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問前塵有悔但求今生無羨(若教眼底無離恨)
2023-10-26 13:44:48 2
豆瓣上有個暱稱叫「哦」的網友,發了篇帖子,篇名是《原來不信人間有白頭是這個意思,我一直理解錯了》,帖子中該網友自稱其原先一直以為這句話是指不相信有人可以白頭到老。
在這篇帖文下面,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讓人大呼意外的是,有此誤解的,真不是只有「哦」一個人。
不過,實話實說,若只看「不信人間有白頭」這一句,還真是網友「哦」誤解的意思,明明白白,清楚無誤,就是「不信人間有白頭」嘛!
看來,文章也好,詩詞也罷,隨便抽出一句,不但不能正確理解這句話的原意,有可能理解到的,剛好和原來的意思是相反的。
不信人間有白頭,其實不單不是絕望,反而是一腔深情:
《鷓鴣天·代人賦》
辛棄疾
晚日寒鴉一片愁。
柳塘新綠卻溫柔。
若教眼底無離恨,
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
相思重上小紅樓。
情知已被山遮斷,
頻倚闌幹不自由。
圖:柳塘新綠
一、不信人間有白頭晚日寒鴉一片愁。
晚日,顯見著是夕陽西下時分,這個時候的景色,原本應該是美的。
值得一提的是,辛棄疾這首詞作抒發的並非自己的心緒,而是代人所寫,換句話說,詞作中的心境,顯然應從所代那個人的角度去理解。
從詞作字裡行間分析,所代之人該是一名女性。
夕陽西下之時,這名女性眼中所見心底所感,全然是憂戚的。
讓人稍稍不解的是,落入女子眼中的「寒鴉」,怎麼就成了「一片愁」呢?
寒鴉,《詩經·小雅·小弁》中如此描繪它:
「弁彼鸒斯,回飛提提。」
此句刻畫出寒鴉歡樂地拍打著翅膀,成群結隊飛回巢中的熱鬧景象,和本句中的寒鴉形象大相逕庭。
問題就出在這裡——女子之所以會感覺到愁意,恰恰因為見識到了寒鴉成群結隊歸巢的景象。
再進一步,聯繫到接下來幾句所描述的內容,不難發現女子現在的處境——
她,正經受著與所愛之人離別的痛苦。
不管這樣的離別是永失還是暫失,女子心中的那份空落和悵然,都是深切的,此時,在夕陽西下的當歸之時,她看到寒鴉如約結伴而歸,心中的酸楚因而被格外凸顯,便再正常不過了。
也因此,此時此際,不管柳塘的新綠如何溫柔,於她而言,都不過是刺目的痛罷了。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女子發出了「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的吶喊——
她終於明白,人間的白頭,正是眼底離恨最有力的證據,而當這樣的證據發生在她自己身上之時,其蝕骨蝕心的痛楚,實在是不言自明。
圖:寒鴉飛過
二、頻倚闌幹不自由人深陷一段感情之時,有時會進入某種死循環。
比如本詞中的女子,因為思念遠方的愛人,她一次次登樓眺望。
可是這樣的舉動,能給她帶來的是什麼呢?
稍稍梳理,不難發現女子圍繞這一行為的循環模式:
思念-感傷-登樓-失望-糾結
詞作中,女子感傷的描述非常清楚——腸已斷,淚難收,為了心上的人,她成日裡都是肝腸寸斷,珠淚難幹,在這樣的情感折磨中,她無意識地登樓眺望,希望緩解低迷的心緒。
在登樓之時,她肯定會看見與所愛之人惜別之地,她和他,一步一步走過的路途,此刻都盡收眼底。
她會一次次讓當日的情景在眼前重演,縱然這樣的重演會一次次讓她淚流滿面。
又或者,她想登樓遠望,希望在愛人歸來之時,第一時間發現對方的蹤跡。
不管女子出於哪一種心理,亦或者兩種心理兼而有之輪番上陣,最終她都會意識到,自己這樣的舉動是毫無意義的。
關山路遠,道阻且長,在她和愛侶之間,所隔不知山有幾重,水有幾重。
因此,「情知已被山遮斷」毫無疑問是女子在頭腦稍稍清醒之時,理性上必然會出現的認知。
可感情的撲朔迷離之處也正在這裡,明知全無希望,仍然會義無反顧地撲身上前,不死不休,女子不停登樓遠眺頻依闌幹的舉動,恰是這一現象的有力註腳。
心力交瘁之時,女子當時會感受到她在感情之中所受到的束縛,甚至發出「不自由」的嗟嘆,但是,她會因此跳出「思念-感傷-登樓-失望-糾結」的行為死循環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圖:登樓遠望
結語辛棄疾筆下的女子,其所發出「不信人間有白頭」的吶喊,有著極強的穿透力。
也許沒有人會深究這樣的穿透力因何而來,但是在明白前前後後之時,我們確實會感同身受,經歷到女子所經歷到的那種掙扎和無望。
掙扎,無望,而又絕不肯隨隨便便鬆手放棄,放棄一段明明束縛著自己、讓自己有不自由之感的情之牽絆。
我是你愛情的俘虜
卻從不奢望被救贖
……
我是不逃亡的俘虜
獻出真心向你臣服
別笑痴情人太糊塗
把自己逼得沒有路
……
愛情最美也最殘酷
分分秒秒都是感觸
心沒有一刻不起伏
痴痴的等苦苦的笑
冷冷的痛狠狠的哭
像被你遺失的信物
我的心找不到歸屬
你眼裡是沉沉夜幕
我懷裡是濃濃孤獨
……
邰正宵歌聲中的「俘虜」,和辛棄疾筆下的女子,兩者其實有著本質的相似,如果真要找出不同,無非是邰正宵歌聲中的那個「俘虜」,更為悲情也更為無望一些。
但縱然如此,辛棄疾筆下的女子也好,邰正宵歌聲中的主人公也好,想過放棄嗎?
當然沒有!
如此看來,不自由,其真相恰是他們自由且心甘情願選擇的結果,這樣的不自由,實在說來,完全是一副愛的枷鎖。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也許,人間一日有白頭,這愛之枷鎖,便一日不會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