吃一點就會多了一個人走出草地,奉獻的一份份愛心也是團結力量的表現。

  這兩個故事讓我想到了自己的經歷,每一次春秋遊,,媽媽都會為我準備美味可口的壽司——一圈圈的紫菜包裹著糯米與黃瓜、火腿、蛋皮、肉鬆,那口味真是棒極了!每次我都會帶兩大盒。可剛端上餐桌,無數的小手伸了過來,拿走了許多,我都只能吃到可憐的幾個。雖然我很樂意與大家分享,但每次總覺得心中有點委屈。不過,當我讀完這兩個故事,我覺得,我的這些分享,相比較紅軍戰士們做的,那真是微不足道呢!奉獻是一種美好的品德,我應該高興才對,怎麼會感到委屈呢?當我想到這,紅軍戰士的形象在我的腦海中又一次高大起來,自己也渾身充滿了力量。

同类文章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

  《格列佛遊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曆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裡,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

世界因你不同的讀書筆記

  世界因你不同  拿出這本勵志書籍,我立刻被這六個充滿鼓勵的大字所吸引。引文介紹的李開復有著許許多多不平凡的成就: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卡內梅基隆這兩所國際頂尖名校;獲得諸多創新獎項,在蘋果、SGI、微軟、谷歌四大國際網際網路公司擔任重要職位……這些成就鑄造了一個普通人心中成功人士的形象。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三篇)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臺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編

  《三國演義》曹操的狡詐,劉備的謙虛恭謹,孔明的小心,周瑜的胸懷狹小,每獨自一個人物都具備不一樣的性情,筆者塑造的痛快淋漓,細細品嘗,讓讀者似乎進入一種境界。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0字  在高年級,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裡面的人物也

水滸傳讀書筆記匯總

  水滸傳讀書筆記300字  《水滸傳》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書中講了宋代的農民起義,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水滸傳》中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漢,他們各有各的技法,而且剛剛英勇無比。殺了好多貪官和壞人,保護正義,寧死不屈,連朝廷都制服不了他們。  如果我是在這一百單八將中的一員,絕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匯總)

  《格列佛遊記》是以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週遊四國的經歷。由於暴風雨、上岸找淡水、遭遇海盜、被部下劫持等等種種情況,格列佛共到了四個不同的國度:「小人國」——利立浦特王國,「大人國」——布羅丁奈格王國,有著異想天開卻又不著實際想法人的「飛島國」,最後一個是由一種有智慧的馬管理的「慧駰國」。 

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讀書筆記300字  我看過很多的書,比如:《瞧,這幫壞小子》、《愛的教育》……其中我最喜歡《西遊記》。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去西天取經,途中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所有妖魔鬼怪,取上了真經。  《西遊記》這本書有四個主人公,其中我最喜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

  《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臘人傳給後世的一部飽含生活智慧的文學作品。相傳,這部寓言集中的寓言為伊索所作,因而稱為《伊索寓言》。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並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曾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後獲得自由。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好強、老實,又富有理想的鄉下人——祥子。來到北平後,幹起了拉車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買上一輛自己的車。為了車,他吃盡了苦頭。被搶、被詐,無奈成親,卻喪了妻,喜歡的人也走了。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樣無情的社會就像一瓢冷水,連希望的星火也被澆熄了。曾經向上、不屈的祥

讀《水滸》,品永恆的傳奇

  論古道今說英雄,水滸好漢稱第一。  ——題記  說英雄,說風流倜儻,善良正義;說英雄,說追求勇氣,行俠仗義;說英雄,說肝膽相照,替天行道。  《水滸傳》一部經典之作,是我國首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描寫了一群不堪暴政壓迫的好漢揭竿而起的故事。這一百單八將,或身懷絕技,或足智多謀,但他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