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必居的來歷
2023-10-26 21:22:22
1、六必居醬園坐落在前門外糧食店街路西,它是全國聞名的老字號,不僅它的鹹甜適口、味美的小菜人人稱讚,而且店堂內掛著的,相傳是明朝大奸臣、又是書法家的嚴嵩書寫的結構勻稱、蒼勁有力的六必居三個大字的橫匾。
2、商人給自己的店鋪起字號和人們為自己的孩子起名字,從古至今都是一理,圖個吉利、叫得響。像店鋪的字號以帶「慶」、「福」、「順」等字的居多。可是,六必居的掌柜為什麼給自己的店鋪起個「六必」的字號?這「六必」兩字如何解釋呢?
3、關於「六必」的解釋有許多,有人說,六必居是六個人合夥開的買賣,託人求嚴嵩寫牌匾。嚴嵩認為六人「六心」不好,所以在「心」字上加上了一撇成了「六必」。還有人說,六必居是六個寡婦開的,這純屬無稽之談。對「六必」的解釋有兩種是可信的,其一是,最初六必居是個酒鍋坊,它們釀酒必須齊全,下料必須優良,泉水必須香甜。其二是有人說,最早六必居的後廠釀酒,前店除賣酒外,還賣柴、米、油、鹽、醬、醋等六樣人們的日常生活必需用品。所以叫「六必居」。
4、六必居是山西臨汾人趙姓於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創辦的。由於趙姓會經營管理,又由於六必居所處的地理位置好,所以買賣開張後,生意很興隆。後來又擴充了門面,由原來的兩間小店堂,前面擴為四間門面,後邊又增設寬闊的後廠。買賣越做越大,但是店外的牌匾太小,不像樣子,想弄塊好匾,請一位寫字好的人寫匾。關於嚴嵩給六必居寫匾有種種傳說,最普遍的是,在嚴嵩沒做官以前,閒居在北京,時常來六必居喝酒,與六必居的掌柜和夥計都很熟悉。店裡聽說他寫得一筆好字,掌柜的求他寫了此匾。當時嚴嵩還是個小人物,所以沒落款。另外還有人說,六必居的匾是嚴嵩做官以後寫的。據說嚴嵩愛喝六必居的酒,嚴府時常派人到六必居買酒。店掌柜想用嚴嵩的社會地位以抬高六必居的身價,就託嚴府僕人請嚴嵩為六必居寫塊匾。於是男僕就去求女僕,女僕又去求夫人。夫人知道嚴嵩不能為一個普通店鋪寫匾,就天天在嚴嵩面前反覆練寫「六必居」三個字。嚴嵩看夫人寫不好,他就給寫個樣子,讓夫人照著樣子去練,於是嚴嵩書寫的「六必居」大匾就這樣寫成了,所以沒有題名。
5、自從嚴嵩手書「六必居」的黑地金字大匾掛出後,原來無名的小醬園身價倍增,六必居的名聲很快傳遍北京城,來買東西的越來越多。由於醬菜賣得快,以後就專營醬菜了。
關鍵詞: 來歷